28岁男性,便血吐血,腹痛不能进食,病程半月,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声音低微,疲乏倦怠,四肢紫斑,舌质澹红、苔厚,脉虚芤而数,大量便血色漆黑,吐血头晕目眩。中医诊断便血,证型气血两虚,脾不统血。四诊见面色萎黄,舌澹红苔厚,脉虚芤而数,便血色黑,吐血,紫斑,声音低微,疲乏。
便血脾不统血气血两虚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继发性不孕1年。经前腹痛,月经色暗,周期正常,排卵正常。苔薄,脉弦滑。太阴经、足阳明经异常。病在太阴经、冲脉。辨经为太阴经、冲脉。选经为太阴经、足阳明经、任脉。脉象弦滑,后转为正常。舌脉正常。尿急尿痛,属泌尿系湿热。
不孕输卵管不通肝气郁结脾虚
查看详情 →
男,36岁,阴茎勃起强硬肿大,小便短涩频数,阴囊及少腹胀痛难忍,病程18天。舌苔澹黄,脉寸关弦滑,两尺沉弱。证属肾虚肝旺,病因属内伤七情,病机为肾虚肝旺,湿热内蕴。
阴茎异常勃起肾虚肝旺湿热下注阴茎强硬
查看详情 →
男,22岁,主诉双腿活动受限3个月。腰部不对称,右侧突出,压痛明显,双下肢屈曲受限,膝腱反射减弱。舌苔薄白,脉细数。经筋受损,瘀血停留。
椎间盘脱出经筋受损瘀血停留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主诉大便秘结并腹泻15年。病程15年,起始于痢疾,后出现肠鸣、腹胀、泄泻,日行3~5次。近1年大便干结,一周1行,治疗无效。直肠镜检查发现溃疡面及出血点。中医诊断为泄泻便秘症,辨证为脾肾两虚,阳衰阴竭。望诊见面色萎黄,舌淡。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病史长,症状反复。切诊见脉沉无力。
泄泻便秘症脾肾两虚阳衰阴竭肠道失濡
查看详情 →
女,22岁,腹痛7年余,月经初潮至今经期错后,阴道有茶色分泌物,痛经剧烈,有时因腹痛而失去知觉,结婚5年未生育。小腹部有硬块,压痛,腰部和臀部压痛,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辨证为气血虚弱,寒滞血凝。
慢性盆腔炎气血虚弱寒滞血凝痛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男性。主诉腰痛,时作时止,持续1年多。现症见腰骶部及左下肢疼痛,腰部肌肉痉挛、僵硬并有压痛,活动不灵,下肢后伸试验及挺臀试验阳性。诊断为肥大性嵴椎炎。中医病名为肥大性嵴椎炎,病机为肾主骨生髓,肾水不足致骨枯髓虚,慢性劳损致气血衰弱,风寒湿邪侵袭形成痹证。舌象、面色、声音、气味等望闻问切四诊信息未详述。
腰痛骨质增生痹证肾虚
查看详情 →
女性,32岁,眩晕1个月余。面色萎黄,舌淡边有齿印,苔白微腻,脉弦尺弱。眩晕,气血亏虚。病因病机为脾虚生化不足,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致眩晕、恶心、呕吐、失眠、便秘、月经量少。
眩晕气血亏虚肝阳上亢痰湿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女性。主诉产后大出血致消瘦、畏寒、腹泻、无乳、月经不潮、毛发脱落,病程6年。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皮肤枯藁,毛发脱落,声低懒言,腹泻不已,二便自遗。舌澹红,苔前半光剥,后半黄腐,脉细弱。证属虚劳。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暴脱,复感外邪,重虚其体。
产后大出血虚劳气血亏虚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女,24岁,阴虚内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咽干燥,五心烦热,头汗不止,面色潮红,口干而渴。舌红、少苔、乏津,脉虚数。证属阴血亏损、虚阳上蒸。
产后头汗阴血亏损虚阳上蒸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男性。主诉肺肾同亏,痰火上犯,气促痰鸣,病程10年,兼眩晕、健忘、神疲梦遗。舌绛苔薄,脉细虚大,尺部无力,太溪小弦,冲阳虚弱,颔厌脉盛。诊断为肺肾同亏,虚阳上亢,下虚上盛。病机为肺肾同亏,痰火上犯,虚阳上亢。太溪脉小弦,寸口脉沉细,舌苔薄澹润,脉象虚大,尺部无力,冲阳虚弱,太溪小弦。
肺肾同亏虚阳上亢下虚上盛相火浮越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9岁。腹痛剧烈,日泻三十余次,病程二日。泄泻(湿寒腹泻)。大寒伤中,纳运受阻,水液去多,虚阳将脱。病貌急性苦痛,少气懒言,汗出肢凉,脘胀。舌质淡,苔白厚燥,脉沉迟,重按不绝。
湿寒泄泻脾阳虚脾胃交困寒气内侵
查看详情 →
女,23岁,月经初潮16岁,月经周期不规律,量少色淡夹血块,头晕头痛,寐纳欠佳,小便多,大便溏薄。脉虚细,舌淡薄白。诊断为月经不调,辨证为脾肾气虚,冲任不足。
月经不调脾肾气虚冲任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主诉婚后4年未孕。小腹结胀,白带多色黄,小腹不温,舌红苔薄白,脉细数。妇科检查示宫体前倾位,输卵管通液无痛苦,内膜中度慢性增生期改变。诊断为下焦湿热,胞宫虚寒。舌红苔薄白,脉细数。经后续治疗,症状改善,经期正常,排卵期正常。诊断为经将来,内膜炎性夹瘀。治以调经,促进宫内膜气血调和。诊断为治以促卵生长,治以促排卵,活气血。诊断为治以补肾精,促黄体生长。诊断为治以调经种子。诊断为治以排卵促孕。高某,25岁,男性,诊断为肾精虚,骨蒸耳鸣。
不孕症下焦湿热胞宫虚寒内膜夹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诉盆腔炎、宫颈糜烂,病程2个月。白带色黄,腹部发凉,月经周期调,苔白,脉沉。面色未提及,舌象为苔白。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白带异常、腹部发凉、月经正常、苔白、脉沉。脉象为沉。病在太阴经、少阴经,湿热为病,湿热下注,冲任受损。
盆腔炎宫颈糜烂湿热下注太阴经
查看详情 →
患者,5岁,病程月余,皮疹隐隐不能透发,头痛,身热,喷嚏,咳嗽,目睛红赤,眼泪汪汪,口干而渴,咽喉疼痛。舌红、苔白、乏津,脉浮而数。中医病名:麻疹,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目睛红赤,眼泪汪汪。闻诊:未提及。问诊:皮疹隐隐,头痛,身热,喷嚏,咳嗽,口干而渴,咽喉疼痛。切诊:脉浮而数。
麻疹疹前期疹出疹期疹退疹期
查看详情 →
女,22岁,痛经,病程未明确。主诉为月经期下腹疼痛,拒按,经量少,色紫暗有块,块下痛减,伴乳房胀痛。问诊见胸闷、食少、肛门坠胀,平素多抑郁。体征见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涩。中医诊断为痛经,证型为气滞血瘀证。病因病机与情志不畅有关。
痛经气滞血瘀胸闷经量少
查看详情 →
女,40岁。胃胀胃痛10年,加重2个月。体弱消瘦,贫血容貌。上腹轻度压痛,脐下有振水音。中医诊断胃下(胃下垂),证型脾胃虚寒型。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迟。胃脘胀痛,嘈杂嗳气,饭后加重,隐痛绵绵,乏力畏寒,大便多秘时有便溏。
胃下垂脾胃虚寒
查看详情 →
36岁女性,头部紧胀样感六年余,右侧明显,无搏动样疼痛,无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精神紧张忧郁,心慌心悸,夜寐差。舌质澹、苔白,脉弦细。头痛,血虚气郁证,肝气郁结,气血不能上营于脑,络脉失养。病位在头部。
紧张性头痛血虚气郁肝气郁结心悸心慌
查看详情 →
37岁男性,足膝关节疼痛5年,足底发凉疼痛,休息后仍感疲乏,热水浸泡或走小石子路可缓解。舌苔白腻,脉沉紧。两膝外形正常,无红肿热,梁丘、血海压痛,足底无异常。中医辨证为肾气不足、风寒湿痹,以寒气偏盛为主。
风湿性关节炎肾气不足风寒湿痹寒气偏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