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腰椎第一节压缩性骨折、右胫骨粉碎性骨折、尿潴留,病程较长。面色㿠白,神疲乏力,懒言音低,纳食欠佳,大便干结,小腹胀满而坠,腰部时酸。舌苔黄腻而质谈,脉弦滑。诊断为中气下陷,脾气虚弱,湿热互结,气滞于下。
尿潴留尿道感染中气下陷脾气虚弱
查看详情 →
5岁女性患者,主诉发烧14天伴抽风、昏迷。面色苍白,双目凝视无神,双瞳孔散大失明,项强硬,体位僵卧,病理反射阳性。中医诊断为昏迷,证型为热病后气血两伤,脑气未复,窍闭不通。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热病后气血两伤脑气未复窍闭不通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9岁,男性。反复肢体水肿8年,加重1个月。水肿以腰以下为甚,乏力纳呆,脘腹胀闷,大便溏薄,小便量少。面色萎黄,舌澹,苔白腻,脉沉缓。中医诊断为水肿,证型为脾阳虚衰,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脾阳虚衰,水湿内聚。
水肿脾阳虚衰阴水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产后大出血及昏迷,继发腹泻、无乳、消瘦。病程6年。中医诊断为虚劳。病因病机为气血暴损,五脏俱虚。望诊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皮肤枯藁,毛发脱落。闻诊见声低懒言。问诊见畏寒发热,腹泻如水,月经不潮,乳房萎缩,腋毛、阴毛、眉毛脱落,神志迷惘,表情澹漠,二便自遗。舌澹红,苔前半光剥,后半黄腐。脉细弱。
产后大出血虚劳气血两虚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阴道突出物二个月。子宫脱垂五年,因重体力劳动复发,伴有腰酸腿软、小腹下坠、小便频数、头晕耳鸣。形体消瘦,面容不华,舌质淡红、无苔,脉沉弱。中医诊断为子宫脱垂(阴挺),证型为肾阳不足。
子宫脱垂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主诉早泄2年余,阴茎接触阴道不及一二分钟即射精,伴腰痠腿软,神疲乏力。舌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下元虚惫,精室失固。病因病机为房事过度。
早泄下元虚惫精室失固腰痠腿软
查看详情 →
杨某,女,46岁。主诉肩部、背部、双侧腿红色丘疹,夜间巨痒难耐10年。中医诊断马疥,证型湿毒郁结。现症情绪烦躁,面容焦虑,舌澹有齿痕,苔薄有花剥,脉沉濡,重取则无。查体肩部散在红点,背部、双腿红色丘疹较密,小者如粟米,大者稍大于黄豆。望诊舌澹有齿痕,苔薄有花剥。闻诊未提及。问诊情绪烦躁,睡眠差,大便时黏。切诊脉沉濡,重取则无。
结节性痒疹湿毒郁结营卫失和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36岁男性,失眠1年余,病程3年,头晕头痛,记忆减退,入睡难,早醒,头痛头晕,口苦,胁肋闷懑,大便秘,易怒,好猜忌,多疑虑,怕独居,怀疑罹患精神病,悲观失望,坐立不安。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型为肝阳上亢型。
不寐肝阳上亢失眠口苦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头痛、眩晕、睡眠不佳,劳累时加重。病程自1956年前3月起。中医诊断为脑溢血,辨为中经络。面色潮红,口张,左眼不能闭合,眼裂加宽,左侧鼻唇沟消失,口角歪斜。脉象弦数。急性期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口眼㖞斜、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血压170/100毫米汞柱,体温37℃,脉搏84次/分。
脑溢血中经络肝阳上亢痰热内阻
查看详情 →
21岁女性,停经5个月。精神抑郁,面色萎黄,少腹胀痛,胃纳不香,大便溏薄,舌苔薄白根腻,脉沉紧。诊断为闭经,证属脾阳虚,冲任失调。病因为劳动汗出口渴,多饮冷水,适值经期,导致月经闭阻。
闭经脾阳虚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左侧腰腿痛月余。疼痛放射至左侧下肢,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夜间加重,伴下肢发凉。舌苔薄白,脉象沉缓。脊柱向左侧弯,第四腰椎左侧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小腿外侧感觉减退。诊断为痹证(坐骨神经痛),属寒湿型。
坐骨神经痛寒湿型腰腿痛脉沉缓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腹痛、便血、吐血、不能进食。病程近半月,逐渐加重,三天前突发便血吐血,色黑量多,伴四肢紫斑。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厚,脉虚芤而数。头晕目眩,疲乏倦怠。中医诊断便血,辨证气血两虚,脾不统血。
便血气血两虚脾不统血脾虚
查看详情 →
10岁男性,四肢软弱无力1月,双下肢不能站立行走,双上肢瘫痪,说话不清,饮水呛咳,咳声无力,烦躁不安,食欲减退。发育营养欠佳,颜面苍黄,精神倦怠,语音低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双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力2级,膝腱反射、肱二头肌腱反射消失。气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宗筋弛缓之痿躄。
痿躄气血不足筋脉失养宗筋弛缓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女性。主诉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常无便意,3~6天一行。病程1年。中医诊断为便秘,证属阳气虚衰,大肠传送无力。面色皖白,四肢不温,喜热怕冷,肚腹冷痛。舌淡苔白,脉沉迟。
便秘阳气虚衰大肠传送无力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发热5日,双下肢瘫痪伴二便潴留3日。急性病容,体温38.2℃,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下,胸10以下深浅感觉消失,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舌苔黄腻,脉弦滑数。中医诊断痿证,癃闭,证型为湿热之邪,侵淫肌肤筋脉,病因病机为湿郁热蒸,筋脉痹阻,肾气不化,二便失司。
发热痿证癃闭湿热
查看详情 →
女,57岁,腰痛6月余,腰脊疼痛,肌肉枯萎瘦削,神疲倦怠,腰膝软弱乏力,心悸失眠,畏寒肢冷。舌质淡,脉细弱无力。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型。骨量减少。
腰痛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女性。主诉产后二月余经水复潮,伴有少腹疼痛。病程五年。中医病名痛经,证型产后体虚,肝郁不舒,气滞血瘀。面色黄白,体型体瘦,舌澹红,苔薄白,脉沉细弦。胁肋胀痛,腰痠乏力,带下增多,食欲不振,夜寐易醒多梦,大便时稀。
产后体虚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女性,45岁,主诉阴户重坠,似有物脱出,影响行走,纳食不佳,身疲乏力,大便稀溏,日二三次。阴挺,证属脾肾气虚,中气不足,升举无力。面色萎黄憔悴,舌澹白娇嫩,苔白薄,脉沉弱。
阴挺脾肾两虛中气不足升举无力
查看详情 →
女,25岁,痛经,病程自13岁初潮起,周期后错,经前少腹发凉,疼痛剧烈,大汗出,甚则昏厥。面色黄,舌苔白,脉沉缓。辨证为脾肾不足,胞宫虚寒。
痛经脾肾不足胞宫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男性。主诉眩晕2个月,头颅右倾及仰首时加重,伴有恶心、耳痒、胸脘痞闷。形盛色滞,舌边红,苔腻。脉象寸口左缓、右弦滑,颔厌强实,太冲、太溪盛大。中医诊断为肾阴不足,中土失运,相火夹痰上凌清旷,左右偏胜。病机为肾阴不足,中土失运,相火夹痰上凌。
眩晕肾阴不足肝气郁结痰浊上扰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