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男性,全身散在性紫癜,上、下肢瘀斑,牙衄,病程近2年。面色略虚黄,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数。头晕乏力,腰酸,肌肤灼热,手心烦热,牙衄夜间自溢。内伤发斑,阴虚内热型。紫癜及瘀点分布于两下肢及腰背部,血小板显著减少,骨髓象提示巨核细胞异常,血小板罕见。
血小板减少阴虚内热肝肾不足肌肤灼热
查看详情 →
女,36岁,月经未至4个月,神疲肢软,小腹空坠,心悸失眠,面色无华,舌淡,脉弱。心血不足,胞脉匮乏。舌淡,脉弱。
月经不调心血不足胞脉匮乏神疲肢软
查看详情 →
男,54岁,头晕时痛,口干不思饮食,小便不畅,少腹疼痛,大便稍干,舌质瘀暗,苔薄黄腻,脉涩,血压24.0/14.7kPa,证属痰瘀痹阻,阳气失展。
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颈椎病
查看详情 →
女,33岁,右侧乳腺癌,食纳欠佳,周身乏力,腰痛不适,上肢略肿胀,舌质暗淡、苔白而水滑,脉弦,湿瘀互结、脾肾不足
右侧乳腺癌湿瘀互结脾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闭经1年半。主要症状为头晕眼花,四肢无力,体重下降,腰腿酸软,性欲减退,面色萎黄。舌苔薄黄多刺,脉象沉细。中医诊断为血虚经闭,证属肝肾两虚,营血衰少,血海空虚。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
闭经肝肾不足血虚经闭血海空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1岁。主诉腰酸疼痛,精血俱下,精窍涩痛,尿频尿痛,睾丸胀痛,会阴不适。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血精。证型:精室血瘀,热郁精宫。舌暗有瘀斑,苔澹黄,脉沉弦涩。精液中红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
血精精室血瘀热郁精宫阳络受损
查看详情 →
26岁女性 月经愆期量少色黑 舌青有瘀斑 脉弦细而涩 痛经 瘀血阻滞胞脉 阴血亏虚 面色无华 毛发焦脆 皮肤干燥粗糙 舌质青紫 瘀点瘀斑 脉弦细而涩
不孕症瘀血阻滞阴血亏虚胞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不孕,病程多年。中医病名不孕症,证型肾阳虚、精冷精稀。病因病机为肾阳不足、精气亏虚、胞宫失养。望诊面色晦暗,舌淡苔白。问诊有阴痒、白带黄稠、子宫肥大。切诊脉沉细。患者夫张某,嗜冷饮,症见尿频尿短、额冒冷汗、精冷精稀、活力低弱。病因病机为寒湿内蕴、肾阳亏虚、精液不固。脉象未详。
不孕症肝气郁结肾阴虚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婚后闭经、不孕2年,术后闭经半年。面色萎黄,口干不欲饮,脘胀食少,腰际酸痛,乳房不胀,大便溏薄。血PRL升高,脉细尺弱,舌质澹红苔薄白。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冲任失调,血海失于充盈。
闭经气血不足脾肾不足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30岁,月经量少色黯,经期下腹疼痛,病程3年,输卵管炎,左侧输卵管不通,右侧通而不畅,盆腔少量积液,舌质黯,苔薄白,脉涩
不孕症气滞血瘀输卵管阻塞下腹疼痛
查看详情 →
18岁女性,经行腹痛剧烈,伴下瘀块后缓解,经前腰酸乏力,经量少不畅,经前鼻衄。脉沉细,舌苔薄白,舌质偏绛。中医诊断为肝郁宫寒。
痛经肝郁宫寒腰酸腹痛经量少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右锁骨处有鸡蛋大小坚硬肿物,不红不痛,推之不移,颌下有数个枣核大小肿物,低热,体温38℃左右,咳嗽胸闷,体弱消瘦。面色㿠白,舌质红,苔澹黄,脉细数尺弱。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热郁毒邪,凝结成瘤。
淋巴肉瘤气阴两虚热郁毒邪痰凝肉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男性。主诉头痛、鼻塞经年。病程较长。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手术后血瘀,肺脾经脉瘀阻,肺气不畅,脾不转输。望诊见舌两侧青筋显露,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鼻根右侧鸣响,喉部筋脉润动,口中涎水多。切诊脉象沉。
头痛鼻塞血瘀肺气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主诉喉痈每春发作,今又发作。肿痈位于右厢,妨碍吞咽,头向右偏,身发寒热。脉浮滑而数。中医诊断为喉痈,病因病机为内在之痰热上升。舌苔已化,脉转平静。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症状及病史,切诊提示浮滑而数脉。
喉痈痰热上升肺热肝火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右腹股沟疼痛,肿胀,放射至会阴部,下肢行动困难,食欲减退,大便溏薄,小便频黄。右侧腹股沟术痕处肌肉板结变黑,可扪及多个指头大小包块,触痛明显,右下肢明显肿胀。舌质澹紫,苔薄白少津,脉弦细。辨证为肝郁脾虚,痰湿内阻,气血瘀结。
纤维肉瘤肝郁脾虚痰湿瘀阻食欲减退
查看详情 →
女,42岁。血小板减少2个月余。口眼干燥,皮肤干燥,周身乏力,关节疼痛,下肢沉重,皮肤易瘀青,月经量少,纳差便溏,失眠。舌胖红少津,苔薄白,脉细滑。气血不足,心脾两虚,血热妄行。
血小板减少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血热妄行
查看详情 →
35岁男性,反复性口唇上下及后项白头恶疮,病程自2008年8月31日至10月27日。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提及,病因病机未描述。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口唇上下及后项反复性白头恶疮,病史包含肛周及前列腺部位恶湿、瘀脂浊毒隐伏。脉象未提及。
肛周脓肿混合痔口唇恶疮浊毒内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为成人,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包括面目发黄、黄疸指数升高、腹胀纳减、大便溏薄、小便黄赤、小腹重垂、面色晦滞、形体消瘦、巩膜黄染。中医病名为黄疸,证型为寒湿陷于阳明,肝失条达。望诊见面色晦滞、巩膜黄染、舌根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黄疸、腹胀、便溏、小便黄赤等。切诊见脉迟缓、脉缓。
重症肝炎阴黄肝气郁结寒湿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66岁,宫颈糜烂,向后穹隆浸润,宫颈有条索状硬结,触之出血,阴道有腥臭浑浊血水样分泌物,小腹憋胀,大便干,面容焦枯,食欲欠佳,精神萎靡。湿热留结胞宫,日久瘀毒,阻塞脉络。面色焦枯,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腥臭,症状描述包括阴道分泌物、小腹憋胀、大便干、食欲欠佳、精神萎靡,脉象未提及。
湿热留结瘀毒阻络宫颈糜烂阴道分泌物
查看详情 →
32岁,经行吐衄,病程久,血色鲜红,经水量少色赤,性格急躁易怒,脉弦细数,舌薄黄,病名倒经,病因肝气冲激于上,血随气逆,病机属血热气逆,经血妄行,肝经郁火,阴虚肺燥。
倒经肝经郁火阴虚肺燥血热气逆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