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21岁,男性。反复鼻衄、皮肤瘀斑瘀点、牙龈出血、全身倦怠乏力、腰膝酸软、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口渴欲饮、面色紫黯、纳谷少进、大便质干。中医诊断紫癜病,证型脾肾亏虚,火盛血瘀。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脾肾亏虚火盛血瘀鼻衄皮肤瘀斑
查看详情 →
32岁,经闭8个月,脉缓而滑,体肥身健,面色无贫血之容,精神饱满,眠食如常,工作如常。经闭,痰湿阻塞经络,多食油腻,生痰生热,阻塞经络,气血郁滞。舌象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未提,切诊脉缓而滑。
闭经痰湿阻络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主要症状为皮肤瘀斑3个月余,双下肢及耳后出现瘀斑。中医诊断为血证(紫斑),属血热妄行。舌质红,苔薄黄,脉细。病因病机为血热妄行,外感邪气,热邪损伤脉络,迫血妄行,导致血溢脉外。
血热妄行皮肤瘀斑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前列腺炎已3年。腰酸,前阴部拘急作胀,尿有余沥,时有乳白色分泌物,劳累后加重。脉细涩。证属肾气虚亏,浊邪留滞下焦。
前列腺炎肾气虚亏浊邪留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44岁。双目流泪,迎风加剧,持续4年。冬季症状加剧,梦多。舌脉正常。阳明脉走目内眦,手太阴经脉走眉头陷中,阳明、太阴脉络瘀滞。舌质殷红,蕴热之象。
双目流泪肺经寒束经脉瘀滞肺不宣发
查看详情 →
女性,32岁。经前乳房胀痛,触痛明显,两乳肿胀有核,月经量少色黑,淋沥7日净。脉沉细,舌澹。气滞血瘀,气血两虚。
经前乳房胀痛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月经量少
查看详情 →
李某某,女,77岁。多年结肠炎及肛裂史,食伤致腹痛咳嗽,肛周肿痛渗血。主诉近日饥口干、气促尿短、阵作寒热,每日如厕30~40次,泄鼻涕样带血黏稠液。面色瘦极神衰,双目深陷而赤晦。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西医诊断为混合痔恶化、气管炎、尿道炎、直肠肿瘤。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食伤、内伤七情、肛周感染。四诊信息包括望诊瘦极神衰、双目深陷而赤晦,问诊饥口干、气促尿短、阵作寒热,每日如厕频繁,泄带血黏稠液。
结肠炎肛裂食伤肠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鼻衄、肌衄2月。舌质黯红,苔薄,脉微细。中医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虚挟瘀者。四肢皮肤散在出血斑或紫斑,血小板35×109/L,IgA 2.3g/L,IgM 8.5g/L,C3 0.132g/L。病程2月,血小板减少,出血倾向明显。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虚挟瘀肝风内动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女性,24岁。主诉经行吐血,量多色鲜,来势较勐。病程近年。中医病名属经行吐血。证型为肺阴不足、肝郁化火。病因病机为情志忧郁,肝郁化火,灼津伤阴,肺络伤损。舌质艳红隐紫,苔薄,脉细弦。经量减少,色暗澹,小腹胀痛,大便干燥,口干鼻燥,手足灼热,食欲不振。
经行衄血肝郁化火肺阴不足肺络损伤
查看详情 →
女,19岁。乏力懒动,畏寒怕风,时有盗汗。脾肾两虚,阴阳俱损。舌澹红,苔薄白,脉稍弦。紫癜病。
紫癜病脾肾两虚阴阳俱损乏力懒动
查看详情 →
10岁女性患者,发热1周,抽搐6小时。发热、头痛、抽搐、呕吐。急惊风(感受疫邪),痄腮(热毒蕴结型),水肿(邪犯厥阴变证)。面色潮红,舌红苔黄,脉数。体温39.2℃,血压20/14kPa,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颗粒管型(+),心率121次/分钟,心电图示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眼底视网膜动脉痉挛。
腮腺炎急性肾炎高血压急惊风
查看详情 →
64岁女性,反复皮下瘀斑5年余,神疲乏力,健忘,睡眠欠佳,纳差,大便溏,小便一般,偶有头晕。舌淡苔白稍腻,脉细弱。中医诊断紫斑,辨证气不摄血。
紫斑气不摄血脾胃亏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诉为全程肉眼血尿夹有血块,病程1个月。主要症状为肉眼血尿伴血块,身倦乏力,口微干。舌偏红,苔薄,脉偏细数,沉取无力。尿检色红有块,蛋白少许,红细胞满视野。中医诊断为血淋,证型为气阴两虚。
血尿气阴两虚血淋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经水遽止,每月经行前鼻血如注,病程5个月。中医病名:鼻血。证型:肝郁气逆,血瘀不行。病因病机: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气逆血瘀。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弦涩。声音低微,气味无异常。问诊见经行前鼻衄反复发作,病史明确。切诊脉弦涩。
经水骤止鼻血反复肝郁气逆血瘀不行
查看详情 →
女,32岁,产后20天违反房事,小腹胀坠,阵发性剧烈腹痛,经血未潮,胸胁胀痛,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舌黯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瘀血内阻、寒邪涩滞。
产后瘀血寒邪滞留小腹胀痛胸胁胀痛
查看详情 →
女,60岁,心悸4个月余,伴头晕、头沉、胸闷、气短、善太息、耳鸣、倦怠、晨起干咳,无痰,咽痒。气阴两虚,气机郁滞。面色苍白,舌质淡红,苔薄白润,脉弦缓。血压150/75mmHg,心电图示缺血性ST-T改变。既往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冠心病病史。
心悸气阴两虚气机郁滞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为喉腭内帘干涸而痛,寐觉弥甚,舌糙。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喉痛,证型为阴虚液燥。病因病机为阴精不足,风温咳呛,重伤阴液,喉络坼裂。望诊见舌糙。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喉腭内帘干涸而痛,寐觉弥甚。切诊未提及。
咽喉干燥阴虚液燥会厌萎缩声嘶不清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主诉停经65天,月经错后1年,周期35~50天,量少,呈褐色,血块(-),痛经(-),腹胀,腰酸,手脚怕凉,疲乏无力,时唾痰涎。形体肥胖、多毛,舌质澹,舌体胖大,苔白厚腻,脉弦滑。中医诊断月经后期,病机为痰湿阻滞,肾虚、血虚、气滞互为因果,致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功能紊乱。妇科彩超示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
月经后期肾虚痰湿
查看详情 →
常某,男,4岁半。肛门周围湿疹4个月,痒痛流黄黏水,部分溃烂成片,色红肿流水,面积约10cm×10cm。脉象滑数,舌红、苔白腻。病因湿热下注,侵淫肌肤。舌红、苔白腻,脉滑数。
肛周湿疹湿热下注痒痛难忍苔白腻
查看详情 →
刘某,男,4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月余,双下肢皮肤有散在瘀斑,乏力,纳差。舌红,苔薄黄,脉细。辨证为脾肾亏虚。后背出现散在紫斑,舌红,苔白,脉细。无发热,无鼻衄、齿衄,二便调,纳眠可。大便略稀,日行三四次。
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