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5岁,久痢,赤多于白,里急后重,日行七八次,呕泛食少,齿牙剧痛,病程八十余日。中医病名:久痢,证型:正气已衰,邪积未清,病因病机:内有湿热之邪未清。望诊:舌微黄而粘,质淡,舌粘腻,舌根微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脉弦细而芤,脉转软,脉细弱。
久痢湿热正气衰便血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结肠癌术后11个月,伴黏液血便1个月余。主要症状包括口渴欲饮水、乏力、睡眠欠佳、饮食差、大便见黏液及少量黯红色血丝、肛门灼热、便后黏腻不爽。舌质殷红少苔、少津,舌根部苔稍黄腻,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锁肛痔,脏结(直肠癌),证型为痰瘀热毒内结,气阴两伤。
结肠癌锁肛痔痰瘀热毒气阴两伤
查看详情 →
五十余岁男性,慢性腹泻二十余年,大便不成形,夹黏液或脓血,腹痛,里急后重,形体消瘦。中医病名属泄泻,证型为脾阳不振,病机为久病体虚,寒自中生,运化不健,积湿蒸热,蕴积阳明,伤及阴络,病机虚实夹杂,寒热混淆。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
慢性腹泻脾阳不振寒湿积滞阴络受损
查看详情 →
4岁女童,腹痛下坠,大便频数,口干。大便脓血,黏液多,红细胞少许。湿热之邪壅滞肠中,气机不畅,传导失司,脉络受伤。腹痛下坠,大便频数,口干,脓球(++),黏液(+++)。湿热壅滞肠中,气机不畅,传导失司,脉络受伤。
痢疾湿热壅滞气机不畅脉络受伤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主诉腹痛后重下粘液便5年,近来大便干结如羊屎,外附粘液。腹胀、嗳气、咽哽、失眠。形体较瘦,精神及营养状况正常,下腹压痛。舌脉无异。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病机为大肠湿热,辨证为脾气已虚,正虚邪留。病情分析提示久病影响肝气不调,心神失养。
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脾气虚正虚邪留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腹泻3日,每日5~8次,腹痛,里急后重,大便稀溏,伴恶心,胃脘痞满,纳呆,入睡困难。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缓。中医诊断为急性肠炎,证型为寒热错杂,胃肠失和。病因病机为寒热互结中焦,中焦气机升降失常。
急性肠炎寒热错杂胃肠失和脾虚湿胜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主诉为赤白下痢、腹痛、里急后重,病程两个月。中医病名为太阴胀泻,证型为心脾阳虚,寒湿内侵。望诊见舌质澹,苔薄白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大便溏泻,上腹部胀满隐痛,肠鸣辘辘,下午及夜晚加重。切诊见脉弦迟而细,时有歇止。
太阴下痢心脾阳虚寒湿内侵腹痛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要症状为腹痛、大便带血、里急后重、乏力及渐进性消瘦。直肠腺癌,Ⅲ期。舌象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腹痛、腹胀、纳差、肛门下坠、便溏、心悸、气短。病程较长,自确诊至生存35年余。
直肠腺癌腹痛便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5岁,女性。主要症状为泻痢2旬,初起便有粘液,近2日水泻,日达十数次,肠鸣,腹不痛,面浮,胸闷头晕。舌脉表现为脉软,苔薄。中医病名属泄泻,证型为湿热夹滞,病因病机为脾虚夹湿热,滞于肠道。望诊见面浮,舌象为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腹泻、肠鸣、胸闷、头晕。切诊为脉软。
泻痢脾虚湿热肠鸣
查看详情 →
女,31岁。主诉结婚3年未避孕未孕。月经周期正常,经前乳胀,带下偏黄,有左少腹胀痛。舌质黯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不孕症,证属肝肾阴虚、胞络受阻。病机为肝郁肾虚,胞络受阻,输卵管欠通畅。
不孕症肝肾阴虚胞络受阻血瘀气滞
查看详情 →
女,32岁,腹泻3年,右下腹隐痛,大便不成形,每日3~5次,时溏时泄,夹脓血黏液,气秽,里急后重,肛门热感,体温38℃,消瘦,贫血,面色萎黄,食后腹胀,小便黄,心烦口干,失眠,少气乏力,神倦懒言。舌苔微黄腻,舌质澹红。脉濡数而弱。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脾虚失运,气阴两伤。
里急后重溃疡性结肠炎湿热下注脾虚气弱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要症状为痢下赤白、腹痛阵作、里急后重。舌薄黄,脉濡滑。病机为湿热内蕴肠胃,气机流行窒塞。中医病名为痢疾,证型属湿热证。望诊见舌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痛、里急后重,切诊见脉濡滑。
痢疾湿热内蕴气机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两月来少腹坠胀疼痛,阵发性加剧,大便夹带血性黏液,里急后重。病程两个月。中医病名直肠癌。证型湿热毒邪结聚,下焦气机阻滞,灼伤肠道血络。舌质红、苔黄腻,边不齐。脉弦滑数。面色晦暗,体形消瘦,小腹腹肌紧张,按压疼痛。大便下血,血多粪少,夹带脓液,血色鲜红,气味异常,伴少腹胀痛、里急后重,口干喜饮。
里急后重直肠癌湿热毒邪下焦阻滞
查看详情 →
三十六岁女性,周身壮热,心中热渴,下痢赤多白少,后重腹疼,一昼夜十余次。舌苔白厚,中心微黄。左脉弦硬,右脉洪实,一息五至。风温之热入阳明,肝火下迫肠中作痢。阳明脉实而渴,证属热盛津伤,肝气郁火下迫。
温病阳明腑实肝火下迫下焦气化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腹痛,腹泻,浑身乏力,面色苍白,头晕,神怠,毛发稀少枯黄。舌苔白薄腻,脉濡。诊断为正气虚衰,邪毒未尽。病程自1990年4月起,经手术及化疗后仍见虚弱症状。
直肠癌正气虚衰湿浊内生热毒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主诉饮食生冷后出现腹痛下痢,色白多红少,里急后重。舌苔黄厚而腻,脉弦滑。腹痛拒按,不欲饮食,小便短少。病程未明确记载。中医病名为湿热痢疾,病因病机为湿热蕴结胃肠。
里急后重湿热痢疾腹痛拒按舌苔黄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主诉便下紫色血块。证属久风而致飱泄。病因病机为风气通于肝,肝受损,失去藏血之功。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里急后重。
里急后重久风休息痢肝藏血受损
查看详情 →
女,63岁,脘腹胀痛,纳食不佳,便泄粘腻,后重不畅,日2~3次,病程3天。证属积滞夹湿热中阻。舌苔黄腻,脉滑。
积滞夹湿热舌苔黄腻脉滑肠胃积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大便带红白粘冻,日夜5~6次,与便秘交替出现,病程近2年。中医病名大瘕泄,证型属脾虚气陷,病因病机为劳则气耗,寒则气结。望诊面色萎黄,舌质澹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精神不振,月经停止年余,里急后重。切诊脉弦小。
里急后重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气陷腹隐痛
查看详情 →
赵君,三十四岁,下痢赤白,昼夜二十余次,肠中切痛,里急后重,口涩咽干,身体烦燥。中医病名秋燥化痢,证型肺燥直逼大肠。病因素禀阴亏,夏月炎蒸,液为暗耗,秋燥司令,下侵于腹。望诊舌干红,苔薄白少津。闻诊未提及。问诊下痢赤白,痛而后行,艰涩不通,气机不利。切诊脉右沉弦细涩,左浮涩沉数。
里急后重秋燥化痢肺燥肠澼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