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男童,大口吐血、鼻出血,病程2小时。面色苍白,高热39℃,全身散在紫斑,昏睡状,神志不清,时有躁动,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血红蛋白9.1克,血小板11,000/立方毫米,舌苔黄燥,舌心黑,脉滑数。证型为温毒入于营血,迫血妄行。
紫斑吐衄温毒营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主诉胃部疼痛多年,近复增剧。症状包括身有寒热,呕血色紫黑相杂,得食不舒,时时作痛,食后即吐,大便时结,口干肤色苍黄兼白。脉象微细无力,舌苔粘腻,质淡白无华。中医诊断为胃痈,病机为胃虚寒凝,气血瘀滞。
胃痛呕血便结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3岁。咳痰稀薄,形寒畏冷,舌苔白薄,脉象沉缓。肺气虚寒,不能摄血。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缓。
支气管扩张咯血肺气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咳嗽、痰中带血1年,近1周吐血量增多,痰绿腥臭,咽喉燥痒,午后发热,两颧红,盗汗,口干少津,脉虚芤而数。中医诊断为阴虚火旺,灼伤肺络。望诊见两颧红,舌红少津。闻诊有痰腥臭。问诊见午后发热、盗汗、口干。切诊见脉虚芤而数。
肺结核阴虚火旺肺肾阴虚灼伤肺络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吐血、发热、胸痛、咳嗽、口干、出汗。中医病名肺癌,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舌澹红苔黄腻,脉左弦而右寸弱。
肺癌肺热阴虚痰瘀
查看详情 →
女,62岁。主诉吐血10余次,血瘀块大小如黄豆至花生米。病程1周。中医诊断吐血证。证型为阴分亏虚,虚火上扰,肺胃热盛,灼伤血络,虚实夹杂,热瘀互结。舌象薄苔,中间有裂纹。脉象弦缓。夜间口干,咽喉冒火,嘴唇起皮壳。大便干结如羊粪粒。
吐血证阴虚火旺肺胃热盛血络受损
查看详情 →
刘某,女,38岁。浅表性胃炎,怕冷,胃脘胀痛,水泻,反复发作。病程1年半。脾胃阳虚,升降失常。舌澹苔少。脉细。
浅表性胃炎脾胃阳虚升降失常水泻
查看详情 →
患者痰饮为咳,起于秋季,至春复作,伴有咳而兼呕,痰薄而稠,血去过多。咳而兼呕,痰薄而稠,属胃家痰饮为咳,咳久胃脉逆上,血热沸涌。脉象静小,咳引胸痛,便难口燥,多梦纷纭。病机属阳明气火上壅,未能通降,络血复动。病因属痰饮为咳,春木勃动,上扰阳络,血热扰动脉络。舌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病史未提,脉象静小。
久咳失血肺阴不足胃火上逆肝火上扰
查看详情 →
三十五岁,吐血证,病程一年余。吐血反复,每日一至两次,心热上冲即吐血。体弱卧床,偶有微喘,食欲尚可,大便溏泄。左脉弦长而无力,右脉大而芤,一息五至。脉象提示肝火浮动,胃气上冲,气化虚损,失血过多。
吐血证肝火上炎胃气上冲气化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二十余岁,主要症状身热无汗,腹痛胁胀,胸闷吐血,人事昏沉,语多谵妄,手足搐搦,大便不通,小便赤涩,日轻夜重,躁扰不寐。病程五日。中医病名温病,证型热入血室兼食积,病因病机热邪重极,血分大伤,血燥津枯。望诊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经水初病时来,现尚未止,共来六日,切诊左脉弦数,右脉滑数。
温病热入血室食积血分大伤血燥津枯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主诉腹部肿大,胸中憋闷,面浮肿色黄暗,下肢水肿,胸颈血痣,胸脘胀满,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大便秘结。舌质紫暗,苔黄厚腻,脉弦涩。中医病名属臌胀,证型为肝气郁遏,瘀血阻滞,脾失健运。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瘀血内停,水湿不运,脾气失司。
臌胀肝气郁结瘀血阻滞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主诉大便出血一月余。胃镜检查发现胃小弯巨大溃疡,术后吻合口出血,血红蛋白下降。中医诊断胃痛。病机为血热、脾虚、瘀血,属血证,血液不循常道。面色萎黄,舌质淡,脉细弱。
胃痛便血血热脾虚
查看详情 →
男,28岁,发热,下利稀水,胸脘痞满,面赤耳聋,咳痰带血,小便短赤,舌质红赤,苔黄润,脉浮大无力,暑热挟湿之邪停于气分,暑热弥漫三焦,湿热波及上中下焦,热伤肺络,湿阻气机,暑湿阻于中焦,湿热阻于下焦,邪停于气分。
暑热挟湿湿热阻滞肺络受损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男,42岁,肝硬化5年,间断解黑大便3月,本次解柏油样大便5天。面色苍黄,目眶青黑,头昏心悸,气短懒言,四肢乏力,食纳欠佳,夜寐不安,午后低热。舌淡边有紫斑,苔薄白,脉细弱。肝脾两伤,气血双亏,血瘀络损。
肝硬化气血双亏血瘀络损大便黑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素有胃脘作痛,饮食喜热恶寒,唾中夹血丝,脉沉取散数,舌澹红中剥,怔忡失眠,痰唾间有血丝血点,脉滑数不驯,心气不定,痰热扰心,肾水不能上济,心肾不交,痰热内蕴,血随痰上溢。
吐血心火上炎心肾不交痰热扰心
查看详情 →
曾某,26岁,胃脘胀痛灼热,过饥过饱诱发,恶心吐酸,有吐血史,口干便结,眠食均差,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小。慢性浅表性胃炎,食道裂口疝,贲门撕裂症。胃脘灼热感及胃出血可能与食道裂口及贲门撕裂有关。
慢性浅表性胃炎食道裂口疝胃气上逆胃热伤络
查看详情 →
患者有吐血、鼻衄、齿衄、便血等症状,病程较长。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舌苔薄白。鼻衄、齿衄、便血反复发作,腹壁脉络怒张,脐下右侧有青筋凸起,大便呈柏油状。中医诊断为血不归经,病因属肝不藏血,疏泄失职,迫血妄行。脉弦细,舌紫暗,面色晦暗。
门脉高压肝不藏血血不归经疏泄失职
查看详情 →
患者吐血,血色红紫,咳嗽不止,饮食减少。病程未明。中医病名属血证。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胃气不固,肺虚气逆。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咳血、饮食减少。切诊见脉不静。
吐血咳嗽肺虚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50余岁,主要症状为吐血,每次量约一盅,总计超过一盆,伴少寐、微咳气逆、足厥冷。病程较长,素有微咳气逆。脉细弦,舌澹白。病因病机为肝经之血因气忿而动,血不养肝,有动风痉厥之虑。中医病名属吐血,证型为肝气郁结、阴虚内热。四诊信息包括舌澹白、脉细弦,吐血沉着浓厚,殷红带紫块,放入冷水中不散。
吐血肝气郁结阴虚内热虚阳未潜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主诉胃痛22年,1969年诊断为胃溃疡。病程较长,近期出现大量呕血,饮食困难,气息奄奄,昏厥不醒。面色苍白无华,脉微细欲绝。舌淡,脉象细弱。
胃溃疡胃痛呕血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