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鳖虫+血瘀

祝某,女,39岁。发现小腹包块1年,伴腹痛。小腹包块胀痛,凹凸不平,消瘦,发热出汗,五心烦热,夜间口干咽燥,纳差,便秘。舌质偏红、苔薄,脉细略数。血滞气瘀癌块。胁肋胀痛,舌红欠津,脉细数无力。脉沉细数,舌苔转润。病程1年余。
血瘀气滞卵巢癌小腹包块五心烦热
查看详情 →
女,48岁,胸背部疼痛,活动受限,病程4天。胸7椎压缩性骨折。气滞血瘀型。胸5~胸8椎棘突及两旁压痛,胸椎活动受限。纳少,大便未行,夜寐不安。脉象未提。
气滞血瘀肝肾不足腑气不通骨折未合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0岁。骶尾部疼痛,活动受限3天。尾1椎骨折。气滞血瘀型,经络阻滞型,肝肾亏虚型。舌质红,苔白。脉数。
气滞血瘀尾椎骨折经络阻滞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女,31岁,卵巢囊肿,肠覃,湿热痰瘀互结,舌蓝紫苔薄黄,脉弦细
气滞血瘀卵巢囊肿肠覃湿热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78岁,女性。腰痛伴活动障碍3天。腰背部疼痛明显,活动不利。苔薄白、质澹绛,脉沉弦涩。骨质疏松,第12胸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第1腰椎陈旧性压缩骨折。中医诊断为骨折、骨痹。辨证为肝肾不足,气滞血瘀,督脉受损,腑气不通。
气滞血瘀骨质疏松症肝肾不足督脉受损
查看详情 →
52岁,腰及左下肢疼痛3个月,腰痛,左下肢放散痛,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紧,腰肌紧张,腰4、5棘突及棘突旁左侧压痛阳性,左侧直腿抬高实验40°阳性,左小腿外侧皮肤感觉减弱,腰椎活动受限,腰痛(血瘀气滞)
血瘀气滞腰痛肾虚瘀阻经脉
查看详情 →
26岁,腰膝酸软,四肢欠温,小腹及腰骶部冰冷,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精液不液化,肾阳不足,下元虚冷,命门火衰,精宫失温,气化失常。面色正常,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精液不液化肾阳不足下元虚冷命门火衰
查看详情 →
2岁男童,主诉两腿逐渐变细,不会站立,右腿尤甚,病程1年。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倦怠无力,两腿肌肉萎缩如麻杆,食欲缺乏,大便不利,舌质澹,苔白腻,脉细数无力。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阳气不振,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脾虚不运,肾虚骨软,肌肉萎缩而不用。
气滞血瘀小儿麻痹症脾肾两虚阳气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14岁,男性。主诉颅外伤术后左侧肢体不遂,上肢、手指无自主运动,下肢痿软不能站立移步,口舌歪斜,左眼睑不能单独闭合。脉缓滑、寸弱。舌左歪,舌质略红。证属气虚风动,经络不通。脉缓滑,舌左歪,舌质略红。
气虚血瘀脑外伤后遗症风动经络不通
查看详情 →
女,53岁,腰痛连及右下肢,沉痛至腨内,阳陵穴以下,昼夜不安,病程两个月,舌澹、苔白,脉沉细。中医病名腰痛,证型属肝肾不足,病因病机为肾虚夹瘀。舌象澹白,脉象沉细。
血瘀腰痛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男性。主诉左髋部疼痛5年,加重15天。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股骨头坏死(骨痿)。证型为肾精亏虚,气血瘀阻。病因病机为肾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骨失濡养。望诊未明确描述。闻诊未明确描述。问诊显示髋部疼痛、跛行、活动受限、肌肉萎缩。切诊脉象弦滑,舌苔薄白。
血瘀股骨头坏死肾阴虚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胸骨痛进行性加重8月余,伴咳嗽、气急、呼吸痛。中医诊断气阴亏虚,痰凝血瘀,肺肾两伤。面色晦暗,舌质红少苔,脉细数。咳痰黏稠,胸痛剧烈,腰痛,骨质侵蚀病变,胸部肿瘤。病程较长,涉及肺肾两脏,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互结,骨髓失养。
痰凝血瘀多发性骨髓瘤气阴亏虚肺肾两伤
查看详情 →
男,57岁,上腹部不适1年,伴吞咽梗阻半月,面色萎黄,乏力,恶心,呕吐,呃逆,进食少,舌淡,苔薄,脉细弱,中医辨证脾气亏虚,胃失和降,病程较长,舌象脉象提示气血亏虚,病机为脾气亏虚,瘀毒内结。
胃癌术后脾气亏虚胃失和降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左髋部疼痛3年,加重15天,跛行,左侧髋部压痛,内收活动受限,左侧“4”字试验阳性,左侧部分肌肉萎缩。脉弦滑,舌苔薄白。中医辨证为气血瘀滞,筋骨失养,属肾虚血瘀证。股骨头坏死,中医称“骨蚀”。病因包括肝肾不足,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络。
肾虚血瘀气滞血瘀股骨头坏死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腰部疼痛,活动困难6天。伴大便结、小便清、晚不眠。舌质黯、有瘀点,苔薄白。脉弦。L2椎体呈楔形改变,椎体压缩1/3,椎间隙变窄。诊断为L2椎体压缩性骨折。腰背肌紧张,广泛压痛,L2棘突处压痛、叩击痛明显,翻身困难。
气滞血瘀椎体压缩性骨折舌黯苔薄白
查看详情 →
女,阵发性胸闷9年余,加重伴心慌憋喘5天,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9年,2型糖尿病病史20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1年。胸闷紧缩感,倦怠乏力,活动后加重,心慌气短,头晕戴帽感,视物模糊,上腹痛,口中粘腻,口渴不喜热饮,纳呆,睡眠不实易惊醒。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病,痰浊内阻,气滞血瘀证。
气滞血瘀胸痹心痛痰浊内阻心慌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男性。主诉四肢末端发冷,溃烂,冬季加剧2年,两上肢乏力1年。中医辨证为肾阳虚弱,血瘀脉络。体征见面部蝶状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双上眼睑浮肿,皮肤僵硬,指端溃烂,指甲苍白,温度低,指呈尖削。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血瘀脉络肾阳虚弱四肢发冷溃烂
查看详情 →
患者18岁,女性。经停5个月,少腹胀痛,精神抑郁,胸痞胁痛,不思饮食。脉细涩,舌澹红,苔薄白。中医诊断为寒凝气滞,血因寒结,瘀阻冲任。病因病机为寒邪侵袭,气滞血瘀,冲任失调。望诊见舌澹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精神抑郁,胸痞胁痛,不思饮食。切诊脉细涩。
血瘀经停5个月少腹胀痛精神抑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乏力口干,右季肋部时有疼痛,大便干结。舌质红绛、苔少,脉弦数。中医诊断为血实,证型为肝经热盛,血瘀蕴毒。病因病机属肝经热盛,血瘀蕴毒。病程未明确提及。
血瘀蕴毒血小板增多症肝经热盛舌红绛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心慌、胸闷反复发作3年,加重1周。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结代。心率不齐,偶有期前收缩。中医辨证为心悸、藏象不和。病因病机为情志不畅,脾胃不和、气血失调。
心悸藏象不和情志不畅脾胃不和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