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0岁,男性,主诉身体疲乏、不欲饮食、肝区隐痛2个月。中医诊断为肝郁脾虚,瘀毒内结。望诊见舌质淡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神疲乏力,腹胀,胃纳差,大便溏,3~4次/日。切诊见脉弦。
大便溏肝癌肝郁脾虚瘀毒内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男性。主诉乏力、精神不振、右胁隐隐不适三年。既往有乙肝小三阳病史,肝功能曾异常。现症见乏力、疲倦、易感冒、食欲不佳、晨起口苦、大便稍溏。舌澹胖有齿痕,苔薄微腻,脉细弦,右关弱。B超示肝内弥漫性病变。辨证为肝郁脾虚,湿毒内侵。四诊见舌象澹胖有齿痕,苔薄微腻,脉细弦。
大便溏肝郁脾虚湿毒内侵乏力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停经4月余,月经初潮12岁,周期紊乱,量中,无痛经。面目虚肿,神疲易困,四肢麻木,大便溏,小便频数。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缓。闭经,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缓。
大便溏闭经脾胃虚弱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经行腹痛2年,得热则舒,经净痛减,月经量中等,色暗红,周期正常。有流产史,腰酸胀,性欲淡漠,带下微黄,体倦乏力,大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滑略数。中医诊断痛经,辨证肝肾亏损,脾虚血滞。四诊见舌淡红,苔薄白,脉滑略数及细,体倦乏力,大便溏。
大便溏痛经肝肾亏损脾虚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心悸,饭后易发,伴头晕、出冷汗、下肢轻度浮肿,晨起吐少量痰,大便溏,日行两次。脉右关沉滑,左沉弱,均有结代;舌正苔薄白。中医诊断为心气不足,兼有脾湿。四诊见舌正苔薄白,脉沉滑、沉弱、结代。
大便溏心气不足脾湿心房颤动
查看详情 →
男,62岁,胃脘胀痛间作3年余,胃脘隐痛且胀,痛时伴灼热感,嘈杂,口干饮水多,神倦,夜眠不佳,大便溏而不实,形瘦神疲,舌质红苔薄净,脉细,中脘轻度压痛,胃阴不足,阴虚生热,胃失濡润,脾之气阴亦虚,健运失职,舌红脉细属气阴不足之象。
大便溏胃阴不足阴虚生热脾之气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2岁。食欲不振6月余,恶心1个月。纳呆,肝脾不调,湿热内蕴,胃失和降。舌黯红,苔黄略腻,脉沉细弦,左关稍滑,右关弱,皮肤轻度黄染,贫血貌。体倦乏力,大便溏,小便黄。胃脘堵闷,两胁肋时有刺痛。慢性胃炎病史。
大便溏纳呆肝脾不调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男性。腹部胀满、乏力,腹水,形如蛙腹,腹部青筋暴露,面色晦黯,下肢浮肿,小便短少,大便溏而欲解不畅,不思饮食,食则腹胀愈甚。舌红润,苔根中腻而燥,脉细微弦,重取无力。中医病名肝硬化腹水,证型正虚邪实,血瘀水饮内积。病因病机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未能及时治疗,加之后天劳倦。
大便溏肝硬化腹水血瘀水饮内积形如蛙腹
查看详情 →
苏某,男,42岁。腰困痛、背胀、头昏、口干1个月余。中医诊断:腰痛,头昏。证属肾阴不足,脾胃虚弱。面色淡黄,舌淡胖有裂纹,苔剥脱,舌下静脉未见充盈。脉沉细。病程1个月余。尿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升高。辨证分析提示肾精亏虚,胃阴不足,脾气亏虚。
大便溏腰痛头昏肾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月经周期、经期规则,经前乳胀,无痛经,有自然流产史。腰酸,四肢畏寒,夜寐多梦、易醒,大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滑胎—脾肾虚弱证。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舌暗红、边有齿痕,脉弦。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脾肾虚弱,气血不足,冲任不固。
大便溏复发性流产脾肾虚弱夜寐多梦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女性。反复皮肤紫斑3个月。皮肤散在瘀点瘀斑,乏力,气短,下肢轻度浮肿,夜尿多,大便黄烂。血小板减少。血证(紫斑),证属气虚不摄,脾肾亏虚。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大便溏血证紫斑气虚不摄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3岁,女性。主诉咳嗽伴胸痛半月余,痰稠不爽,体软乏力,心慌,食欲极差,口干不引饮,头昏,夜尿频,大便时干时溏。舌光润有瘀斑,脉弦细而数。中医诊断肺失清宣,痰阻气机。四诊信息包括舌光润有瘀斑,脉弦细而数。
大便溏咳嗽胸痛痰稠
查看详情 →
20岁男性,臀部疔疮2天,肛门周围肿胀疼痛,纳食健,口干饮少,大便溏,小便少,出汗多,睡眠可。嗜酒吸烟,常食辛辣,长期电焊工作,风餐露宿。左脉弦略紧长,右脉弦略紧,唇暗,舌澹红,苔白腻。二诊脉浮小弦微洪,舌略红,苔白腻。三诊脉洪大,舌质红,苔黄。疔疮属外科疾患,邪热侵袭肌表郁久成疮,中气下陷。
大便溏臀部疔疮肛门肿痛口干饮少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主诉神疲乏力、自汗、口干唇燥、牙龈痛、腰背冷、尿频混浊。中医病名肺结核,证型肺肾气阴两虚,虚火内扰,卫表不固。舌质澹,苔薄白,脉沉弦细。
大便溏肺结核肺肾气阴两虚虚火内扰
查看详情 →
周某,29岁,闭经1年。月经规律,周期28~29天,末次月经2014年10月25日,月经量中,色红,血块少,痛经(-),经前乳房胀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无华,舌暗苔薄白,边有瘀斑,脉弦细。中医诊断闭经,辨证肾虚肝郁血瘀证。B超示子宫内膜薄,宫腔镜未见黏连,性激素六项未见异常。
大便溏闭经肾虚肝郁血瘀腰酸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2岁。主诉咳嗽咯血喘闷胸痛4个月,加重1个月。中医诊断肺积,证型阳虚寒凝,气血凝滞。望诊见面色皖白,舌淡苔白。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咳嗽咯血、胸痛、咳痰、畏寒肢冷、大便溏薄。切诊见脉沉迟。病程4个月,属阳虚寒凝,气血凝滞之证。
大便溏肺积阳虚寒凝气血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女性,幼年哮喘,常因受凉发作。主要症状为气喘憋气,胸部窒息感,喘有哮鸣音,咳痰黏白,畏寒,大便稀溏,腰酸,经行量多,有子宫肌瘤。舌质紫,苔澹黄腻,脉细滑。中医诊断为哮病,证型为肺实肾虚,下寒上热,痰气瘀阻。舌象紫,苔澹黄腻,脉细滑。
大便溏哮病肺实肾虚下寒上热
查看详情 →
男,72岁,多发性脑梗死病史5年,头晕嗜睡、健忘,精神差,嗜睡,面容呆滞,反应迟钝,双下肢沉重乏力,畏寒肢冷,大便溏,舌暗淡,苔滑腻,脉细滑,中医诊断为痴呆,病机属痰瘀阻络,痰湿内蕴。
大便溏多发性脑梗死血管性痴呆痴呆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女性。主诉经行腹痛10余年,加重3月。病程10余年。中医病名痛经,证型脾肾阳虚,寒凝血瘀。望诊面色苍白,舌澹黯,苔薄白。闻诊无特殊。问诊有畏寒、神疲乏力、经前乳胀、腰酸、小腹空坠、小便清长、大便溏。切诊脉弦细。
大便溏痛经脾肾阳虚寒凝血瘀
查看详情 →
右上搭背,病逾旬日,脓泄式微,痛引头巅。脉濡弦数,舌薄白,胃呆神倦。症情险重,正不敌邪。病程逾半月,气阴交亏,胃纳式微,气不摄血,血不化气。脉濡弦无力,脉形濡弦无力,脉形濡数,舌黄右边垢腻,舌白黄映灰。三阴并虚,病毒走阳明,蒸为烂牙疳。睾丸偏胀,便溏头痛,大便溏而色深。阳明之火亢甚,牙疳肿腐,唇有腐潭甚深。余火未清,犹虞纠缠。
大便溏右上搭背气阴交亏毒火湿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