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9岁,男性,反复喘息、胸闷不适10天余。当前症状偶有气短乏力,无胸闷心慌,口中和,纳寐尚可,大便不实。舌澹,苔薄白,脉沉。辨证为哮病,病位在肺、脾,病机为肺脾气虚,复感风寒,触发伏痰,痰阻气逆。
哮喘肺脾气虚痰阻气逆恶风畏寒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主诉哮证间歇性发作,病程自幼起。呼吸急促,喉间痰鸣如曳锯,胸膈气粗,不能平卧,口渴饮冷,痰黄黏稠,畏风发热,头痛多汗。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白细胞总数升高。辨证为痰热壅肺之热哮。肺纹理增粗,未见器质性病变。
哮证痰热壅肺热哮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头痛如裂,恶心,心烦意乱,口大渴,汗大出,急性病容,呼吸气粗,白睛红丝缕缕,体温41℃,苔黄腻,脉濡数。中医病名中暑(阳暑热伤心神)。病因病机为暑热内盛,扰及心神。望诊见急性病容,白睛红丝缕缕,苔黄腻。闻诊见呼吸气粗。问诊见头痛如裂,心烦意乱,口大渴,汗大出,恶心欲吐。切诊见脉濡数。
中暑阳暑热盛头目不清心烦意乱
查看详情 →
14岁男性,定时往来寒热,每日上午10时发冷发热,体若燔炭,烧后出汗,午后6时汗止,全身肌肉疲软作痛,左侧颈项胸胁部尤甚,口淡无味,纳差乏力,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微数,血液化验发现有疟原虫,诊断为感受疟邪,邪伏半表半里之疟疾。
疟疾少阳郁热外邪侵袭
查看详情 →
女,45岁,哮喘病史10年,呼吸急促,喉有痰声,胸闷,张口抬肩,额汗,环口青紫,舌腻苔,脉细弦而数。证属痰气郁阻肺系,气道失利。
哮喘痰气郁阻胸闷咳痰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主诉两足趾阵发性发热、灼痛2年,近半年加重。素患高血压,时有眩晕、头痛、口苦。双足皮肤潮红、微热,压之褪色,局部皮肤轻度指压性水肿,大趾甲增厚变形。舌澹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血痹,病因病机为素体热盛,风寒湿邪入侵肌肤,闭阻经脉,阳气被遏,久而化热,泛及血脉。
红斑性肢痛症血痹肝郁化火足趾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性别女。主诉寒热咳嗽3天。主要症状包括恶寒发热、少汗、头痛体疼、咳嗽剧烈、咯白粘痰夹黄痰、喉痒气急、咳引胸痛、胸膺塞闷、口干欲饮。舌苔薄腻,脉象浮滑。体温38.8℃,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占比84%。中医诊断证属风寒客于肌表,痰浊阻于肺中,肺气失宣。
风寒束表痰浊阻肺肺气失宣寒热郁表
查看详情 →
52岁女性,主诉气力不足、潮热、情绪波动、易哭泣,病程6年。舌质淡白,脉细弱,尺部沉。诊断为血虚、气郁并热痰壅结。
乳腺癌血虚气郁热痰壅结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颈项部疼痛,转侧不利,伴左上肢疼痛麻木,病程2周。颈项部板滞,转侧受限,疼痛放射至左侧肩臂手指,夜间痛甚。查体见颈项部肌僵硬紧张,后枕痛,转侧受限,颈椎两侧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结节,左侧肩胛骨内侧拒按,天宗穴压痛明显,左手握力差。舌质紫暗,舌下络脉粗紫,脉沉细而涩。辨证为肝肾不足,络脉受损,气滞血瘀。
颈项痛气滞血瘀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18岁,女性。发热伴四肢疼痛2月,心悸10余天。面部蝶形红斑,四肢瘀点,暗红色斑疹及斑块,双手呈紫色。舌苔黄燥,舌质较红。脉弦滑而数。热毒炽盛,瘀阻经络。发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心悸,疲乏无力,食纳减少,口干喜冷饮,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月经量少。面部红斑,四肢瘀点,暗红色斑疹及斑块,双手紫色。舌红苔黄燥,脉弦滑数。
系统性红斑狼疮热毒炽盛瘀阻经络肾阴虚
查看详情 →
27岁男性,发冷发热12天。邪伏少阳型疟疾。舌质澹,苔薄黄腻,脉微弦数。精神欠佳,身有微热,体温37.6℃。病因与酗酒后风寒之邪入侵有关。
疟疾邪伏少阳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经绝期出现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心悸心慌、昏厥、腹胀、厌食、胸胁时痛,背部恶寒。形体肥胖,面目微肿,舌体胖质淡苔白,脉弱。中医诊断脾肾两虚、阴阳失调。
经绝期脾肾两虚阴阳失调头晕目眩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患者,主诉痴呆12年。发育迟缓,智能低下,情绪不稳,运动协调差,步态异常,语言表达障碍。体格检查示营养欠佳,面无华,舌澹苔薄,脉细。诊断为痴呆(智力发育不全),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脑髓失养。舌象澹苔薄,脉细。
智力低下先天不足五迟五软肾精不足
查看详情 →
26岁男性,病程8年,主要症状为嵴柱强直,两下肢步履不便,伴有酸痛,逐渐发展至腰部、背部,颈部肌肉强板不适,转侧不便,夜寐欠佳,消化不良,时有腹泻,面色萎黄。舌边有齿痕,苔薄腻,脉细濡。证属脾肾两虚。
脊柱强直脾肾两虚面色萎黄慢性面容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主诉头晕耳鸣,时而眩晕,病程1年余。面色不泽,精神萎靡,舌质红,苔白澹,脉沉紧。诊断为眩晕,辨证为足太阴不足,三阳经气不通,风热缘督脉上行入脑。
眩晕风热上扰肝阳上亢脾虚
查看详情 →
9个月男婴,发热、呕吐、腹泻4日,大便水样。皮肤干燥,舌淡苔薄白,脉沉迟。颈项强直,肝大剑下两公分,脾可触及。中医诊断为慢惊风(脾虚生风)。
慢惊风脾虚生风腹泻呕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主诉咳喘痰多10年,反复发作,近几天加重。咳喘痰多,呼出困难,喉间痰鸣,端坐呼吸,面黄肌瘦,饮食不香,脉沉滑无力。证属本虚标实。中医病名为咳喘。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痰湿阻肺、肺脾肾气虚。舌象未提及,面色黄,脉沉滑无力。症状包括咳喘、痰多、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面黄肌瘦、饮食不香。病程10年,冬季加重。
咳喘痰多肺气肿本虚标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1岁,女性。主诉右眼闭合不全,口角向左侧歪斜。病程10天。中医病名为口眼歪斜,证型为风寒犯络。舌澹红,苔薄白。脉细数。右眼睑闭合不全,右额纹消失,不能做皱眉活动,右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不能做吹哨活动。伸舌居中,四肢活动正常。
面瘫风寒犯络口眼歪斜流泪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男性。主诉每日下午2时许先寒后热,兼发头痛、胸闷、干哕,持续约1小时,汗出热解后乏力、入睡、精神不振、肌肉酸痛、不欲饮食。病程5天。中医诊断疟疾。病因病机为暑湿之邪触犯,久伏少阳膜原,复感风寒引动伏邪,致营卫失和,正邪交争。望诊面色澹黄,舌苔白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寒热、头痛、胸闷、干哕、乏力、肌肉酸痛、不欲饮食。切诊脉弦细而数。
疟疾少阳伏邪暑湿之邪营卫失和
查看详情 →
19岁女性,主诉经期前后小腹疼痛,经行量少色暗有血块,伴面色苍白、唇无血色、汗出头晕、呕吐清水、手足不温、畏冷。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紧。中医诊断为痛经,证型属寒凝血瘀,病因病机为寒邪侵袭,气血运行不畅。
痛经血瘀寒凝脾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