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凝气滞

20岁女性,左下腹绞痛反复发作3周。畏寒怕风,饮食寒凉或受冷则胃痛易作,得温热饮食痛减。嗳气、腹胀、嘈杂不适,中脘灼热,倦怠乏力,面色不华。舌质偏暗,苔白腻,脉细弱。腹痛,证属脾胃虚寒,寒凝气滞。
寒凝气滞腹痛脾胃虚寒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胃气痛、胸胁不舒、胃脘胀满、嗳气频繁、胃部刺痛、畏冷食、冬重夏轻,病程14年。面色晦黄,胃痛隐隐,遇劳则甚,泛吐清水,喜热恶凉,神疲乏力,四肢欠温,食欲缺乏,形体消瘦。舌质澹,舌苔白厚,脉虚滑。诊断为脾阳受损,寒湿停聚,阳气衰微,阴霾弥漫,脾虚不运,胃失和降,寒凝气滞血瘀。
胃痛脾虚寒湿四肢欠温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6岁,女性。主诉月经闭止6个月。病程6个月。中医病名经闭,证型血瘀气滞型。面色微青,舌质紫黯,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涩。精神忧郁,胸胁胀满,少腹胀痛,嗳气太息。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饮食生冷,导致气滞血瘀,经脉阻滞。
经闭情志抑郁血瘀气滞寒凝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男性,主诉胸部刺痛5年余,加重10天。胸中憋闷刺痛,四肢不温,心悸自汗,夜寐不安,腹胀,面色苍灰。舌质紫黯,舌下络脉瘀滞,苔白腻,脉沉涩。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属寒凝心脉、气滞不通。病因病机为寒邪侵袭,心阳不振,气滞血瘀,痰浊阻滞。
胸痹寒凝心脉气滞血瘀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2岁。纳呆、胃脘嘈杂、腹胀满遇冷加重、肠鸣、大便溏、口渴不欲饮、背沉、困倦乏力、烧心、吐酸水。胃下垂中度。苔白,脉弦。
寒凝气滞胃下垂中度脾阳虚胃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6岁。主诉为小便不通,点滴难下。病因明确为外寒内侵,病程较短。舌象、脉象未提及。辨证为外寒内侵所致,病机为寒邪侵袭,肺卫闭郁,肾系经隧挛急。治疗以辛温解表、温散寒邪为主,方用麻黄、桂枝、白芍、细辛、干姜等。病位在下,病机涉及膀胱气化失司。
寒凝气滞癃闭寒邪侵袭肺卫闭郁
查看详情 →
患者胃脘疼痛1个月,饥饿时明显,伴呃逆、烧心泛酸、胃脘胀满。舌质紫暗,苔薄白,脉细涩。上消化道造影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为寒凝气滞血瘀。病因为饮食寒凉,病机为寒凝气滞,瘀血阻络,胃气壅滞,气郁化火。
寒凝气滞胃脘痛血瘀阻络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经行错后,经来腹痛,经色暗红,量多有血块,食少纳差,肢体困倦。不孕症。寒凝气滞,胞宫寒而不能摄精。素体寒,过食生冷,感受寒邪。面色苍白,舌淡,脉沉迟。
不孕症胞宫寒气机瘀脾胃虚
查看详情 →
18岁女性,经行第一天腹痛,病程近年加重,经期正常。痛经,辨证为冲任失调,寒凝气滞。颜面不荣,手足冷,腰膝酸痛,胸闷胁胀,喜热饮,舌质暗,苔白,脉象沉弦。
痛经肝郁气滞寒凝冲任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心前区发闷、憋气、喜长叹,伴阵发性心前区疼痛,向左腋下放射,出汗,不能活动,病程自1986年开始,逐渐加重。形体较胖,面色略皖白,语言低微,手心微汗,脉细弦略滑,舌薄白质澹略暗。证属气虚,阳虚,寒凝气滞,痰浊内生,血脉瘀阻。中医病名属心痹。病因病机为气虚不运致血脉瘀滞,心阳不振,脾阳不运致寒凝血瘀,痰浊内生。
冠心病气虚阳虚痰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男性,脾胃素虚,主诉肠鸣泄泻4月,伴胃胀满、纳差食减、神疲乏力。症见肠鸣如雷,腹痛夜间加重,大便稀溏日3~4次,面色萎黄,神情倦怠,头重形体消瘦,食后胸胁脘腹胀满恶心欲呕。舌澹红,苔白腻,脉沉细。病属肠鸣泄泻,辨证为脾胃阳虚,寒凝气滞,升降失常。
寒凝气滞泄泻脾胃阳虚升降失常
查看详情 →
男,59岁,颈项部不适,左肩臂痛、麻木,头痛3年,近2个月加重。颈4~6椎体压痛,左肩胛压痛,头部转侧诱发头痛、眩晕、恶心。左手握力差,遇寒痛甚。舌澹,苔薄白,脉弦细。肝肾不足,寒凝气滞,颈络瘀阻。
寒凝气滞颈项部不适左肩臂麻木头痛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胃脘疼痛,呕吐酸水,夹杂咖啡色物,大便四日未解,心烦口苦,不进饮食。中医病名胃脘痛,证型肝火郁于胃中,病机火邪伤及阴络。望诊舌苔黄厚而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胃脘疼痛、呕吐、便秘、心烦、口苦,切诊脉象弦滑而大。
寒凝气滞胃脘痛肝火郁结胃气失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4个月,主诉腹痛3天。腹痛食冷饮后加重,喜温喜按,自利不渴,畏寒肢冷,不欲饮食,寐欠安。中医诊断为腹痛,证属脾胃虚寒证。病因病机为小儿脏腑娇嫩,脾阳受损,阳虚失运,寒凝气滞。舌苔脉象未详述。
腹痛脾胃虚寒畏寒肢冷食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女性。主诉结婚十年不妊。月经周期不规律,经期腹痛剧烈,经色紫黑有瘀块,经后白带量多。体质虚弱羸瘦,脉沉迟而弦,苔薄白。中医诊断为不妊,病因为子宫寒冷、胞络滞塞、寒凝气滞、血脉不通。舌象薄白,脉象沉迟而弦。病程十年,经期症状明显,白带异常,经色紫黑有瘀块。
寒凝气滞不妊症子宫寒冷痛经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73岁。主诉心前区闷痛不适,伴心慌气促,汗出,持续10多分钟无缓解。病程反复,遇寒冷或劳累后复发。舌黯红,苔灰色,脉涩。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证属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寒邪入侵,久则气血耗伤,进食冷物引发寒凝气滞,胸阳痹阻,气机壅滞,不通则痛。
寒凝气滞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胸阳痹阻
查看详情 →
皮肤病 风湿证 病程急性 红斑水肿 瘙痒无度 丘疹水疱 糜烂渗出 抓痕血痂 舌苔薄白 脉浮数或浮缓 风热或风寒 血热发斑 红斑出血斑 热在气分 潮红水肿 灼热瘙痒 红斑丘疹 水疱 出血斑 血瘀气滞 慢性肥厚角化 斑块 有形肿物 寒凝气滞 四肢厥冷 皮肤冷硬 疮疡破溃久不收口 舌质澹 苔薄白 脉沉细 脾虚湿盛 水疱 糜烂 水肿 渗出 舌质澹 舌体胖大边有齿痕 脉沉缓或弦滑 毒热过盛 皮肤潮红 肿胀 疼痛 脓疱 发热恶寒 大便燥结 口干渴思冷饮 肝肾不足 面容憔悴 虚烦不眠 骨蒸潮热 腰膝酸软 舌红少苔 脉细无力 气血虚衰 久病耗伤 慢性皮肤病久治不愈
寒凝气滞皮肤病风痒湿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诉上腹部疼痛,餐后半小时发作,持续2小时,伴烧心泛酸、嘈杂嗳气、食后胀满。病程较长,体重下降。中医病名为胃痛,证属寒湿内停,脾胃失和。舌澹胖苔白厚,脉细弦。面色晦暗,精神不振。
胃溃疡寒湿内停脾胃失和胃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1岁,女性。主诉胃脘及胁痛10余年。胃脘隐痛时作,痛及两肋,伴有呕吐清水,咽喉疼痛,咳嗽痰黄黏,食欲不振,睡眠梦多,大便干,小便黄,月经量少色黑。舌质暗红,胖大有齿痕,苔白,脉虚弦。中医病名胃脘痛,证型脾虚不运,气血阻滞。病因病机为脾虚不运,气血阻滞,虚火上炎。
寒凝气滞慢性胃炎胃气逆上中阳不振
查看详情 →
男,40岁,胃痛14年,夏季轻,冬季重,胃腹饱满,嗳腐吞酸,嗝气连连,气逆不降,食则胀满,彻夜难眠。舌质澹,苔白腻,脉沉细无力。脾肾阳虚,寒凝气滞。脾阳不振,气机不畅,食欲缺乏,胃腹胀满,大便溏薄,呃逆不止,肾气不固。
寒凝气滞胃痛脾肾阳虚食欲缺乏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