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9岁,男性。主诉萎缩性胃炎3年,气短乏力,食少,夜间呃逆,烦热懊恼,渴喜冷饮,小便短黄。心悸,夜寐梦多,近半月不寐加重。中医病名萎缩性胃炎,证型心胃阴虚。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气短乏力、食少、呃逆、烦热、渴喜冷饮、小便短黄、心悸、夜寐梦多、不寐。切诊未提及。
心悸小便短少萎缩性胃炎心胃阴虚
查看详情 →
63岁女性,颜面浮肿,头晕,怕冷20余年,面色萎黄,容颜憔悴,心悸心慌,疲乏无力,小便短少。舌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肾阳虚损,水湿停留。病程20年,病因病机为肾阳受损,水湿停留,脾运失健。
心悸心慌小便短少颜面浮肿肾阳虚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男性。主诉下肢浮肿伴心悸、气喘,病程5年,近半年加重。面色晦暗,唇舌青紫,舌苔白滑,脉沉迟。中医诊断为心肾阳虚,水湿内停,寒饮射肺,血脉瘀阻。
心悸小便短少高血压心脏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老年,性别女。主诉左髋关节骨折后出现排尿困难、尿痛、尿液混浊。病程40天。中医诊断下焦蓄水兼痰饮上逆证。望诊面色苍白,舌澹胖苔薄白。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头晕、头痛、口渴思饮、饮后呕吐、大便秘结、神志不清、妄言谵语。切诊脉濡细,血压80/50mmHg。
小便短少下焦蓄水痰饮上逆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咳喘多年,入冬尤甚,因感寒饮冷诱发,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症状包括恶寒、身热、咳逆喘促、倚息不能平卧、咯白色粘痰夹泡沫、胸闷、心悸、口燥咽干。舌红苔薄黄。心电图示电轴偏右,肺型P波,右心室肥厚。辨证为肺肾不足,心气亦虚,外感新邪,痰热盛,虚实并见。二诊见心悸、胸闷、气不接续、下肢浮肿、小便短少,辨证为肺肾亏虚,心气不足,脾土虚。三诊症状悉平。按语提及肺源性心脏病与肺、心、脾、肾相关,正气虚易受外邪侵袭。
心悸小便短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查看详情 →
男,75岁,头晕,频繁呕吐痰涎,口角左歪,面色苍白,心悸汗出,双下肢水肿,小便短少,大便干结,高血压病史17年,冠心病10年,血压22.7/12.7kPa,布鲁金斯基征阴性,巴彬斯基征左侧阳性,右侧阴性,头颅螺旋CT示双侧基底节区多发性腔隙性梗死,中医诊断中风之中经络,痰湿阻窍型,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心悸汗出小便短少中风之中经络痰湿阻窍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心悸气短,胸闷刺痛,头晕神疲,全身浮肿,形寒肢冷,心前区憋闷刺痛,小便短少,病程6年余。心阳不足,血脉阻滞。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痕,脉沉迟。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2次/分钟。
心悸气短小便短少心阳不足血脉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7岁,男性。主诉风心病复发。主要症状包括心悸、自汗、胸闷、气喘、咳嗽、痰多、面浮跗肿、四肢不温、小便短少、纳差便溏。舌象澹苔薄,脉象濡小而滑。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心脾阳虚,痰湿内阻,肺气失宣。病因病机为脾失运化,阳虚不能化水,水邪内停,上凌于心,气机不利,湿痰犯肺。望诊见面色苍黄,舌象澹红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症状描述及病史。切诊脉象濡细滑。
小便短少心悸风心病心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女性。颜面全身浮肿,下肢为甚,胸闷气促,不能平卧,动则加重,时发心悸怔忡,四肢清冷,纳呆便难,小便短少。脉象沉缓,舌澹色紫,苔薄白润。中医诊断为心阳不振,脾虚水泛,气滞血瘀。
心悸怔忡小便短少心阳不振脾虚水泛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胸闷、心前区刺痛,含服硝酸甘油可稍缓解,心悸气短,平地步行即感心累,面足浮肿,小便短少,大便溏,饮食少味,时有晕眩,手足麻木,口渴不欲饮。舌质澹胖苔白润,脉细涩而参伍不调,夹杂屋漏之象。辨证为气虚血瘀、心阳不振,夹杂水湿浸渍。
心悸气短小便短少冠心病心绞痛
查看详情 →
男,86岁。反复咳喘、双下肢水肿10余年,全身水肿,颜面及下肢尤甚,恶寒,胸闷、心悸,腹胀,小便短少、色清,大便不畅,步履迟缓,极度疲惫,语音低微,面色晦暗,唇发绀。心阳虚衰,水湿内停。面色晦暗,唇发绀,舌淡胖有齿痕,脉沉迟。
心悸小便短少心阳虚衰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主要症状为感冒1个月,低热不解,心悸、气短、浮肿,心烦易怒、眩晕、口苦、咽干,恶心欲呕,胸闷腹胀,腹泻清稀,小便短少。面色皖白,颜面及四肢浮肿,舌苔深黄厚滑腻,舌质微红,脉疾促甚,歇止频繁,细弱无力而濡。中医诊断为少阳三焦湿热塞滞,心脾虚极。病机为少阳三焦湿热塞滞,心脾虚极。病因素体正气不足,复感温热邪毒。
心悸小便短少感冒低热
查看详情 →
患者76岁,女性。主诉咳喘反复发作30余年,复发并加重半月。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余年。刻下症状包括喘憋胸闷、气短懒言、心悸痛、夜不能卧、咳轻痰少、口苦喜饮、食欲不振、耳鸣耳聋、夜间四肢肌肉抽动、疲乏无力、大便干、小便短少。舌干红无苔,脉沉涩结代。面色晦暗无光泽,喘息不止,张口抬肩,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双肺喘鸣音及肺底细湿啰音,心音强弱不一,心律不齐,双下肢轻度浮肿。中医诊断为肺肾阴虚,痰涎壅盛。
心悸痛小便短少慢性支气管炎双下肺感染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心悸、乏力、气短促、胸部隐痛、畏寒、四肢厥冷、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寐差、小便短少。面色澹白,少神,舌澹胖,苔水滑,舌边有齿痕,脉沉细微。中医病名少阴病,证型为阳气式微、气虚血瘀、浊水停滞,证从寒化。
心悸小便短少扩张型心肌病少阴寒化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男性。主诉糖尿病史11年,倦怠乏力,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小便短少,双下肢浮肿。糖尿病肾病。证型肾虚血淤,肾阴亏虚,淤血阻络。舌质黯红,有淤斑,苔白,脉沉细。复诊时舌质紫黯,脉沉细涩。
小便短少心悸阵作糖尿病肾病肾虚血淤
查看详情 →
女,26岁,心悸、胸闷、气短二年余,加剧半月。心痹病,气阳两虚,饮瘀内阻。口唇紫绀,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心律绝对不整,心尖区及主动脉瓣听诊区有杂音,双下肢轻度浮肿。舌质红,苔薄白,脉结、代。
心悸小便短少心痹病气阳两虚
查看详情 →
女,51岁,主诉高热稽留二十余日,心悸不宁,头晕气短,倦怠纳差,小便短少,形寒肢冷。面色灰滞,舌质淡胖、苔白润,六脉沉细,便溏薄。中医诊断湿伤肾阳,气化失职。病机为湿胜阳微,肾水凌心。
心悸不宁小便短少高热稽留头晕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心前区憋闷、隐痛,病程自1994年春起。中医病名属胸痹,证型为气虚血瘀,心阳不振,夹痰瘀及水湿浸渍。望诊见面白浮肿,唇色浅紫,两足轻度浮肿。舌质澹胖,苔白润。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悸气短,面足浮肿,小便短少,大便溏,饮食少味,眩晕、手足麻木,口渴不欲饮。切诊见脉细涩而参伍不调,夹杂屋漏象。
心悸气短小便短少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56岁女性,颜面四肢浮肿半年,心悸胸闷气短,躁热汗出,足冷,大便不畅,小便短少。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缓。中医病名为水肿,证型属心气不足,阴不敛阳,病机为肾阳不足。
心悸自汗小便短少四肢浮肿肢冷
查看详情 →
56岁女性,胸闷、气短、心悸1年,口唇紫暗,活动时加重,腰膝冷痛,小便短少。面色晦暗,双下肢略肿,舌质黯,苔白,脉双尺沉弦。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心阳不足、痰瘀互阻。
小便短少胸痹心阳不足痰瘀互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