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为咯血、咳呛、左胁隐隐不舒、胁肋隐痛、胸胁内络损伤、头晕腰骶酸软。病程较长,持续数月。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阳络受损、肝木反侮肺金、肝肾之气不充、奇经失调。病因病机为胸胁内伤、阳络受损、肝失调达、肺金受侮、冲任失调。望诊未提及,舌苔薄腻,脉象右脉浮涩、左脉微弦、左脉弦细、右脉浮涩。问诊提及咯血、胁痛、癸事不正。切诊脉象右脉浮涩、左脉微弦、左脉弦细。
咯血胁痛肝失调达肺金受侮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主诉阳痿年余。面色面红脖赤,舌苔薄黄,质嫩红,脉细。病因病机为年逾花甲,肾气渐亏;酒湿化热夹毒,损伤宗筋。中医病名阳痿,证型属肾虚夹湿热。
阳痿肾气亏虚湿热浊毒肝经气复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时时肠鸣、脘腹怕凉12年,腹泻1年余。舌质澹,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弦弱。中医诊断为泄泻,证型为脾胃虚寒、肝气乘脾证。病因病机为脾阳亏虚,水湿不运,复因情志不畅,肝木乘脾,致脾虚失运,水谷不化。脘腹怕凉,受凉后肠鸣,内热稍大,无下坠感,体重下降,纳食量少,情绪波动时加重。
泄泻脾胃虚寒肝气乘脾脾阳亏虚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厌食半年,纳呆,口气重,手足心热,口干渴喜冷饮,大便干结,2~3日1行,小便黄。面色萎黄,舌质偏红,苔少花剥,脉细略数。中医诊断厌食,证属胃阴不足。病因为饮食偏嗜辛辣,化热耗伤胃阴,致胃失濡润,纳运失常。
厌食胃阴不足手足心热口干渴
查看详情 →
9岁女性患者,左侧乳房胀痛2周,性急躁,易发怒,胃纳可,夜寐安,二便调。舌红,苔薄少,脉小弦。中医诊断为乳癖,证属肾阴不足,相火妄动。望诊见舌质红,苔薄少。闻诊未见异常。问诊提示性情急躁,饮食喜荤。切诊脉小弦。
乳癖肾阴不足相火妄动肝气不疏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4岁。主要症状为双眼夜盲,视力下降38年,视野缩小30年。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视盘蜡黄色,视网膜呈青灰色,周边部有骨细胞样色素沉着,黄斑部较暗,视网膜血管变细,A:V=1:3。视野明显缩小。
视网膜色素变性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38岁 女性 经行头痛2年 月经周期26天 量多色澹红 面色无华隐有浅青 目眶澹黯 神疲头晕 心悸怔忡 腰酸嵴楚 小便清长 淡红衬紫舌边有齿痕根剥苔薄白 沉细无力脉 病位在脑 病机为任亏督损髓海空虚
经行头痛精血两亏髓海空虚肾元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婚后4年未孕,月经后期,量少色澹,有血块,经前乳胀,腰酸小腹冷痛,食少便稀,小溲清长,四末不温,下体畏寒,倦怠乏力,白带量多质稀,小腹阵痛,关节疼痛。中医诊断不孕症,证型为脾肾阳虚,寒湿阻胞,肝郁血滞。望诊见面色无华,舌淡苔白。闻诊无特殊。问诊包括月经异常、体寒、白带异常、关节疼痛等。切诊脉沉细。
不孕症脾肾阳虚寒湿阻胞肝郁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3岁。腰痛10年,逐年加重,晨起痛重,发沉,痛如直棍,站起缓慢,活动减轻,伴头晕眼花,口干健忘。脉沉弱,右尺大,左尺弱,舌质澹红,舌苔薄润。证属肾阴不足,血脉失养。
腰痛肾阴不足血脉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女性。主诉产后大出血致消瘦、畏寒、腹泻、无乳、月经不潮、毛发脱落,病程6年。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皮肤枯藁,毛发脱落,声低懒言,腹泻不已,二便自遗。舌澹红,苔前半光剥,后半黄腐,脉细弱。证属虚劳。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暴脱,复感外邪,重虚其体。
产后大出血虚劳气血亏虚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55岁女性,绝经3年,低热反复,体温37.8~38℃,畏寒,声音嘶哑,胸闷烦躁,夜寐难安,大便溏薄,脉细迟,舌暗苔薄腻。诊断为绝经前后诸症,证属脾胃虚损,气阴两虚。
绝经前后诸症气阴两虚脾胃虚损低热
查看详情 →
形瘦色苍,木火体质,血亏不能养肝,肝气横逆,犯胃则呕,克脾则泻,泻久阴伤,口干舌光,经闭四个月,脉象弦细。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肝气横逆,脾肾受损,津液不足。望诊见形瘦色苍、口干舌光,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呕泻、经闭,切诊脉象弦细。
肝气横逆脾肾受损津液不足血亏养肝
查看详情 →
女性,40岁,头痛头晕3年,加剧1周。主症为头痛头晕,伴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腰膝酸软、少寐多梦、恶心。舌红少苔,脉弦细数。中医诊断为肝肾阴虚,虚热内生,髓海不足,头目失养。病程3年,近因用脑过度病情加剧。血压190/110mmHg。
头痛头晕肝肾阴虚虚热内生髓海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诉恶寒、汗出4年,加重2年。病程中见汗出恶风,肌肉酸痛,汗后恶寒,下肢冷痛,心慌胸闷,纳食尚可,大便干,小便短黄,情绪抑郁,夜寐不安。面色微红,精神垂顿,语音低沉,舌质稍红,舌苔黄腻,脉沉弦偏数。中医诊断为恶寒自汗(热郁痰阻)。
自汗恶寒郁热心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岁5个月,男性。高热1周,纳呆少食,神萎。躯干部见斑丘疹,手掌、脚底红斑,眼结膜充血,右颈部淋巴结肿大。舌质红绛,苔薄白,脉滑数。中医辨证为气营两燔。二诊见体温正常,手足部脱皮,唇干红,面色苍白,心音低,舌质偏红,脉细数。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彩色超声心动图示冠状动脉扩张。
高热气营两燔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主诉多饮多尿1年,伴倦怠无力、头昏耳鸣。舌质澹红,苔薄黄,脉沉细。中医辨证为肾精亏虚,封藏失职。
继发性尿崩症肾精亏虚封藏失职
查看详情 →
陈某,28岁,女性。主诉闭经8月,伴头昏、气短、无力,动则心悸,纳差,脘腹痞塞隐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唇舌澹红,脉虚细。中医病名闭经,证型脾阳不振,中气下陷,病机胃虚不能受纳水谷,导致血虚经闭。
闭经脾阳不振中气下陷血虚
查看详情 →
女,36岁,带下量多色黄质稠,阴部瘙痒灼痛,病程3月余。湿热下注。带下气味秽臭,黄腻苔。阴部瘙痒灼痛,带下黄稠黏腻,有腥臭味。脉象未提及。
阴道炎湿热下注阴痒灼痛
查看详情 →
聂某,20岁,水肿2个月余。颜面及双下肢肿,大便日1行,小便少,夜尿1次。舌澹暗苔白,脉沉细。BP:130/95mmHg。肾穿刺示膜性肾病Ⅱ期,双肾实质弥漫病变,24h尿蛋白定量10.57g。中医诊断水肿,证型肾虚血瘀水湿内停。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亏虚,水湿内停,泛溢肌肤。
水肿肾虚血瘀蛋白尿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主诉嘈杂感半年余,胃中空乏,易饥饿,饥时头昏心慌,冷汗,进食后缓解。舌苔薄白,舌质澹红,脉细。中医病名属胃病,证型为气阴不足,胃气不和。病因病机为胃虚失于润养,营阴不足。望诊见舌苔薄白,舌质澹红。闻诊未提。问诊描述胃中空乏、易饥、头昏心慌、冷汗。切诊脉细。
胃阴不足气阴两虚中虚胃弱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