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50岁。腹部胀满,如孕4月,四肢瘦削,双下肢乏力,面色黧黑,精神欠佳,纳食一般,夜寐尚安。肝炎后肝硬化乙型失代偿期。舌质红,舌苔薄,舌下脉络迂曲,脉弦细。
肝硬化腹水脾切除术面色黧黑
查看详情 →
患者18岁,男性。首次发作时间2年前,发作时突然昏倒,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两手握拳,醒后疲倦头痛。平时症状为蹲起头晕,手心热,唇黯红,舌显红,脉沉弦。中医病名癫痫,证型为痰瘀阻滞,肝风内动,后转为肝经郁热,风痰上扰,痰瘀阻窍。望诊见舌显红,唇黯红,舌暗质胖大苔水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发作症状及平时症状。切诊见脉沉弦、脉弦、脉沉缓。
癫痫痰瘀阻滞肝风内动肝经郁热
查看详情 →
45岁男性,头昏胀痛,枕项掣痛,手足轻肿,胸闷心悸气短,纳好,便烂日二行,早醒难再寐。舌澹紫暗苔黄腻,脉弦滑。血压160/100mmHg。中医病名属眩晕,证型为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肝阳上扰,痰湿内蕴。望诊见舌澹紫暗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昏胀痛、胸闷心悸、早醒等,切诊脉弦滑。
高血压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女性,37岁,病程半年余,主要症状为四肢怕冷、两足麻木、烧灼样刺痛、皮肤潮红,休息时抬高足部或浸凉水可缓解,夜间盖被亦诱发症状,不发作时仍有轻度麻木疼痛。舌淡,脉沉细。证属脾肾两虚,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客于足部经脉,致血瘀、营卫不和,不通则痛。
脾肾两虚气血不足风寒湿邪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支气管扩张史三十余年,反复咳喘咯血10年,加重半年。咳嗽,痰绿量多,偶有血丝,胸痛,喘息,气短,口干黏,怕冷。舌暗,苔黄腻,脉细弦。病程长,症状反复,咳喘咯血,痰多色黄绿,舌暗苔黄腻,脉细弦。
支气管扩张咳血肺热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56岁女性,头痛,后枕骨为甚,逐渐加重,昏迷,血压190/120毫米汞柱,神志不清,头项有抵抗,克氏征阳性,脑嵴液呈血性,放置3小时仍不凝固,舌质红赤,舌苔色黄,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血热上行,瘀阻经络,风痰夹瘀入络,右半身不遂,面目红赤,口渴心烦,头眩头重
高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男,51岁,支气管哮喘病史20年,每年秋冬季发作,一年大发作2-3次,偶有咳嗽咯痰,咯吐少量白色稀痰,受凉后偶发胸闷,平素畏风、怕冷,喜食热饮。肺肾气虚、寒痰内伏。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
支气管哮喘肺肾气虚寒痰内伏咳嗽咯痰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5岁。主诉气喘,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不能平卧,胸膈满闷如塞,咳痰,面色晦暗,唇绀。舌苔白腻,脉弦紧。中医辨证为风寒外束,痰浊阻肺,肺气郁闭,宣降失司。
气喘喉鸣胸闷痰浊阻肺
查看详情 →
男,23岁,喘病史四年多。气息短促,胸闷作窒,心慌不安,唇紫,面色少华,形体偏瘦,舌质紫,苔薄白,脉细数而沉。肺肾两虚兼固摄无权,肺络阻瘀,血脉气道失畅。
喘病史四年多肺肾两虚固摄无权肺络阻瘀
查看详情 →
男,34岁,哮喘反复发作4年余,近1个月频繁发作。喉中作水鸣声,痰鸣喘咳,气急,咳黄色黏痰,胸部闷痛,咽干作痒,口干,烦热,面赤,自汗,口唇、指端微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辨证为痰热壅肺,肺失清肃。二诊时哮喘减轻,痰易咳出,仍有干咳,咳痰质黏,咽干,唇红,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为痰热郁蒸,耗伤阴津。
哮喘痰热壅肺肺失清肃痰热郁蒸
查看详情 →
20岁女性,主诉白发根根,病程5年,伴脱发、发梢变黄、纳少、多梦。面色少华,舌黯红苔白,脉涩。经来腹痛量少。中医诊断少年白发,证属肾虚血瘀。望诊面色少华,舌黯红苔白。闻诊未提。问诊见纳少、多梦、经来腹痛量少。切诊脉涩。
少年白发肾虚血瘀
查看详情 →
4岁男性,主诉外感发热引发腮腺炎并发喉炎。咽喉红肿、高度充血、疼痛、吞咽困难,腮部红肿、发热、疼痛,开合不遂、嚼物困难、烦躁哭闹、食欲缺乏。脉数而有力,舌质红,苔薄腻,小便发黄。证型为风火袭肺,内传阳明,热毒内蕴,郁结不散。
腮腺炎喉炎风火袭肺热毒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3岁。主诉右足趾麻木、发紫、疼痛、灼热感,破溃流脓,面部红赤,食纳欠香。舌质暗红,舌苔厚腻,脉小滑。诊断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舌质紫,苔薄腻澹黄,脉小弦滑。苔黄腻,脉弦滑。面部红赤,肌肤瘙痒,口干,尿黄排出不畅,口干发黏。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瘀热相搏肝肾亏虚血瘀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病程半年余。主诉两腿沉重疼痛,酸困无力,局部肿胀发热,两脚及睾丸麻木抽痛,夜间症状加重。面色通红,形体肥胖,舌红苔白腻,脉滑数。体征见两腿后部大筋抽痛,局部红肿拒按,喜饮酒。诊断为湿热流注,病因病机为血热湿气滞血凝,脉络阻塞。
坐骨神经痛湿热流注血热湿气
查看详情 →
吴某,50岁。两手肿胀僵硬、针刺样疼痛、皮下隐有水疱、手心灼热、瘙痒不着。病程自1983年起,每年春季发作。舌质红、苔薄黄腻,脉细。证属肝肾不足,血热生风。
鹅掌风肝肾不足血热生风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反复胸痛2月余。中医诊断为真心痛。主要症状为胸痛时作,颈板,寐易醒,大便日行一次。舌澹红,苔薄白,脉细弦。证属胸阳不振,肝血不足,心血瘀阻。
真心痛胸阳不振肝血不足心血瘀阻
查看详情 →
夏某,女,66岁。突发左侧肢体偏瘫,语言不利,持续一周。神志清楚,形体较胖。左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口角歪斜,流涎,纳呆,小便通利,大便艰行。舌微红,苔黄腻,脉弦滑。血压170/100mmHg。CT提示脑血栓形成。中医诊断中风,证属肝风痰热型。病因病机为痰湿素盛,郁于中焦,久而化热,流串经络,致肢体瘫痪。
中风肝风痰热痰湿内盛津液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7岁,男性。主诉包括行动不便、右侧肢体跛行、言语不利、全身乏力、头重麻木、有少量痰涎。病程自2002年4月22日首次就诊起,持续约3年。中医病名属中风后遗症。证型包括气虚血瘀夹痰浊阻滞清阳、肝肾不足髓海空虚、气虚血瘀髓海不足、气虚血瘀肝肾不足、痰瘀阻窍清阳不升、痰瘀阻络。舌象表现为舌胖大暗红、舌澹胖苔薄、舌澹胖紫暗、舌澹胖稍暗、舌澹胖嫩稍暗、舌胖大水滑。脉象为脉沉细弦、脉沉细稍缓、脉沉细小弦、脉沉细缓、脉沉细稍缓、脉沉细小弦。病机涉及气虚血瘀、痰浊阻滞、肝肾不足、髓海空虚、清阳不升。
脑梗死气虚血瘀肝肾不足髓海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3岁,男性。主诉头痛、左侧瞳孔放大、眼睑下垂、复视、恶心呕吐。病程约2个月。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初诊为风痰瘀阻,二诊为痰郁化热、阴液耗伤,三诊为肝肾亏虚、阴不涵阳。望诊见面色少华、舌质红、苔黄薄腻或黄腻、有裂纹。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神疲乏力、口干、畏光、耳鸣。切诊见脉细滑或细。
脑脊索瘤风痰瘀阻肝肾亏虚阴不涵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男性。主诉头昏眼糊,四肢颤抖不能自主,步履不稳,右肩背麻木。病程两年。中医病名属帕金森氏综合征。证型为虚瘀互结。病因病机为年老体衰,气血不足,瘀阻经络。舌象苔薄白,舌质暗红,舌体胖大。脉弦硬。
高血压虚证瘀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