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脾虚湿困

女,49岁,腹部胀满4月余,情绪影响加剧,胸闷气短,食纳差,口干舌燥,大便干,小便少。腹部胀大隆起,腹围100cm,移动性浊音阳性,双肺哮鸣音。舌红、苔薄,脉弦细。肝脾不和,湿浊阻滞。
脾虚湿困神经官能症肝脾不和湿浊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易疲倦、头晕、少寐、白日发困、便溏、畏冷、左颊内侧口腔溃疡、脱发。病程8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舌澹红苔薄稍黏,脉沉细。舌澹红有齿痕,苔薄。舌澹红苔薄白,舌有齿痕。
脾虚湿困白细胞减少症气血两虚肾精亏虚
查看详情 →
女,29岁。月经后期5年,未避孕未孕3年。月经量少,色黯,夹血块。体质量增加,胸闷呕恶,喉间有痰,困倦乏力,白带多。形体稍肥胖,腰膝酸软,纳眠一般。舌黯淡苔白,脉沉。中医诊断为不孕病,月经后期,证属肾虚血瘀,痰湿内阻。
脾虚湿困月经后期不孕病肾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李某,男,30岁。肝胆病,食不甘味,面色欠华,口干而涩,大便每日一行,小溲不浑。肝功能及超声波检查未见明显改善。胁不疼,不厌油食。舌象未提,脉细弦。中医病名属肝病,证型属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兼有湿热。望诊见面色欠华,闻诊无特殊,问诊见食不甘味、口干而涩,切诊脉细弦。
脾虚湿困乙型肝炎肝气郁结肝阴不足
查看详情 →
24岁男性,身目颜面深黄,口干唇裂,饮食难行,神昏谵语,大便干臭,小便短赤,身热腹水,舌红绛苔黄厚燥,脉滑数。邪热内燔、毒滞血分、心神被扰之急黄。面色深黄,舌质红绛,苔黄厚而燥,脉滑数。
脾虚湿困急黄肝火上炎毒滞血分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男性。主诉双耳流脓反复发作4年余。病程较长。中医病名慢脓耳,证型湿困耳窍,瘀毒滞留证。病因病机为脾气虚弱,湿浊内生,邪毒滞留。舌质淡略胖,苔白腻。脉缓弱。双耳鼓膜大部分消失,鼓室黯红,外耳道有黏浊脓液,X线片示双侧乳突不清晰,纯音听阈测听示双耳传导性聋。
脾虚湿困慢脓耳瘀毒滞留听力下降
查看详情 →
21岁女性,月经失调,周期1至3个月,量少色淡,经期少腹作痛,昏倒冷汗,情绪不宁,急躁欲哭,纳差少寐,大便干结。舌质红苔淡黄腻,脉沉迟。病后血虚肝郁,阳气亢逆。舌红苔黄腻,脉沉细。经期腰酸头痛面浮,胃纳差,大便干结。舌苔灰黄垢腻,脉左沉细,右细弦。舌苔薄黄腻,脉沉细微滑。舌苔澹黄腻有刺,脉沉细滑。
脾虚湿困月经失调血虚肝郁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女性。主诉目黄、尿黄伴右上腹不适两年。病程两年。中医诊断黄疸、阴黄。证属脾虚血亏型。望诊面目及肌肤发黄,舌澹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有乏力、纳差、口苦、心悸气短、便溏。切诊脉濡细。肝功能异常,B超示肝硬化,胆囊壁增厚。
肝炎后肝硬化黄疸阴黄脾虚血亏
查看详情 →
女,70岁。双腿片状红疹,色深红,痒,遇风凉则加重,得温减轻,春季多发。面色黄中透红,唇赤,手心红,形瘦,性躁,喜食水果,晨起口干,汗少,思虑重,易上火,喜饮凉水,纳少知饥,大便干,小便黄,尿频尿急,眠艰。脉小弦,舌红,苔薄,胖大舌。病程十余年。中医病名:皮疹。证型:湿热蕴结。病因病机:外感风湿热邪,内蕴湿热,郁于肌肤。望诊:面色黄中透红,舌红,胖大舌。闻诊:无特殊气味。问诊:口干,汗少,思虑重,喜饮凉水,大便干,小便黄。切诊:脉小弦。
脾虚湿困血燥肤痒风邪郁表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男,38岁,反复右胁疼痛13年,腹胀、尿少2个月。慢性活动性肝炎13年,肝硬化。腹大胀满,足跗水肿,面色萎黄无华,巩膜黄染,皮肤紫斑。舌质淡暗,舌苔白腻。脉细无力。阴血久伤,损及阳气,导致阴寒内盛,并瘀血湿毒留恋。
脾虚湿困肝硬化腹水脾大
查看详情 →
3.5岁男童,全身皮疹伴瘙痒两年余,皮疹随年龄增加不轻反重,饮食受限,几乎未进食蛋白质。面色萎黄,身形瘦小,全身散在红斑、丘疹,部分融合,表面溃破流脓,双手严重,指甲增厚变形,舌暗红,苔薄黄腻,脉濡数。诊断为湿疹。
脾虚湿困湿疹心火旺风盛湿重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双膝关节疼痛、红肿发热,累及双踝、腕关节,病程1个月。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属湿热之邪入侵,痹阻关节经络。望诊见面色无华,舌红,苔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口干喜冷饮,食少纳呆,大便溏,排便不爽,乏力,动则心悸气短。切诊见脉滑数。
脾虚湿困风湿热痹湿热内蕴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男性。胃脘胀满,呃逆不止,肠鸣,不思饮食,口臭,大便干燥,小便黄。病程5年。中医病名痰饮、结胸,证型痰湿阻滞中焦。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无华,舌苔黄厚腻,舌质红,脉沉细滑。
脾虚湿困慢性浅表性胃炎痰湿阻滞中焦饮停心下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男性。主诉颜面及下肢水肿半年,加重1个月。病程半年。中医病名肾病综合征,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舌质暗红,舌体胖嫩,苔薄微黄,后转为红,胖嫩,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脉弦数。
脾虚湿困肾病综合征肝肾阴虚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3岁,女性。反复腹泻,畏寒肢冷,皮肤瘙痒,右下肢麻木、疼痛,呕恶泛酸,口苦,夜寐不安。舌质淡、苔少,脉细缓。中医诊断为虚劳病,证属气阳亏虚、毒邪内阻。舌淡红、苔薄黄,脉细。舌质淡、苔薄,脉细。
脾虚湿困尿毒症低分化癌肾气衰惫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男性。心悸8年,烘热多汗1年。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0.7cm。胸闷心悸倦怠,精神易紧张,手足心烘热,口干欲饮,便溏,T3↑,甲状腺轻度肿大。苔薄舌质稍红,脉弦。辨证为阴虚气郁,痰瘀气火互结。先天不足,心气亏损,心脉失养。苔薄腻边有齿痕,脉细。右胁疼痛,慢性胆囊炎,胃不舒,饭后作胀。夜寐欠安,头部闷胀,二便自调。苔薄脉弦。
脾虚湿困心悸怔忡阴虚气郁甲状腺机能亢进
查看详情 →
13岁男性,下肢对称性皮疹6个月,两膝关节肿痛,腹痛,腿伸则对称性粟粒状皮疹,面色晄白无华,面部及眼胞浮肿,下肢轻度浮肿,腹水,纳少,便调,舌苔薄白腻,脉细。水肿(湿浊滞留,气化失司),紫癜性肾炎。面色晄白无华,舌苔薄白腻,脉细。
脾虚湿困紫癜性肾炎水肿湿浊内生
查看详情 →
女,52岁,腹泻,日4~5次,稀水样便,色黄,无臭味,呈喷射状,量多,病程较长,急性肠炎,痢疾,外感寒凉,内伤饮食,面色苍白,舌象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症状包括腹泻、发热、腹痛、腹胀、肠鸣、口干、午后手心发热、烦躁、月经紊乱、量多,贫血貌,脉象未提。
脾虚湿困腹泻肾阴虚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女,32岁,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小腹冷痛,恶心,腰痠腿软,四肢不温,困倦乏力。舌质澹,舌体胖大,苔薄白腻,脉缓尺弱。中医病名带下,证型脾虚湿困,寒凝带脉证。病位在脾带脉,病因病机为湿困脾土,凝滞带脉。
带下脾虚寒凝湿困
查看详情 →
史某,男,49岁。脘腹胀满,食后尤甚,胃纳欠佳,大便时干时溏。臌胀。舌质淡红,脉细。B超见少量腹水。病位涉及肝、脾、肾,脾虚湿困,土败木贼,肾失开合。
脾虚湿困臌胀脾肾阳虚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