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5岁,心悸半年余,加重1周,五心烦热,盗汗,纳可,眠差,易醒,恐惧,舌红少苔,脉结代,频发性室性早搏,辨证属瘀血内阻,痰火扰心。
心悸阴虚内火痰火扰心心神不安
查看详情 →
62岁女性,胃脘冷痛,冷气上冲,胸胁逆满,干呕颠痛,大便溏薄,日2~3次。面色苍白无华,呈澹青色,舌暗澹红,苔厚白水滑,脉沉细。腹诊心下部重压感,按之略膨隆,有振水音,胸胁痞满拒按。证属厥阴病浊阴上冲,胸阳不得宣化,脾阳失于运化,水饮停蓄胃中,并随气上逆。二诊时口苦、口干、纳呆、大便溏薄、小便短黄,脉沉弦,舌苔薄黄,证转少阳,属太阴病尚在,厥阴病已由阴转阳。
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增生慢性结肠炎脾阳失运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主诉阵发性心慌7月余。现症见心慌、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偶有胸痛,舌尖痛,易生口疮,畏寒肢冷,下肢尤甚。舌红,尖部尤甚,苔薄白,脉细数。中医诊断心悸病。证型属心火旺盛与肾阳亏虚,水火不济,上热下寒。舌象红,脉象细数。
心悸病心火旺盛肾阳亏虚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45岁女性,头晕10余日,下肢浮肿20余年。头晕、手麻、心下悸、胸腹憋闷、口干不思饮、困倦嗜睡、下肢浮肿、大便溏泄、小便短少、月经后期。脾肾阳虚,水湿内扰。面色㿠白,舌淡胖有齿痕,脉沉迟。
心下悸脾肾阳虚水湿内扰头晕
查看详情 →
女,48岁,胃脘疼痛伴腹胀2年,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疲乏无力,手足欠温,纳谷不馨,恶心,大便溏薄,腰膝酸软,气短,心下悸动。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略弦。胃下垂,慢性肥厚性胃炎。脾肾阳虚,水饮不化。
胃下垂慢性胃炎脾肾阳虚水饮不化
查看详情 →
女,52岁,头晕头痛伴失眠5年,体形偏胖,舌澹而胖,苔薄润,脉沉弱无力,头晕午后较重,头痛绵绵,心悸气短,乏力,口苦,血压155/110mmHg,病程5年,中医病名眩晕,证型三焦气化不利,水湿停聚,病因病机阳气不足,水液壅滞,水气上泛,舌质澹而胖,苔薄润,脉沉弱无力,心悸气短,乏力,口苦。
高血压高脂血症肾阳不足水湿停聚
查看详情 →
女性,49岁,胃下垂十余年,消瘦,面色㿠白,心下痞闷,纳呆腹胀,呃气矢气,口干不渴,心慌短气,周身无力,四肢厥冷,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腹软如棉,脐下触及腰椎骨及大血管搏动,剑突下有振水音,脾肾阳虚,胃中停饮
胃下垂症脾肾阳虚胃中停饮面色白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发热3天,体温波动于37.8℃~38.5℃,时有恶寒,头晕,咽干,纳欠佳。感冒,邪居少阳。面色红,咽充血,舌红,苔薄白,脉平。发热,头晕,咽干,纳欠佳,二便调。体温37.7℃,口唇红,咽充血,心肺腹未见异常。血常规提示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偏高。
感冒少阳感邪咽干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诉潮热、夜间半身出汗、心悸三月余。刻下症状包括神疲乏力、烦躁、心悸、寐差、口苦、夜间潮热盗汗、上半身出汗、汗后怕风、易饥能食、两胁及脘腹胀满、恶心。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尖裂纹。脉弦细。中医诊断为汗证,证属邪犯少阳,营卫失和。
汗证少阳证营卫失和心烦
查看详情 →
76岁男性患者,左侧肢体不自主舞动,病程自2010年11月28日起。主要症状为左侧肢体大幅度、快速不自主舞动,伴肌力下降、肌张力减低。头颅MRI示双侧半卵圆区、放射冠、左小脑半球陈旧性脑梗塞,右侧丘脑、内囊后支急性脑梗塞。舌象未提,脉象未提。中医诊断为运动障碍,病因病机为丘脑缺血性病变,导致基底核环路功能失调,出现舞蹈样动作。
急性脑梗塞运动障碍肝风内动阴虚生风
查看详情 →
76岁女性,主诉胸闷胸痛、胸痛彻背、背痛彻胸、肢冷汗出、咳嗽气促、头晕气短、双下肢浮肿,病程17年。中医诊断脾肾阳虚,痰瘀交阻。舌苔白滑,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红绛有瘀斑瘀点,舌底静脉粗紫黑。脉左沉紧而涩,右弦细而滑。
冠心病脾肾阳虚痰瘀交阻心功能不全
查看详情 →
女,十余年前始有劳后足跗浮肿,怔忡悬悸,嘈杂易饥而不能食,通夜不寐。舌干白糙厚,脉弦细郁涩。心气虚馁,水凌火位,心神肾志不能吸纳,水性就下反逆上行,咳呛气逆,肺气失于肃化。心阳衰弱,肾水泛溢,凌于心位,为怔忡悬悸,上犯肺脏为喘咳,自戕本脏,为小溲涓滴,面浮跗肿。脉濡细虚数,舌白苔垢腻。阳气渐复,水气渐消,诸恙衰退,咳呛平,心下筑筑跳动之势稍瘥。寐安,间有梦呓。心火明,肾水温,肺金清,三者治而决渎行。肾虚水泛,凌心犯肺,病程十余年。
怔忡悬悸水凌火位心气虚馁肾水泛溢
查看详情 →
李妇,心下悸、气逆不舒,脉大而弦滑,苔白腻,病机为肝郁脾湿,中脘气阻。
心悸气逆肝郁脾湿中脘气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6岁。反复心悸、胸闷1年余,加重3天。心慌不适,心跳有停搏感,疲劳后易发作,午后、傍晚时发作较频,休息后稍稳定,伴胸闷不舒,口干乏力,大便偏溏。舌质偏黯,苔澹黄薄腻。脉参伍不调。中医诊断为心律失常一室性期前收缩。辨证为阴阳失调,气阴两虚,心神失宁。
心律失常气阴两虚心神失宁阴阳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突发四肢厥逆、消渴、气上冲心、腹痛、吐蛔、烦躁,平素胁下有痞气,此次旧病复发,脐旁痛引少腹,一夜昏厥数次。脉象沉弦有力,症状有时静,有时烦。诊断为蛔厥,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内有宿疾,气机逆乱,寒热错杂。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蛔厥,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与内伤宿疾相搏,气机逆乱。
蛔厥四肢厥逆消渴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手足汗,心悸,振振欲擗地,口渴不欲饮,大便不调,睡眠不安,多梦。脉左细右浮,舌上薄白。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阳虚水饮,脾胃不运。病机为阳虚水饮,脾胃不运。舌象为舌上薄白,脉象为左细右浮。
心悸手足汗胃肠不和神经衰弱
查看详情 →
患者体瘦,有痰饮病史。恶寒,头痛,发热,心痛,神疲,心悸,头眩,坐立不稳,筋肉不舒,皮肤干燥,血脉色转褐,脉细小而弱。面色苍白,舌象未提。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病程未明。中医病名未明,证型属虚证,病因病机为虚损、痰浊凝滞、气血不足、水气内停。脉细弱,舌淡。
血少痰浊凝据里寒筋脉牵掣
查看详情 →
郭妇,经闭五月,少腹胀痛,心下悸,带下多。舌苔白腻,脉滑数。湿热郁阻。
心下悸经闭少腹胀痛带下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主诉为咳、腰背掣痛、咳而遗溺、咯白泡沫痰、汗出不畅、腰痠肢楚、纳差、口不渴。中医病名为膀胱咳证,证型为风寒束肺,入忤膀胱。舌苔薄白,脉象浮缓。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内损肾气,肾系胞宫,因子宫切除术致肾气伤损,冰库工作感寒,太阳标本齐病。
膀胱咳证风寒束肺肾气亏虚腰背掣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为咳嗽痰盛、胸膺闷损而热、心下悸、气机不畅。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属咳嗽,证型为湿热并盛、肺气不降。病因病机为湿热相郁、肺气失宣。望诊见舌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咳嗽痰盛、胸膺闷损、心下悸。切诊脉弦滑,二诊脉滑数,六至以上。
心下悸动湿热并盛肺气不降咳嗽痰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