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经闭不行,心悸不宁,头晕汗多,怔忡善惊,夜寐不安,恶梦纷纭,易惊醒,舌苔薄,脉弦细,证系心不藏神,气血阻滞
心悸怔忡闭经心不藏神气血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主诉经来暴下如崩,量多色澹,已7天。现症包括经行先期、量多色澹、少腹隐痛、面色苍白、心悸怔忡、体倦乏力、舌澹无苔、脉沉细无力。中医病名为崩漏,证型为气血两虚。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冲任不固。望诊见面色苍白、舌澹无苔。闻诊未见异常。问诊见经行异常、心悸、体倦。切诊见脉沉细无力。
心悸怔忡经来暴下量多色澹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女性。主诉胸闷气短,心慌心悸1年。病程1年。中医病名心悸怔忡,证型肝气不舒、心失所养。病因病机肝气不舒。舌象澹红,苔薄润。脉象细数而结代。症状包括胸闷气短,叹息则舒,劳累或紧张时加剧,伴阵发性心慌心悸,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心电图示偶发性房早。
心悸怔忡肝气郁结心失所养胸闷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男性。主诉心悸怔忡,不能自持,伴有头晕胸闷。舌涩口干,舌红苔少。心率106次/分,早搏4次/分。中医诊断为肝失调畅,气阴两亏。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气阴两虚,导致心脉失畅,心阴不足,阴不敛阳。脉象未明确提及。
心悸怔忡气阴两亏肝失调畅心率增快
查看详情 →
患者,女,44岁。月经不调,性情急躁,头晕耳鸣,心悸怔忡,面部烘热,颜红耳赤,汗出身冷,腹胀,眼干视物不清,关节疼痛。舌绛苔白,脉沉细略弦。中医病名属绝经期症候群,证型为肾阴虚,病机为肾阴不足,肝阳失藏,心肾不交,水不涵木。
心悸怔忡绝经期症候群肾阴虚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女,62岁,冠心病史8年。心气不足,胸痛隐隐,营卫不和,动则自汗,心悸怔忡,遇劳则作,胸闷短气,频繁复发。舌质胖紫,脉细而结代。冠心病,心气不足,营卫不和。
心悸怔忡冠心病心气不足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女,46岁,主诉头目眩晕而痛数年,伴气短神倦、心悸怔忡、手足发麻、腿酸懒动、不寐、咳嗽痰多、食欲不振、手足心发热。面色苍白憔悴。脉细弱。证属阳虚型神经衰弱不寐。
心悸怔忡神经衰弱头目眩晕手足发麻
查看详情 →
男,56岁,心脏病20年,胸闷不适,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频发性多源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三联律,心率45次/分,头晕沉重,疲乏无力,耳鸣,怔忡心悸,胸闷气短,夜眠不安,口唇发绀,脉沉弱无力,舌淡边瘀血斑,苔薄白,口干不渴,自汗,寒凝气滞心肾二亏。
心悸怔忡心律失常心肾二亏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男性。主诉心前区阵发性闷痛,持续半月。病程半月。中医诊断胸痹症(厥心痛)。病因病机为劳累伤正,胸阳不展,气血运行不畅,外寒侵袭致阴寒凝滞,脉络痹阻。舌象红苔少,脉象沉缓。心音心尖区第1音减弱,主动脉第二音亢进,心率60次/分,血压120/70毫米汞柱,心电图ST段下降。
心悸怔忡胸痹症胸阳不展气血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女性。主诉经水一月再行,量多,色澹,身体困倦,面色萎黄,心悸怔忡。舌澹,苔薄,脉细。中医病名月经不调,证型血海空虚,冲任失调。病因病机血海空虚,脾虚,血不养心。
心悸怔忡月经量多血不养心脾虚
查看详情 →
58岁女性,长期头痛病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悸怔忡,胸翳气逆,眩晕头痛,四肢不温,脉细而代,舌胖色澹红有瘀斑。证型为元气大虚,心阳式微,血凝为瘀,阻塞脉络。舌胖色澹红有瘀斑,脉细而代。
心悸怔忡元气大虚心阳式微血凝为瘀
查看详情 →
男,46岁,心慌心悸,胸闷气短,肢体浮肿,病程3年。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脾阳虚,病因病机:久病体虚,阳气损耗。望诊:面色无华,舌质澹,苔白润。闻诊:未提及。问诊:畏寒肢冷,纳呆呕逆,脘腹冷痛,大便溏稀,日行4次。切诊:脉沉细。
心悸怔忡心脾阳虚水肿阳虚气弱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胸闷疼痛10年余,近1个月加重,伴气短微喘。证见心前区闷痛、面色皖白、心悸怔忡、气短微喘、头目眩晕、形寒肢肿、小溲不利。舌质澹,苔白,脉弦细。诊断为胸痹,证属阳虚寒盛,中阳不振,脾失健运,湿聚成饮,上凌心肺,胸阳受遏。
心悸怔忡冠心病阳虚寒盛胸阳受遏
查看详情 →
19岁女性,主诉心悸怔忡、胆怯怕事、喜独居、眠差多梦、手足心热、腰酸。舌质暗,根部稍黄,脉弦。证属惊恐伤肾,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心神浮越。
心悸怔忡惊恐伤肾心神浮越肾水不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许,主要症状包括失眠、心悸怔忡、健忘多疑、耳鸣目眩、形容枯槁、四肢乏力。中医病名为失眠,证型为心肾不足,虚阳上浮。望诊见形容枯槁,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提示心悸、健忘、耳鸣等。切诊未提及脉象。
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多疑耳鸣目眩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心悸怔忡、疲乏无力、汗出、烦躁、眠差、气短、眩晕。病程10年,劳累后症状加重。舌黯、舌下青紫,苔黄腻,脉结代不匀。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气阴两虚。望诊见舌黯、舌下青紫,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悸、疲乏、汗出、烦躁、眠差、气短、眩晕、咽干、口渴不欲饮。切诊见脉结代不匀。
心悸怔忡气阴两虚心气不足心神动摇
查看详情 →
72岁男性,主诉冠心病14年,持续房颤3年,反复胸闷乏力、心悸怔忡、咳唾短气、下肢浮肿。现症心悸气急,动则尤甚,咳嗽痰白,两足浮肿,尿少便软。脉沉细结代,舌淡暗。诊断为心病日久,脾肾阳衰,水气凌心射肺。
心悸怔忡冠心病房颤脾肾阳衰
查看详情 →
狄某,62岁,反复性胸闷、心慌气短10年,加重两个月。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胃同病,气虚血少,心脉失养,胃气不降。面色晦滞,虚浮,舌澹红、苔薄白,脉细结代。心慌气短,胸闷、胸痛,动则加剧,头昏神疲,面肿嗜卧,寐而不实,背痛不适,胃脘胀满,纳食不馨。脉沉细结代。
心悸怔忡冠心病心律失常气虚血少
查看详情 →
31岁,女性,四体麻木时作,左侧胁肋隐约微痛,得按则舒,过劳即重,心悸怔忡,夜寐不宁。中医病名:肝血虚。证型:肝血不足。病因病机:久病之后,正气早衰,血虚络脉失养,肝失所养,肝血不足。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四体麻木,胁肋隐痛,心悸怔忡,夜寐不宁。切诊:未提及。
心悸怔忡血虚络脉失养肝血不足筋肉拘急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诉包括肝火不退、苔黄、口渴、心悸怔忡、木气不疏、寒热、少汗、腹痛觉热。中医病名为肝火证,证型为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肝气郁而化火。望诊见苔黄,问诊见口渴、心悸怔忡、寒热、少汗、腹痛觉热,切诊未提及脉象。
心悸怔忡肝火不退木气不疏口渴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