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64岁,心慌胸闷反复发作6年余,加重6个月。阵发性心慌,胸闷憋气,偶有心前区疼痛,发作于紧张、劳累及夜间。舌淡红,舌体胖大,脉细。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左房轻度增大,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阵发性心房颤动,ST段压低,T波倒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
心悸心气不足心阳虚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女性。主诉心绞痛缓解,气短乏力。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胸痹心痛,证型气虚血瘀、心气虚显。病因病机为心气不足,血脉瘀滞。望诊舌质暗红、舌澹红,苔厚、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有气短、乏力、纳差、耳鸣、口干。切诊脉弦细、脉沉细。
冠心病心气虚血瘀心功能低下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女性。主诉心悸、胸闷气短伴身倦乏力半年余。中医诊断心气不足,痰瘀内阻。舌质瘀暗,苔白厚腻。面色萎黄,心律欠齐,频发早搏可见。病程半年余。
心悸心气不足胸闷气短身倦乏力
查看详情 →
17岁男性患者,主诉心悸、气促、头晕、周身不适、倦怠乏力,病程8个月。中医病名病毒性心肌炎,证型心气不足,脾失健运。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舌质胖嫩,舌苔白腻,脉象沉细缓弱。
心气不足病毒性心肌炎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男性。主诉心前区阵发性疼痛两月余。高血压、冠心病史。心前区疼痛持续5~10分钟,伴胸闷气短。舌红苔白,脉沉弦。辨证为肝气阻滞,心气不足。望诊见舌红苔白,切诊见脉沉弦。
心气不足心肝气滞高血压冠心病
查看详情 →
女,64岁,心绞痛,病程自1985年1月起,持续不缓解,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大汗淋漓,心率慢,血压偏低,心悸,室性早搏,全身乏力,食欲差,腹胀,双下肢浮肿。心气不足,心营痹阻,兼脾胃不和。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心气不足心悸心肌梗死心营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18岁,女性。神情恍惚,目光疑虑,问之不答,孤僻独居,心悸不安,见人惊避,畏寒喜暖,朦胧嗜睡,神疲乏力,面色皖白。舌澹,苔白滑而润,脉迟弱无力。中医诊断为卑惵,证属心阳虚损,神失所养,痰闭心窍。
心悸不安抑郁症心阳虚损神失所养
查看详情 →
女性,55岁,间歇性发热1月有余,低热体温36.5℃~37.2℃,口干口苦,舌苔薄白质淡有齿痕,脉细弱,辨证为气阴两虚,以阴虚为主,病机为肺肾阴亏,心气不足,肺有伏热,津液被耗,水不涵木,肝气外泻。舌质淡,舌苔白厚体胖有齿痕,脉细弱而数。
心气不足发热待查肺肾阴亏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女,33岁,心悸间断发作近5个月,月经量逐渐减少,心悸于月经来前明显,伴胸闷不舒、头晕失眠、倦怠乏力。舌质黯、苔白,脉弦细而结。中医诊断心悸,证属心气不足,兼心血瘀阻。望诊见舌质黯,舌苔白;闻诊未提;问诊见心悸、胸闷、头晕、失眠、倦怠、月经量少;切诊见脉弦细而结。
心悸心气不足心血瘀阻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女,43岁,失眠多梦,心悸不安,胸闷气短,腰部酸痛,面色萎黄,乏力身倦,手足厥冷,少腹喜热畏寒。不寐心气不足之证。心气不足,寒邪内盛,气血运行不畅。面色萎黄,舌淡,脉沉细。声音低微,气息短促。问诊见失眠、心悸、胸闷、腰酸、乏力、手足厥冷。脉沉细。
心气不足失眠多梦腰酸痛手足厥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岁,主诉易感冒,突发昏厥,大汗淋漓,片刻苏醒,面色少华,精神不振,纳少。中医诊断心气不足,大汗伤阳,脾运不健,生化乏源。面色少华,舌澹苔灰白腻,脉搏不整。
心气不足心肌炎脾肾阳虚汗出淋漓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阵发性胸闷、胸痛伴气短、乏力3年余,加重7天。胸痛牵及左肩臂,伴胸闷、憋气、心悸、神倦乏力、多汗、少语懒言、面色皖白、睡眠欠佳、多梦。舌暗红,边有齿痕,舌下络脉轻度瘀滞,苔薄白,脉弦细弱。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属心气不足、血络阻滞,病因病机为年老体衰、劳役过度、心气耗伤、血瘀脉络。
心气不足心悸胸痹血瘀
查看详情 →
75岁男性,胸痛、心悸反复发作10余年,劳累后易诱发。舌嫩红,舌质暗,苔中黄,脉细弦,结脉。中医诊断胸痹,证属心气不足,气滞血瘀。舌象嫩红、暗、中黄,脉细弦、结脉。
心气不足冠心病气滞性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反复头晕头昏、心悸3年,伴手抖、抽搐1周。精神受刺激,悲伤过度。嗳气频升,胸宇满闷,手抖、抽搐3次。舌质红,苔薄黄腻、中剥。脉缓而涩。中医诊断为心悸(心气不足夹瘀)、眩晕(肝阴虚,肝阳偏亢)、郁证(肝郁气滞)、搐搦(肝风内动、瘀血痹阻)。病机为心气不足,血脉痹阻,肝失疏泄,气郁阴伤,筋脉失养,肝风内动。
心悸心气不足眩晕郁证
查看详情 →
女,63岁,阵发性心悸怔忡,头晕痛,疲乏,口干苦,大便干,舌淡红而紫,苔薄黄腻,脉细滑,心气不足,痰热内阻,舌象淡红而紫,苔薄黄腻,脉细滑
心悸怔忡痰热内阻头晕口干苦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主诉头晕、心悸、胸闷,病程8年。中医病名高血压病,证型心气不足,痰瘀阻滞,肝阳偏盛。舌嫩红稍暗、苔腻,脉弦滑。体形肥胖高大,血压230/136mmHg,眼底动脉硬化Ⅱ级,心电图示心肌劳损,左室电压稍高。病因病机包括痰湿内盛、心阳不足、心气虚、瘀血内生、肝阴不足、肝阳上亢。
心气不足高血压病痰瘀阻滞肝阳偏盛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主诉嗜睡6天。长期焦虑抑郁,心情紧张,胆怯易惊,头晕头痛,偶发心悸,月经后期半月,经量多,乏力,口干苦,纳差。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弦细。诊断为心气亏虚,肝脾不调,气血失和。二诊舌质淡有齿痕,苔薄黄,脉濡缓。诊断为心气亏虚,脾虚湿生。病因病机为心气不足,肝木不伸,横克脾土,脾虚湿生,气血失和,导致嗜睡、头晕、乏力、月经异常等症。
心气亏虚肝脾不调脾虚湿生气血失和
查看详情 →
19岁男性患者,主诉心悸、心慌气短,病程2个月,伴反复感冒。发热、微恶风寒、汗出不畅、身痛、鼻塞涕浊、口干口渴、咽喉肿痛、咳嗽痰黄。体温37.5℃,咽部充血,扁桃体I度肿大,心电图T波改变。舌质红、苔白,脉浮数。诊断为心肌炎、上感,证属外感风热。
心气不足心肌炎外感风热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发作性胸闷气短、心慌伴乏力1个月余。现症见胸闷气短、心慌、乏力、腹胀、多汗、善太息、眠差、大便干。体征示血压150/102mmHg,心率61次/min。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不寐。证属心脾气虚,肝脾不和。面色㿠白,神志倦怠。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明确。病程1个月余。病因病机为心气不足,心脉不畅,肝气郁滞,脾失健运,气血乏源。
胸痹心悸心脾气虚肝脾不和气机紊乱
查看详情 →
患者73岁,男性,主诉反复胸闷痛2年,加重3天,持续胸痛3小时。神清,精神差,乏力、懒言、多眠,纳差,四肢欠温,舌淡暗、苔薄白见裂纹,舌底脉络迂曲,脉弦滑。中医诊断为心肾阳虚、痰瘀内阻之证。心肾阳虚,痰瘀内阻,胸中阳气不运,中焦痰盛,胃气不降,血行迟滞,心脉不通。
心肾阳虚痰瘀内阻四肢欠温舌淡暗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