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不足+心悸

17岁男性患者,主诉手淫导致羞于见人,心慌心悸,闭门自守,失眠多梦,病程1年。精神恍惚,默不欲言,面色白,唇白,舌质淡边尖略红,少苔,脉细略数。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心神不宁。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心神不宁。四诊见精神恍惚,面色白,唇白,舌质淡边尖略红,少苔,脉细略数。
心悸心慌气阴两虚心神不宁失眠多梦
查看详情 →
64岁男性,胸闷心悸反复5年,神情焦虑烦躁,自汗盗汗,失眠神疲,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舌质暗红苔白厚腻,脉细偶结,中医诊断胸痹,辨证为肝失疏泄、气滞心络兼有痰浊。
心气不足冠心病抑郁症肝失疏泄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心慌乏力2月余。病程3月前因急性阑尾炎穿孔导致腹膜炎,行阑尾切除及腹腔清理术。术后出现心慌乏力、失眠头晕、腹痛、闭经,后恢复。现症见眼眶发黑,面色少华,四肢不温,苔薄质澹,脉弦滑。中医诊断肾虚血瘀。四诊见面色少华,舌苔薄,脉弦滑。
心悸肾虚血瘀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心悸、胸闷气短,病程2月余。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舌质暗澹,舌边有齿痕,苔薄黄,脉迟细稍弦。神疲倦怠,四肢乏力,全身酸痛,气短汗出,头晕麻木,夜寐失眠,烦躁易怒,口干喜饮,月经色暗挟血块,经期延长。病机为气阴两虚,心血瘀阻。
心悸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主要症状为顽固性心律失常,呈室性早搏、二联或三联律,病程3年。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属阳虚心气不足为本,气血瘀滞为标。舌红、苔白腻,脉沉细、结或代。二诊时舌澹紫、苔白,脉沉迟。症状包括胸闷、心悸、头晕、肢倦、手足不温、少寐。
阳虚心气不足心律失常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男性,反复胸痛8月余,加重伴气短1个月。舌紫黯、苔薄白微干,脉弦涩。中医病名卒心痛,病机心气渐衰,心血瘀阻,痹阻心脉,不通则痛。
心气不足卒心痛气虚血瘀心血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口渴喜饮、疲乏无力、四肢关节痛、心悸、下肢肿、心衰、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及陈旧性心肌梗塞。病程一年多,反复发作心绞痛。脉左沉细,舌正薄白苔。中医诊断为心气不足,兼有风湿。病机为心气不足,兼风湿侵袭。舌象正薄白苔,脉沉细。复诊时脉沉滑无力,舌红苔中心白腻。诊断为心气不足,营卫不和,气血失调,内热发痈。
心气不足冠心病风湿心衰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4岁。心悸气短、心律不齐4年,发作性心前区疼痛3年。心慌气短、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心前区疼痛每日1~3次。辨证为心之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舌象未见描述,脉象未见描述。心电图示室性早搏,活动平板试验阳性。冠心病、心绞痛、室性早搏西医诊断明确。
心悸失眠心绞痛气阴两虚心血瘀阻
查看详情 →
女,53岁,胸闷胸痛月余,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气机郁滞,络脉不通,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气机阻滞,血行不畅,心胸痞塞不舒,心悸气短,嗳气频频,胁肋窜痛,纳谷乏味,更衣不畅。
心气不足冠心病气滞血瘀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男,52岁,心悸,气短12年,全身浮肿,少尿10天。风湿性心脏病,心气不足,脾肾阳虚。面色晦暗,舌暗红,苔厚腻,脉沉细无力。双侧颈静脉充盈,心音遥远,心律不齐,心率140次/min,心尖部双期杂音,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两肺下部干性啰音,肝大,阴囊肿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心气不足心悸水肿风湿性心脏病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6岁。主要症状为胸闷痛、心悸、气短、善太息、怕热、手足心热、烘热汗出、头晕、口干、咽痒、两胁肋下胀痛、入夜尤甚。舌黯红,苔白腻。中医诊断为心痛,证属气阴两虚夹痰瘀。病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兼夹痰瘀。脉象未提及。
心气不足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诉发作性心慌、胸闷气短伴乏力2年余。刻下症见心慌、胸闷、气短、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胃脘胀痛、泛酸、嗳气、睡眠差。面色晦黄,神志倦怠,舌质澹暗,舌体适中,舌苔薄白,脉象沉细迟。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证属心脾阳虚,血瘀内阻型。病因病机为脏气衰弱,思虑劳累,损伤心脾,肾阳不足,脾肾阳虚,血行迟滞,心失所养。
胸痹心悸心脾阳虚血瘀内阻心率减慢
查看详情 →
67岁女性,心烦不安、夜不能眠20余日,素体虚弱,常有心悸、气短、失眠。舌尖赤苔白,脉滑而有力。辨证为心气不足,余热扰及神明。
心气不足虚烦懊侬余热扰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男性。主诉心慌心悸持续半年,善惊易恐,闻响而发,寐欠安。伴随症状包括身困乏力、腰酸、恶风畏寒、晨起口干、纳差。舌淡苔白,脉沉稍数。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气阴两虚。病因为情志内伤,气阴受损,宗气不足,气血不行,心神不养。
心悸心气不足气阴两虚肾虚
查看详情 →
女性,57岁,心悸、失眠、心烦、体倦乏力、自汗、面色少华、毛发稀疏、舌淡、脉缓无力。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之气血两虚、卫阳不固。病因病机:心血不足,血不舍气,卫阳不固,汗液外泄。望诊:面色少华、毛发稀疏、舌淡。闻诊:未提及。问诊:心悸、失眠、心烦、体倦乏力、自汗。切诊:脉缓无力。
心悸失眠自汗体倦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胸痛彻背,心悸怔忡,呛咳气促,痰血并兼,口干喜冷饮,大便干结,颧紫唇绀。舌质暗红,舌苔淡黄腻。脉细数,偶有歇止。中医诊断瘀热结胸、营血不调。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兼肺动脉高压。
心气不足心悸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查看详情 →
女,52岁,心悸、胸闷、气短、肢肿,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水肿。证型:心阳不振,痰瘀交阻,气机受阻。舌紫、苔白,脉沉细结代。唇绀,胸闷喘促,咳白色泡沫样痰,面浮肢肿,尿少,腹鸣便溏,完谷不化。
心气不足水肿心阳不振痰瘀交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头昏乏力10年余,加重半年。主要症状为头昏、偶有黑矇、易倦乏力。中医病名心悸,证型阳虚痰瘀,病因病机为心阳不振,痰瘀内阻。舌质淡红,苔根微腻,脉小迟。四诊信息显示舌象淡红、苔根微腻,脉小迟。
心悸心阳不振心肾阳虚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24岁男性,主诉心悸、胸闷、心悸、胸痛,病程一年。中医诊断为心阳不振,心气不足。证型属心阳不振,心气不足,反复感受寒凉之邪致气滞寒凝。面色微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迟。主要症状包括心悸、口淡、乏力、便溏、睡眠不佳、畏寒、双下肢发凉作痛、喜暖怕凉。
心气不足病毒性心肌炎心阳不振气滞寒凝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男性。主诉为心前区不适、疼痛、胸闷、心悸不安。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胸痹(厥心痛)。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血脉瘀阻,心脉不通。望诊示面色不华,舌淡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示心前区不适、疼痛、胸闷、心悸不安。切诊示脉沉涩而结。
心悸短气冠心病胸痹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