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培,男,中医专家,从事中医临床与研究工作。擅长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尿路结石、三叉神经痛、哮喘、心脑血管病等。临床注重辨证论治,强调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在中医内科、妇科、急危重症领域有深入研究,尤精于活络通脉汤、琥金通淋排石汤等方剂的应用。学术上重视中医传承与创新,发表多篇论文,主编《蒲辅周研究》。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主诉失眠、头痛、胸闷伴恐惧感两月。病程两月。中医病名心悸,证型肝气郁结,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气血亏虚。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失眠心悸肝气郁结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情绪波动导致气厥,牙关紧急,涎潮昏塞。中医病名气中病,证型气机逆乱,病因情志不遂,病机气逆上冲。面色晦暗,舌苔白腻,脉弦滑。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问诊提示情绪刺激诱发,病程急骤。
气厥牙噤涎潮
查看详情 →
女,34岁,阵发性餐后胃脘胀隐痛1年余,性易急躁,急躁后症状加重,阵发心悸10余年,多梦,消瘦,纳可。肝胃不和,肝气郁结,肝气犯胃,胃失和降。舌质淡,苔白微黄,脉沉细。
肝气郁结胃失和降肝胃不和痰热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3岁。主诉胸闷、憋气、压迫感,时有胸胁疼痛1年余,情志不畅或劳累加重,睡眠欠佳,易急躁,嗳气腹胀。中医诊断胸痹,证属肝郁气滞。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闷、憋气、压迫感、胸胁疼痛、睡眠欠佳、易急躁、嗳气腹胀,切诊未提及。
胸痹肝郁气滞心肌缺血心电图异常
查看详情 →
女,38岁,心悸、气短1年余,伴口苦膈闷、胸胁胀痛、心前区偶有刺痛、时叹息、失眠多梦、月经不调。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属心脾两虚、痰热内扰。
心脾两虛痰熱內擾心神不寧
查看详情 →
女性,43岁,心悸胸痛9年余,加重1年。心悸胸痛、怵惕不安、心烦少寐、头面烘热、头晕耳鸣、口干咽燥、手心多汗、两膝冰冷、面目浮肿、四肢发麻、月经量少延后。肾阳虚心火旺型心悸。面色苍白,舌红少苔,脉数。心率106次/分,心尖搏动较强,心前区Ⅱ级收缩期杂音,心音亢强,窦性心动过速,偶发室性早搏,T波低平。
心悸胸痛心肾不交肾阳虚
查看详情 →
57岁女性,心前区悸动不安数年,伴自汗、乏力、潮热、眼凸、目赤、头重痛、口干、口苦、易怒、寐差。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痰火扰心证。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因病机为肝胆枢机不利,郁而化火,火灼津液炼液为痰,痰火扰心。
心悸痰火扰心肝胆枢机不利郁而化火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男性。持续性胸痛1个月。左心前区持续性隐隐闷痛,睡眠差,善太息,乏力倦怠,纳呆,左下肢时痛,大便时干。脉缓滑,寸弱,舌稍红苔少。中医诊断胸痹,证型脾虚夹湿,清阳不升。病因病机为脾虚生痰,痰浊蕴阻中焦,清气不能上达煦心。
胸痹脾虚夹湿清阳不升纳呆
查看详情 →
女,36岁,口苦,纳差伴腹泻半年余,神疲乏力,头晕纳少,口干口臭,心烦少寐,脘腹稍胀,大便日行1次,不成形,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Hp+),心脏神经官能症,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窦性心动过缓,痰热内扰,心神不宁,脾运失健,苔薄,脉细。
慢性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肠易激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
查看详情 →
高某,女,36岁。主诉心悸、胸闷、气短2年。病程2年。中医诊断心悸,证型肝郁化火。病因病机肝郁化火。望诊舌红,苔薄黄。闻诊无特殊。问诊有胸闷、心悸、背部胀痛、心烦易怒、失眠、口苦、头痛、上腹痞满、大便干。切诊脉弦。
心悸肝郁化火失眠气短
查看详情 →
女,54岁,胸膈满闷,心胃作痛,嘈杂酢心,短气,心悸,长叹息,胸脘部疙瘩攻起,痛解而消失,病程近月。胸痹,心胃同病,舌质紫黯苔薄,脉濡郁不扬,经绝后气血紊乱,冲任不和,气郁胸胃,宗气不行。
心脏神经官能症胸痹心胃同病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