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66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5次/分,伴心悸、胸闷不适。舌象澹,苔薄白,脉细缓。辨证为脾胃气虚,心脉失养。
窦性心动过缓脾胃气虚心脉失养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9岁。主诉胸闷、胸痛3天,心前区疼痛,劳累、情绪紧张、受凉、饱食后诱发,伴心悸、气急、头晕、倦怠乏力。舌澹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胸阳痹阻。病因为气机阻痹、胸阳不展,属气滞血瘀证。
心血不足心肌劳损气滞血瘀胸阳痹阻
查看详情 →
女,60岁。主诉呼吸不畅,嗅觉、味觉迟钝失敏。病程1年。中医病名鼻聋(嗅觉减退),证型邪困肺系,鼻窍窒塞证。舌淡,苔薄,脉细。外感余邪未清,客于肺经,肺失肃降,经脉郁滞。
鼻聋邪困肺系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诉失眠多梦,哭笑无常一年余。现症包括周身不适、头晕头痛、腰酸膝软、口干欲饮、饥饿能食、食后欲便、时烦热汗出。舌红苔薄白,脉细弦。中医病名为脏躁,证型为心血不足,肝失调达。病因病机为情志抑郁,阴血耗伤,心肝失养。望诊见舌红,闻诊未见特殊,问诊包括情绪异常、口干、食欲及排便变化,切诊脉细弦。
失眠多梦肝失调达心烦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失眠,病程未提及,脉象未提及,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中医病名失眠,证型阴阳违和,病机二气不交。
失眠心肾不交阴阳违和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73岁男性,高血压病史30年,面红耳赤,舌紫红苔白,结代脉,脉弦滑搏指,大便不成形。心血不足,阴阳两虚。心率45次/min,劳累时血压升高至175mmHg以上。
心血不足高血压阴阳两虚虚火上炎
查看详情 →
女,42岁。月经不规则,行经期拖长,经量多色澹,少腹绵绵作痛,喜按,腰酸背疼,头晕眼花,精神疲乏,心悸烦躁,夜寐不安。舌澹,薄苔,脉细无力。证属心脾亏损,气血虚衰。
月经不调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冲任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为冠心病病史4年,时有心绞痛发作,今日因情绪激动突发心绞痛。症状包括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心悸胸闷、血压偏低、全身乏力、食欲较差、失眠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而迟缓,时有结代。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心气虚,心血不足,心营痹阻,兼脾虚不和。
心血不足冠心病胸痹心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7岁,女性。主诉偏头痛20余年,发病年龄6岁,症状为偏头痛,时轻时重,时左时右,每次持续3~7分钟,最长可达2~3小时,疼痛欲裂,伴同侧眼部肌肉抽搐,坐卧不宁。既往史包括长期夜寐不安,易醒、多梦,心悸,心烦易怒,神疲,经行提前,色澹,时有赤白带下。体征包括面色无华,神疲倦怠,舌质红、苔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偏头痛(血管性头痛),证型为心血亏虚型。病因病机为心血亏虚,络脉空虚,兼肝阳亢逆。
偏头痛心血亏虚肝阳上亢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患者12岁,男性,主诉颜面、躯干抽搐5年余,喉中发声4年。现症包括多动不宁、张口成句发声、频繁眨眼、张口、手足扭动、腹肌抽动,入睡后症状减轻。舌质澹红,苔白腻,脉细滑。辨证为脾虚痰聚,心血亏虚。二诊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细,辨证为脾虚痰聚,肝风扰动。三诊症状明显缓解,舌质红润,苔薄白,脉细稍弦。四诊出现低热、鼻塞流清涕、咳嗽、咽痛,舌质澹红,苔黄微腻,脉浮数,辨证为外感风热,脾虚风动。
心血不足多发性抽动症心脾两虚风痰内扰
查看详情 →
女,49岁,头晕头昏,失眠多梦,寒热往来,大汗,喜暖怕冷,胸闷气短,心慌心悸,胃痛腹胀,食欲不振,腹泻便秘交替,小便失禁,经量少,经期后延,腰酸背痛,手足麻木,心情烦躁。面色枯黄,形体消瘦,舌苔白厚,舌质红刺,脉弦细,脉搏116次/分,血压170/96。更年期综合症,神经官能症,高血压,心动过速,胃肠功能紊乱。
心血不足更年期综合症神经官能症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心口痛3~4年,食纳差,乏力。脉沉迟,舌红苔黄。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胸透示心影左室大。辨证为中气不足,病因病机为心血不足,血亏气虚,脾虚气血损。望诊见舌红苔黄,切诊见脉沉迟。
心血不足心气不足中气不足脾胃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情绪低落伴心烦3年。舌红苔少津,脉弦。中医诊断为郁证,属心阴不足证。主症包括情绪低落、心烦、胆怯、紧张、失眠、健忘、心慌、气短、善太息、头晕。病程3年。
郁证心阴不足心烦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主诉心悸,心率快,病程较长。心悸不宁,动则更甚,伴咳嗽痰多,气喘,乏力,睡眠少。脉象两部劲大,左关较甚,重按则细,苔白。病因与工作紧张、过度疲劳有关。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属宗气不足,湿痰内蕴,肝阳偏旺。望诊见苔白,切诊见脉象两部劲大,左关较甚,重按则细。
心悸宗气不足湿痰内蕴肝阳偏旺
查看详情 →
32岁女性,主诉夜间昏煳史3年,逐渐发展为夜游行为,伴有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精神疲倦、头昏目胀、食欲减退、白带增多、腰腿痠痛。舌澹黯,脉沉细。辨证为心血不足,气血逆乱。
心血不足夜游症气血逆乱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7岁。主诉疑心、发呆、拒食,不讲话,病程2个月。精神状态表情澹漠发呆,问话缄默不语。舌绛,苔黄腻。脉弦而滑数。诊断为癫狂(妄想症),证型为痰迷心窍型。病史提示8年前发病,主要症状为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有长期精神疾病史及药物治疗史。病因病机为痰迷心窍。
心血不足妄想症气郁痰结痰迷心窍
查看详情 →
女,29岁,失眠2个月余。入睡困难,夜寐不安,脑鸣,纳呆,月经量少延迟。舌质黯淡,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不寐,证型心脾两虚证。病因为劳心费神、紧张,病机为心脾气血亏虚。
失眠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脑鸣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主诉心悸、周身麻木、乏力、胸闷气短,病程1周。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心血不足,心神失养。望诊见舌质瘀暗,苔薄白腻。闻诊未提。问诊见夜间症状加重,善惊。切诊见脉弦细数。
心血不足心悸气血亏虚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心慌不安,面容苍白,声音细小,两脚浮肿,怕冷,口干口苦,咽喉干燥,口中无津液,不思饮水,脉浮数,舌质澹红,苔白滑。中医诊断心阳不足。病因病机为心阳不足,肾水不济,水火不交。望诊面色苍白,舌质澹红,苔白滑。闻诊声音细小。问诊有心慌、怕冷、口干、咽喉干燥、不思饮水。切诊脉浮数。
心阳不足肾阴不足水火不济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经期紊乱,经来量多有块,色红,伴血压不稳定、胸闷、头晕、少寐、多梦、心悸、下肢微肿、不思饮食、脘痞不舒、大便溏软、小溲不畅。中医病名经断前后诸证,证型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脾虚统摄失权,心失所养。舌质略红,脉沉弦。
经断前后诸证心脾两虚肝肾阴虚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