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心悸气短,胸闷胸痛年余。中医诊断心阳虚损,心阴虚损,痰湿闭阻。证型表现为心烦,失眠,心惕惕然悸动,形体偏胖。舌红少津、边有齿印。脉虚弦结代。
失眠冠心病心阳虚损心阴虚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主诉心悸、乏力2月,加重1周。刻诊见心悸、胸闷、头晕失眠、畏寒肢冷、面色白、乏力肢软。舌澹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心悸(心阳不振)。病因病机为素体虚弱,气血亏少,心脉失养,久病伤阳,阳气不足,失其温熙。
心阳不振头晕失眠气血亏少畏寒肢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男性。主诉为阵发性心悸、眩晕,病程近两年,劳累后加重,每日发作3~4次。主要症状包括心悸、眩晕欲仆、上肢发麻、发颤、无力、失眠。舌淡苔白,脉缓而沉细。中医辨证初诊为郁热内扰,复诊为心阳不振。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并不齐、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交界性逸搏,偶发室性过早搏动,心率37次/分。
心阳不振心悸眩晕郁热内扰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主诉心前区憋闷疼痛1年余,伴心悸气短、早搏、失眠烦躁、恐惧,劳累或情绪波动时心绞痛发作频繁,痛及左肩臂,持续2~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舌质澹暗,苔薄白,脉细弦偶结代。中医诊断为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病机为心气不足,心阳不振,心阴失养,兼有气滞血瘀。
冠心病心绞痛心气不足心阴失养心志不宁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胸闷憋气、左上胸部阵痛3年,伴气短难伸、阵发性心绞痛、头晕目昏、心慌少气、心痛彻背、烦躁失眠、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全身乏力。脉象沉弦而细,按之无力,舌质暗红,舌尖、边有小瘀血点,舌苔薄白而腻。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属胸阳不振、痰湿与血瘀痹阻冠脉、心血不足。病机为湿痰内阻,瘀血痹阻胸阳,心脉不通。
心阳不振胸痹痰湿内阻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主诉间断胸痛2年,加重1天,伴活动后气短、头紧、心烦失眠。舌质暗,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胸痹,证型气阴两虚。病因病机为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
胸痹气阴两虚肝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女性。尿急、尿频、尿痛,心悸、心慌、有停跳感,胸闷,畏寒怕冷,耳鸣,疲乏,大便稍稀。舌质淡,苔薄白,舌底脉络迂曲,脉结代。中医诊断为淋证、心悸,证属心阳不振,膀胱气化不利。
心阳不振淋证膀脱气化不利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主诉心悸伴头晕、胸闷4个月余。临床表现包括心中惊悸、胸闷、头晕、全身乏力、精神紧张、急躁、头麻汗出、失眠早醒。舌红苔薄黄,脉细小弦结代。中医诊断为惊悸,辨证为气血亏虚,心脉失养。
惊悸气血亏虚心脉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胸闷胸痛,心慌气短一年,下肢浮肿半年。体征见舌暗苔白,脉沉细。辨证为胸阳不振,气虚水瘀互结。听诊心律不齐,心音低钝,肝区压痛,下肢I度浮肿。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
心阳不振失眠胸痹冠心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8岁,男性。主诉心动过缓2年余。伴有心前区不适、胸闷、气短、头晕、体倦、恶寒、精神不振、失眠、口澹、胃纳差。面色苍白,舌质澹,胖大,苔薄白,脉缓。中医诊断心动过缓,证属阳虚型。病因为阳气不足,胸阳不展,气血运行不畅,外寒侵袭,阴寒凝滞,痹阻脉络,心阳虚衰。
心动过缓心阳虚衰胸阳痹阻
查看详情 →
女,53岁,心悸、失眠1年余,心悸时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心搏异常,不能自主,胸闷气短,夜不能寐,睡眠常只有两三个小时,心阳不振,肝肾阴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夜不能寐,舌淡苔白,脉沉结代无力,舌淡苔腻,脉结代无力,舌淡苔白,脉缓无力,律不齐。
失眠心阳不振心悸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女,68岁,口干、多饮、尿频、乏力4个月,心前区痛半月。消渴,胸痹,眩晕,证属心肾阴虚,肝阳上亢。面色稍白,舌质紫色,苔少,舌中有裂缝,脉沉细弦,两尺脉弱。BP 195/105mmHg,HR 80次/分,S1弱,可闻及S4,A2>P2,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病机为肾阴亏虚,肝阳上亢,心失所养。
消渴胸痹眩晕心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发作性胸痛、胸闷不减四月余。胸痹,心阳不振,营卫失调。心痛彻背,颈背牵强,胸痛胸闷,心悸气短,易汗出,睡眠差,纳差,便干。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舌根部偏腻,脉沉细。
心阳不振失眠冠心病心绞痛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女性,主诉心悸、胸闷5年余。中医诊断胸痹,证型气阴两虚。现症包括心悸、胸闷、食欲不振、胃脘痞闷、乏力、精神不佳、失眠。舌暗红,苔薄黄,脉缓和有力,后转为舌澹,苔薄黄,脉弦缓,再转为舌暗,苔黄润滑,脉弦缓。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饮食不慎,肝气犯胃,脾胃运化失司,心失血养,胸阳不振,气血运行不畅。
心阳不振冠心病气阴两虚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62岁。主诉心前区发闷、憋气、喜长叹,伴阵发性心前区疼痛,向左腋下放射,出汗,不能活动,发作持续数分钟,服用硝酸甘油可缓解。形体较胖,颜面略白,语言低微,手心微汗。苔薄白,舌质澹略暗,脉细弦略滑。诊断为胸痹,证属阳气内虚、寒凝气滞、痰浊内生、血脉瘀阻。
心阳不振失眠胸痹阳气内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2岁。主诉心前区发闷、憋气、喜长叹,伴阵发性心前区疼痛,向左腋下放射,出汗,不能活动,病程自1986年起,逐渐加重。形体较胖,颜面略皖白,语言低微,手心微汗,脉象细弦略滑,苔薄白,质澹略暗。证属气虚、阳虚、寒凝气滞、痰浊内生、血脉瘀阻。
冠心病胸痹气虚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主诉冠心病3年余,劳累或精神不佳时发作,现胸闷自汗,心慌心跳不能抑止。形体高大肥胖,面色萎黄,舌紫胖、苔腻白,脉结代。诊断为心阳不振,脾肾两虚,痰湿内阻,气机不利。胸胁满闷,心前区彻痛,手脚逆冷,失眠烦躁,头晕目眩,纳差便难。
心阳不振失眠冠心病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邢某,45岁,心悸、胸闷伴胸痛反复发作3月余,既往有神经衰弱病史,长期失眠,夜梦纷扰,思想不集中,纳差便干,舌质暗红、苔根黄腻,脉细结代。中医病名属心悸,证型为气血两亏,痰浊挟瘀阻脉。病因病机为气虚血弱,心阳不振,血液推动无力,血脉瘀阻,痰浊内生。望诊见面部黑色斑点,舌质暗红,苔根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心悸、胸闷、胸痛、失眠、纳差、便干,切诊脉细结代。
心阳不振失眠多梦冠心病心绞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烘热汗出伴抑郁焦虑5个月。既往月经量少,停闭4个月。严重失眠,神疲乏力,紧张不安,心悸心烦,恐惧感。手足心热,夜间明显,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沉细。中医诊断为经断前后诸证伴发郁病,证型为肝肾阴虚。病机为肾气虚衰,肾阴亏耗,心神失养,阴血不足,肝失所养。
心阳不振失眠经断前后诸证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心悸、失眠1年余。心悸阵作,胸闷气短,劳累后加重,乏力头晕,神疲膝软,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夜不能寐,舌淡苔白,脉沉结代无力。中医诊断为心阳不振,肝肾阴虚。望诊见面色苍白,舌淡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悸、失眠、胸闷气短、乏力、头晕、神疲、膝软、形寒肢冷、睡眠障碍。切诊见脉沉结代无力。
心阳不振失眠肝肾阴虚心悸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