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0岁,女性。反复心悸2年,再发加重3小时。形寒肢冷,畏寒喜温。舌质澹,苔薄白。脉结代。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180/100mmHg,心率87次/分,律不整。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三联律),左房负荷过重,ST-T段改变,左室肥厚劳损。中医诊断为心悸病,辨证为心阳不振。
心悸病心阳不振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
查看详情 →
男,55岁,高血压病6年,胸闷、心悸、怕冷、手足无力、夜不安寐、心中懊侬、惴惴不安、烦热汗出、头晕目眩。舌淡青,苔白腻,脉弦。头晕目眩,血压升高,系肝阳上扰,燥热汗出,脉弦,为肝阳上亢,病久不愈,由阳亢而转阴虚,阴血虚而阳也渐衰,心阳不振,故见胸闷、心悸、怕冷、乏力等症。
高血压心阳不振心悸肝阳上扰
查看详情 →
王某,男,57岁。心悸不安,眩晕,气短,神疲乏力,面色暗澹少华,上腹部水肿,纳少。舌质胖嫩,有齿痕,苔白润,脉结代。心血不足,心阳不振。高血压病、冠心病,曾患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血压160/90mmHg,心率110~120次/分,心电图提示心房纤颤、ST-T改变、Ⅲ、aVF异常Q波。
高血压心阳不振心悸冠心病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胸闷、心前区刺痛,含服硝酸甘油可稍缓解,心悸气短,平地步行即感心累,面足浮肿,小便短少,大便溏,饮食少味,时有晕眩,手足麻木,口渴不欲饮。舌质澹胖苔白润,脉细涩而参伍不调,夹杂屋漏之象。辨证为气虚血瘀、心阳不振,夹杂水湿浸渍。
高血压心阳不振心悸气短冠心病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头晕目眩、胸闷气短、心悸心慌、寐差健忘、腰膝酸软、手足麻木欠温、大便溏、溲频数。舌澹胖苔白,脉细数。中医诊断为元气亏虚,胸阳不振,水湿内停,升降失调。病程中见高血压病史15年。
高血压心阳不振元气亏虚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头晕、胸闷、心悸、乏力、夜寐欠佳,病程30余年。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型为肝肾两虚、肾阴不足、肝阳上亢、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阴不足,肝阳上亢,阳失斡旋,心阳不振,气血运行不畅。望诊见面色晦暗,舌淡胖有齿痕。闻诊无特殊。问诊见畏寒肢冷、胃纳一般、大便溏薄、思虑多、夜寐欠佳。切诊见脉细缓。
高血压心阳不振肝肾两虚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男性。头面及双下肢浮肿,按之凹陷,肢冷倦怠,冷汗淋漓,心悸胸闷,气息喘促,不得平卧,面色晦暗无华,头晕目眩,纳呆,小便不利。舌澹胖,边有齿印,苔白滑,脉浮大无根。中医诊断为真阳衰极,上不制水,寒水上凌心肺。病机为水气为病,上凌脏腑,责脾肾阳衰,寒水失约,凌心射肺,心阳不振,肺气上逆,土不制水,水液泛溢。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阳不振心悸糖尿病并肾病
查看详情 →
65岁女性,胸闷气短,心慌乏力,病程10个月。胸痹,痰瘀互结。面色澹暗,舌苔白厚腻,脉沉细。畏寒肢冷,眠差多梦,纳可。心律不齐,早搏,心音低钝。左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主动脉硬化,ST-T异常改变,室性早搏,T波改变。
心阳不振冠心病心律失常胸痹
查看详情 →
75岁男性,胸痛、心悸反复发作10余年,劳累后易诱发。舌嫩红,舌质暗,苔中黄,脉细弦,结脉。中医诊断胸痹,证属心气不足,气滞血瘀。舌象嫩红、暗、中黄,脉细弦、结脉。
冠心病心气不足气滞性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6岁。胸闷、心悸、气促,双下肢浮肿。面色皖白,唇甲紫绀,喘息不能平卧,全身浮肿,纳食甚少,小便点滴而出。舌澹胖大,苔白厚。脉沉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合并肾功能不全。心肾阳虚,开合失常,水饮凌心。水气病,心阳不振,饮邪凌心。
胸闷心悸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心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心前区憋闷、隐痛,病程自1994年春起。中医病名属胸痹,证型为气虚血瘀,心阳不振,夹痰瘀及水湿浸渍。望诊见面白浮肿,唇色浅紫,两足轻度浮肿。舌质澹胖,苔白润。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悸气短,面足浮肿,小便短少,大便溏,饮食少味,眩晕、手足麻木,口渴不欲饮。切诊见脉细涩而参伍不调,夹杂屋漏象。
心阳不振心悸气短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心慌间作2个月,加重1周。现症心慌,伴口苦,耳鸣,胃脘不适喜按。舌暗紫,苔白,脉沉迟缓。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余,血压控制不理想。中医诊断心悸,证型为脾肾亏虚、痰浊阻滞。病机为脾肾亏虚,痰浊阻滞,心阳不振,血脉壅塞。
心悸脾肾亏虚痰浊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3岁。双下肢发凉、步态酸沉胀痛8年,右脚肿胀剧疼、溃烂1年。面色皖白,舌暗红,苔薄白。右足跗阳、太溪脉搏动消失,左足脉沉细。右脚肿胀,皮色暗红,五趾枯黑,足掌前1/3腐败溃烂流脓水,异臭。诊断为脱疽。证属气虚血瘀,经脉阻塞,化热肉腐。
脱疽气虚血瘀脾肾阳虚痰浊内生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胸闷头痛5年,近1年加重,病程较长。症状包括夜间心前区发凉、全身不适、肌肉紧缩、心悸惊悚。体征见四肢冰冷骨寒,舌质嫩淡,苔白水滑,脉稍弦。中医诊断为心阳不振,心脉瘀阻。辨证属心阳不振,心脉瘀阻。四诊信息显示舌质嫩淡,苔白水滑,脉稍弦。
高血压心阳不振心悸惊悚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男,69岁,心悸不安、胸闷、气短、时而作痛,形寒肢冷,面色无华,腰酸乏力,纳少。高血压、冠心病病史8年。证属心阳不振,心神浮越。面色无华,舌淡,脉弱。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早搏,ST-T改变。
心阳不振心神浮越心脉瘀阻血虚
查看详情 →
男,67岁。胸闷心悸多年,伴喉间有痰,夜寐少安。高血压、冠心、心律失常史多年,陈旧性心肌梗塞。舌苔黄腻,边有瘀点,脉细弦。辨证为高年心血不足,心气失宣,痰湿中阻。诊断为陈旧性心肌梗塞,胸痹。
心悸胸痹痰湿中阻心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眩晕20余年,加重月余。高血压病史27年,伴左房轻度增大,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右侧大脑中、前动脉血流速度增快。眩晕时作,伴有呕吐、胸闷、汗出、早醒、腹中冷气作胀、心悸。舌暗红,有齿痕,苔少干。脉弦滑,偶有一止。辨证为气阴两虚,肝气逆上。
心悸眩晕气阴两虚肝气逆上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心慌伴胸闷气短3个月余。心慌、胸闷气短,动则尤甚,头晕,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胖大而澹,苔白,脉沉细。舌胖大而澹,苔白,脉沉细。心阳不足,鼓动无力。心阳不振。
心悸心阳不振阳气不足心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诉头晕头痛20年,心悸心前区隐痛3年。现症心前区隐隐作痛,后背肩胛间痛,劳累后加重,背寒如掌大,眠差多梦。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滑。中医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胸痹),证型为胸阳不足,痰阻经络。病因病机为胸阳不足,痰浊内生,阻滞络脉。望诊见舌暗红苔薄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心前区痛、背寒、眠差,切诊脉弦滑。
冠心病心绞痛胸阳不足痰阻经络
查看详情 →
女,58岁,胸闷、憋气反复发作6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1周。心悸,心肾阳虚。情志不遂诱发,病程较长。面色少华,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白微腻,脉沉无力。心率100次/min,律不齐,血压170/70mmHg。双下肢Ⅱ°水肿,尿量少赤,大便干,纳差、眠差,夜尿频,腰酸痛。
心悸心肾阳虚水肿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