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脾胃虚弱

65岁老贫农,主要症状为吃东西后呕吐、11天未大便,中医诊断为关格证,病因病机为阴阳俱盛不得相荣。面色晦暗,舌苔厚腻,脉沉迟。患者高烧39℃,气喘不止,口渴引饮,痰黄稠,中医辨证为重症风温,病机为外感风热,肺热壅盛。患者热度38℃,胸肋作痛,咳铁锈色痰,痰黄厚,西医诊断为肋膜炎。年三十余,高热39℃,腰痛如折,周身络脉失和,中医辨证为急性肾盂肾炎,病机为湿热下注,肾气受损。
脾胃虚弱关格证肺热壅盛痰热壅肺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周期性麻痹10年,发作频繁,每月3~4次,四肢软瘫,不能下床活动,持续3~5天,伴精神疲惫,呼吸气短,畏风怕冷,食欲欠佳,大便溏泻。舌质澹,苔薄白,舌体肥大,脉濡缓。中医诊断痿证,证型脾肺气虚,筋脉失养。病因病机为脾肺气虚,清阳不布,筋脉失养。
周期性麻痹脾肺气虚筋脉失养四肢无力
查看详情 →
女,65岁,主诉泄泻,病程3年,口苦,咽干,腹痛即泄,每日6~8次,五心烦热,气短懒言,畏寒肢冷,舌质澹暗,苔腻略黄,脉沉细而滑,寒热夹杂,舌象澹暗,苔腻略黄,脉沉细而滑
脾胃虚弱泄泻肝郁化热肠道积滞
查看详情 →
57岁男性,胃部隐痛10天左右,胃部隐痛稍胀,空腹时轻,食后加重,食欲差,嗳气,口干,舌暗红、苔厚根白,脉细数。中医诊断胃痛,证属脾胃虚弱。舌暗红、苔厚根白,脉细数。
脾胃虚弱胃痛胃阴虚舌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4岁,主诉咽中有物梗阻,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咽唾不畅,饮水不碍,病程2~3月。中医病名食噎症,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舌澹红、苔薄白、舌根有疙瘩,舌质红、苔薄黄、苔白,脉弦、脉弦无力。
脾胃虚弱食噎症肝气郁结痰阻气逆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下午及夜间腹胀,纳呆,腹胀连及背部、腹股沟,便溏,日3至5次,食硬物胃部不适。舌质红、苔薄白黄。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滴虫性肠炎。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望诊见舌质红、苔薄白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胀、便溏、纳呆、食硬物胃部不适。切诊未提及。
脾胃虚弱滴虫性肠炎湿热下注肠风下血
查看详情 →
女性,55岁,发热、四肢乏力、四肢不遂、呼吸困难、小便潴留,病程1个月。痿证,脾胃虚弱。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双上肢肌力Ⅲ级,下肢Ⅱ级,左下肢肌肉稍萎缩,肌张力减弱,双下肢腱反射减弱。
脾胃虚弱痿证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男,60岁,发热、咳嗽、痰多、四肢乏力麻木,病程4天后进展为四肢瘫痪、呼吸困难、胃微胀、小便潴留。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萎证,病机为脾胃虚弱。体征示左下肢肌肉稍萎缩,肌张力减弱,双上肢肌力Ⅲ级,下肢Ⅱ级,双下肢腱反射减弱。既往史有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脾胃虚弱萎证肝肾不足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11岁男童,右眼内斜伴复视2周,病程2周多。主诉右眼内斜,伴有复视。病史提示3周前感冒发热,愈后出现右眼内斜,眼球运动不灵,伴复视、眩晕、恶心、偏头痛、晨起痰多。检查示右眼内斜,外展受限,左眼正常,双眼底正常。脉象浮细而数稍滑,舌质稍红,苔微腻。中医辨证为外感风邪,内有痰湿,风痰阻络,筋脉挛急。
脾胃虚弱右眼内斜风痰阻络筋脉挛急
查看详情 →
35岁男性,胃脘间断性疼痛13年,近3年加重,伴胃脘胀满、口苦、嗳气,睡眠欠佳。面色萎黄,舌暗红有裂纹,苔黄厚腻,脉弦细。胃脘痛,中医诊断为胃脘痛,病程较长,伴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功能低下,舌象脉象提示湿热内蕴,气滞血瘀。
脾胃虚弱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低下胃脘痛
查看详情 →
女,66岁,全身多处疼痛2个月余,双侧肩胛部、右上肢胀痛,右侧腰背部疼痛,伴右下肢放射疼痛、麻木,双下肢冷痛,畏寒,双下肢冷痛,饮食可,夜寐可,50岁已绝经。舌黯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辨证为气虚血瘀、肝肾不足证。
全身疼痛气虚血瘀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儿韩某,男,6岁。厌食挑食,上吐下泻,大便溏结无常,小便少而赤,形体瘦弱,睡眠不稳,时惊,低热,性情躁急。四肢软弱,肚腹膨胀,脾脏肿大,有触痛,口腔腐点,口气臭,脉细弦,舌苔腻根厚。湿积伤中,脾胃两病,土虚木侮,虚实错杂,诊为疳积。
脾胃虚弱疳积湿热内蕴脾肿大
查看详情 →
患者7岁,主诉发育滞后,患痿证6年,双足萎缩,行步不正,双手颤抖,大便秘结。舌红,苔薄白,脉细。中医病名痿躄,证型脾胃虚弱,肝肾阴虚。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肝肾亏虚,肾气热,骨枯髓减。
脾胃虚弱脑瘫痿证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儿10岁,女性,主诉指甲生长停滞1年,神困嗜睡,肢倦乏力,双膝关节冷痛,纳谷呆滞。面色萎黄,两目乏神,爪甲不长、薄脆色夭,舌淡苔白,脉细弱。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肝脾两虚,肾气不足。病因病机为肝血亏虚,脾虚生化乏源,肾气不足,木少滋荣。
指甲不长肝脾两虚肾气不足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全身酸楚疼痛4年余,活动后加重,腰膝酸软,月经延后且量少,疲乏易困,食少纳差,大便稍干。舌澹红,苔薄黄腻,脉细。辨证为脾肾气虚夹湿热身痛。
产后体虚脾肾两虚湿热郁滞四肢酸痛
查看详情 →
66岁女性 胃脘痞满2年 脘腹胀满 痞闷不适 喜温喜按 不思饮水 头昏沉 身体困重 大便稀溏 舌体胖大 边有齿印 苔白厚腻 脉沉细滑 脾胃虚弱 水湿内停 胃腹胀满 头昏 身体沉重 大便稀溏 舌胖大 苔滑腻 脉沉滑或细缓
胃痞脾虚水湿内停舌胖苔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7岁。主诉萎缩性胃炎10年,胃脘撑胀,按之压痛,牵引两胁胀满,恶心,饭后重,嗳气,纳差,大便不畅、不成形。舌暗红苔白腻,左脉迟涩。二诊见口苦、胸闷、睡眠差,大便不畅,脉仍有涩象。三诊见舌红苔白干厚,脉沉涩。
脾胃虚弱萎缩性胃炎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29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肌肉萎缩,双腿不能站立,手不能持物,病程自1976年10月4日始。面色淡白,精神萎顿,四肢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痛感降低,步态为跨越步态,伴头晕、惊悸、失眠、自汗盗汗、气短、纳食欠佳、大便干燥。舌嫩红无苔,脉细弦尺弱。中医诊断为拘痿,病因病机为药毒伤及三阴,肝肾耗伤,阴精不足,风阳内动,脾胃虚弱,气血戕伤,筋骨肌肉经脉失于荣养。
脾胃虚弱拘痿肝肾耗伤阴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夏月突然呕吐腹泻,吐泻物如米泔,持续两天。伴随症状包括面色苍白,眼眶凹陷,手足不温,头面汗出,腿筋拘挛。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时疫霍乱。证型为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阳气虚弱,外感疫气,中阳不振,清浊不分。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提示病程两天,症状包括呕吐腹泻、汗出、四肢不温。切诊未明确脉象。
霍乱脾肾阳虚呕吐腹泻面色苍白
查看详情 →
男,48岁。左足部跖趾关节痛风石形成,病情反复,与饮食相关,左足部跖趾关节僵硬麻木1周。形体肥胖,左足跖趾关节肿胀变形,局部皮肤晦暗,触诊有痛风石沉积,腹部胀满,恶心,纳差,口淡乏味,周身困倦,大便稀溏。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痹证,辨证为湿浊痹阻。实验室检查血尿酸升高,左足CT示痛风石形成。
脾胃虚弱痛风石痹证湿浊痹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