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断经9个月,失眠盗汗8个月,加重2月余,伴心悸、气短乏力、急躁易怒、情绪不稳、轻生想法、四肢酸困冷痛、面色晦黯、表情澹漠。绝经前后诸证,肾阴亏虚,心肝火旺。面色晦黯,舌脉阴亏血少,心肝火旺。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早搏。高血压病史,血压150/90mmHg。
绝经前后诸证肾阴亏虚心肝火旺潮热盗汗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男性。主要症状为慢性乙型肝炎。舌红,苔腻,脉滑。
慢性肝炎湿热蕴结肝郁脾虚苔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低热乏力、腰痠腰痛、口干纳少,病程1年,近2个月复发。舌澹黯,苔薄黄,脉细数。中医诊断为虚劳、痹证,证属脾肾亏虚,气血不足。病位在肾脾,病因病机为脾肾亏虚,气血不足。
系统性红斑狼疮脾肾亏虚气血不足痹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女性。主诉肢体不仁、肌肉萎缩一月。病程自1980年9月起。中医病名痿证,证型属脏躁,病因病机为精神刺激。望诊见颜面虚浮,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夜不入寐,饮食欠佳。切诊见脉沉弦,后转为脉缓。
痿证脏躁肝气郁结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遍体发黄,无汗,溺赤。湿邪蕴结,肺气抑遏,膀胱气化不宣。湿邪固可分利,但脘硬腹膨,中土欲败。
遍体发黄无汗溺赤湿邪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8岁。右腕桡侧疼痛1个月,加重2天。右腕桡侧疼痛明显,拇指背伸时疼痛加重,提物乏力。舌质澹,苔薄白,脉弦。右腕桡侧皮下可扪及硬结,局部压痛明显,握拳尺偏试验(+)。中医诊断为痹证,辨证为瘀滞证。
痹证瘀滞证脉弦苔薄白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男性,主诉眩晕头昏,伴恶心欲吐,病程1年。高血压、脑梗死病史。疲倦乏力,腹满不欲食,耳鸣如蝉,纳少,大便不畅。舌黯苔腻微黄,脉弦滑。辨证为风痰上扰,肝肾阴虚。舌象黯,苔腻微黄,脉弦滑。
高血压眩晕肝肾阴虚痰浊中阻
查看详情 →
女,45岁。四肢重困憋胀疼痛,抬举无力,上眼睑紫红斑,病程7年。舌澹胖,苔腻微黄,脉弦滑。证属湿阻气滞,痹于肌肤。病因素体虚弱,六淫之邪客于肌肤经络。面色轻度浮肿,眼眶周围水肿,肢体抬举无力,步态蹒跚。
皮肌炎湿痹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深度昏迷,息粗痰鸣,口臭,4天未大便,舌红苔黄,腹绷急,右手足瘫痪,溲赤浊。中医诊断中风闭证。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阳亢风动、风火痰热、壅结阳明、上蒙清窍。舌红苔黄,脉弦数,腹绷急,痰鸣,口臭,溲赤浊。
中风闭证肝阳上亢风火痰热阳明壅结
查看详情 →
7个月男婴,主诉为肢体活动障碍,病程约1个月。中医病名属痿证,证型为温邪深伏经络,筋脉失养,瘀血不化。面色淡,舌苔中心白滑,指纹澹紫,脉象沉滑。问诊见腹泻、大便不消化、带粘液,乏力,右脚放不平。切诊见脉象沉滑。
温邪深伏筋脉失养瘀血不化肠胃湿热
查看详情 →
男,66岁。头晕目眩,头顶闷痛,动则益甚。脑血流图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舌质干红,苔黄薄。脉弦细。肝阳化风,上冒巅顶。
头晕目眩肝阳上亢瘀阻络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查看详情 →
26岁女性,产后月余,发热汗多,全身皮肤灼痛,四肢痿软不用,肌肉萎缩,驰缓性瘫痪,呼吸困难,进食呛咳,小便不能自理。舌红苔薄黄,脉濡数。诊断为痿证,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亏虚,筋脉失养,水湿外侵,脾虚失运,积湿化热,湿热困脾,精微不布。三诊时出现低热汗多,舌红无苔,脉细数。
产后气血亏虚湿热内生痿证阴亏之证
查看详情 →
女,50岁,支气管哮喘,下肢浮肿,神疲乏力,病程自1974年起,面色萎黄浮肿,腰痠肢倦,短气畏寒,呕哕纳呆,溺少便溏,双下肢凹陷性浮肿,舌体胖嫩质暗,舌苔薄黄,脉沉细,证属脾肾阳虚,湿浊停滞,三焦气化失常,中运升降之机被阻
支气管哮喘下肢浮肿脾肾阳虚湿浊停滞
查看详情 →
女,57岁,胸闷、胸痛反复发作7年,双下肢无力、麻木,周身疲惫,下午明显,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冠心病,高血压,胸痹,胸阳不振,气虚血瘀,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
冠心病高血压胸阳不振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右腿痹痛,病程未明。伤酒涉水后湿气侵袭阴络。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气味无异常。症状为右腿痹痛,从髀骨至委中穴。脉象未提。中医病名为痹证,证型为湿痹,病因病机为湿气侵袭阴络。
湿痹阴络受损腿痛
查看详情 →
27岁,女性,因家庭口角怒气上逆致病,僵卧不省人事。阴虚肝旺体质,脉右弦细左伏。诊断为气逆致厥。病因属情志不遂,气机逆乱,神机失运。
昏厥气逆阴虚肝旺
查看详情 →
患者,女,30岁。腰痛连及两腿麻木痛,遇冷加重,遇热减轻,全身酸痛及头痛,病程持续三四个月。中医病名: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证型:风寒湿三气杂合所致。面色淡白,舌色淡红。脉沉紧。
腰腿痛风寒湿痹寒凝经脉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素有肝郁气弱之病,微染时令,泻痢无度,坏欲饮食,六脉皆虚。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虚无力。中医病名属肝郁气弱,证型为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脾虚失运。病程未明确记载。
泄痢无度肝郁气弱六脉皆虚身体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主诉左半身麻木,左侧口㖞,右侧偏头痛。病程自2003年春节期间发热后开始。中医病名属肢体麻木,证型为肝风内动,营卫不和,阴血亏虚,经脉阻滞,清阳不升,血虚寒滞,肝肾不足。望诊见舌黯红,咽红;闻诊无特殊;问诊见腹胀、睡眠差、手颤、肌肉跳动、尿黄;切诊见脉沉弦、细弦、左沉右弦、细小弦。
半身麻木肝风内动营卫不和阴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男性。左侧臀部至足跟疼痛,伴患肢运动受限,走路跛行。病程未明确。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型为风寒湿痹。病因病机为风寒湿乘虚袭入,留着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现症见脸色不华,形体偏瘦,舌尖有赤点,舌苔薄白,脉弦紧。望诊见面色不华,舌质红,舌苔薄白。闻诊未见异常。问诊见疼痛与气候变化有关,患肢无红肿,肌肉无明显萎缩,触之无灼热,抬腿试验80°。切诊见脉弦紧。
坐骨神经痛风寒湿痹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