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0岁,反复胃脘疼痛1年,发作加重1周。胃脘灼痛拒按,时连及两胁,胃脘饱胀,恶心反酸,嘈杂纳呆,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胃痛,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证。
胃痛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失眠15年余,起病于25岁,进行性加重。症状包括胆怯易惊、多梦易醒、身体疲惫、彻夜难眠、兴奋或言语稍多则失眠加重。近期伴有肢体乏力、头晕头蒙、胃脘不适、饥饿感。平素工作紧张、劳累,精神抑郁,喜嗜辛辣,口干喜饮,大便干燥,溲偏黄。舌体稍胖、舌质暗、边有齿痕、舌时有麻感、苔薄白少津。脉沉弦而尺弱。中医诊断为失眠,证属胆经郁热、痰浊内扰。
失眠胆经郁热痰浊内扰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闷伴心慌8年,加重4天。刻下症见胸闷气短,心慌乏力,纳差,失眠,面色晦暗,舌质暗澹,舌体偏大,舌苔薄腻,脉弦细迟结。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眩晕,不寐,证属心气不足,肝郁气滞。病因病机为年逾六旬,心气衰弱,劳累过度,性情急躁,肝郁气滞,气血不畅,心脑失养。
胸痹心悸心气不足肝郁气滞心肌缺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胸脘时痛、饱胀2年,伴纳差、口干、口黏、善太息、困倦乏力。中医病名属胆汁反流性胃炎,证型为肝气郁结,横逆犯胃。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机郁滞,横乘脾胃,升降失常。舌质澹暗、苔白腻,脉弦缓无力。
胆汁反流性胃炎肝气郁结情志不舒胃胀
查看详情 →
三十二岁,腹部剧痛,痢下纯赤,烦热口渴,日夜下痢百余次,里急后重,苔黄,舌赤,脉甚数,肠部发炎,积滞不化。
湿热痢肠积滞舌赤苔黄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冠心病八年,近月胸膺憋闷隐痛,遇风冷加重,嗳气呃逆频作。形体不衰,神色困顿,少言寡语,声音微弱,畏风冷,避电扇空调。舌体胖边有齿痕,苔白薄微滑,脉沉濡略滑。中医诊断胸阳式徽,阴寒水饮凝着不化,心络痹阻。证型属胸阳式徽,阴寒水饮凝着不化,心络痹阻。病机为阴寒水饮凝着,胸阳不振,心络痹阻。
冠心病胸阳式徽阴寒水饮心络痹阻
查看详情 →
10个月女婴,纳差半月余,腹部胀满。食欲差,量少,大便干,小便黄,面唇色红,舌红苔黄厚,指纹紫滞。中医诊断为积滞,辨证为乳食积滞,脾胃失运。病因为乳食内积,脾胃失运,积滞化热。舌红、苔黄厚、指纹紫滞。
乳食积滞脾胃失运积滞化热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主要症状为发热起伏半个月,高热(40℃),神志昏煳,四肢不温,咳逆气急,全身无汗,腹部胀满,便闭3天,小溲短赤。中医病名为热壅肺胃,证型为邪积内滞,病因病机为邪热内壅,阳明里实,肺气郁闭,秽浊熏心。望诊见舌红苔黄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发热、神志异常、咳逆、便闭、小溲短赤,切诊见脉滑数。
高热阳明腑实闭脱肺气郁闭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主诉口腔溃疡、结肠炎术后胃肠不适、睡眠不良。病程自1997年手术后持续至2000年9月。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见似结实少光华,上睑下垂,舌质淡,舌中根苔浊腐。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失眠、嗳呃、腹中隐痛、口干苦、肝区痛。切诊见右脉偏细滑,左脉细微弦。
结肠炎肝转移肝郁胃热
查看详情 →
75岁男性,胃脘胀痛3个月,胃部怕凉,隐痛,晨起明显,大便调。舌黯红,苔黄浊,脉右沉细,左弦。中医诊断胃脘痛,属脾虚胃滞,寒热错杂。舌黯红,苔黄浊,脉右沉细,左弦。
胃痛脾虚胃滞寒热错杂胃胀
查看详情 →
女,60岁,反复右胁胀痛10余年,加重7天,伴口苦,呕逆,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弦略数。辨证为胆火气滞,病机为胆热气滞。二诊主诉胁痛再发,胃中灼热胀满,心烦欲呕,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辨证为胆热犯胃。三诊胁痛已止,胃胀、心烦及便秘均减,舌红,苔薄黄,脉弦。
胆火气滞胆热犯胃胁痛口苦
查看详情 →
患者记忆力弱,时时眩晕,夜不能寐,寐则齘齿,心悸,口气,大便硬而难,多遗泄,面皮微黄,脉沉细,舌胖苔少。中医诊断肾虚血少,慢性胃病。肾虚血少,肾精亏虚,脾胃不健,心阴不足。面色微黄,舌胖苔少,脉沉细。
记忆力弱眩晕失眠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男性。主诉反复低热,体温37.1℃~37.5℃,偶达38℃,伴乏力、头痛、困倦。病程约4个月。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属湿邪留恋,湿重于热。病因病机为湿性黏腻,郁而化热。望诊见面色稍黑,舌质红,苔黄腻。闻诊未见异常。问诊提示乏力、头痛、食欲尚可、大便黏腻。切诊脉弦滑。
外感后低热湿邪留恋未净湿重于热
查看详情 →
张某,男,20岁,脐周隐痛,大便夹杂不消化食物,情绪紧张,咽干,眠差。舌淡红,苔白稍腻,脉弦。中医诊断腹痛,证型肝郁脾虚。病因病机为肝郁脾虚,气机不畅,脾失健运,肝气郁结,影响脾胃运化。
腹痛肝郁脾虚咽干眠差
查看详情 →
女,70岁,头晕目眩,双下肢乏力,胸闷,口苦,泛酸,恶心,呕吐,血压175/100mmHg,脉细弦,舌红苔薄润。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见舌红苔薄润,舌缨线存在;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目眩、胸闷、口苦、泛酸、恶心、呕吐;切诊脉细弦,后诊脉弦,右大于左,小弦,右关部弦滑,脉右关部弦滑。
高血压肝胃不和肝肾亏虚虚阳上浮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女性,反复咳嗽、咳痰4年,加重1周。咳黄绿黏痰,胸胁胀满,咳剧,气短,下肢浮肿,尿少色黄,大便干结。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滑数,重按无力。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型为痰热郁肺,气血亏虚。病程长,反复发作,冬春季易发,外感诱发,痰热互结,肺失清肃。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痰热郁肺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无故悲泣,脾虚脏躁,神不安舍,痰热居之,神识时清时昧,谵语郑声。脉虚弦而滑。脾虚失运,湿蕴成痰,脏阴不足,肝火上扰,夹痰蒙蔽清窍。
脾虚脏躁肝火上扰痰热蒙蔽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头晕1月余,头重如蒙,视物昏花,恶心呕吐,食少多寐,胸闷乏力。舌苔白腻,质澹,脉濡滑稍弦。中医诊断眩晕,证属脾湿生痰,痰阻清阳。望诊舌苔白腻,闻诊无特殊,问诊见头晕、恶心、食少、乏力,切诊脉濡滑稍弦。
眩晕脾虚湿郁痰阻清阳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18岁,呕吐涎水,嗳气连属,纳饭尚安,饮粥则吐,腹满呕逆,经阻四月有半,间有内热。舌红光剥无苔,唇干起裂,脉弦数。胃阴已伤,人消瘦异常。病由伤饮,气郁,蓄饮症,胃阴伤,气机不畅,水气上逆。
呕吐涎水胃阴已伤气郁经阻
查看详情 →
女,58岁,头晕2周余,头不清爽,胃脘胀满,微感恶心,血压不稳定,大便数日一行,舌澹体胖苔白腻,脉沉滞,内有痰浊积滞,阻滞气机而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舌澹暗苔腻厚,脉沉细弦
头晕痰浊积滞气机阻滞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