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4岁。主诉情绪紧张、焦虑、心烦、夜不能寐1年余。头晕胀痛,纳食不馨,口微干,大便易溏。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郁病、不寐。辨证为肝胆失疏,痰热内扰,心神失宁。舌澹红,苔薄黄腻,脉弦细。病因病机为肝失疏泄,气血不调,肝郁化火,痰热内扰,胆胃不和,三焦气机不畅。
郁病肝胆失疏痰热内扰心神失宁
查看详情 →
泄泻 遗泄 舌苔黄腻 脉象带数 胃口能纳不化 脾脏有蕴湿蒸郁 内外相结 病程久泄不止 遗泄时作
泄泻遗泄脾湿胃蕴
查看详情 →
64岁女性,突发左侧肢体偏废,言语謇涩,鼻翼沟变浅,舌体偏斜,血压210/120毫米汞柱。神态呆滞,言语含煳,左侧半身不遂,眩晕纳呆,痰多白稠。舌苔厚腻,脉弦。形体肥胖,素体湿重阳亢,高血压症。中医诊断为中风偏瘫,证属痰热风阳上扰。病机为痰浊夹肝阳上扰清空,脉络被堵。二诊时血压下降,神志清晰,言语流利,左侧肢体软弱能活动,舌苔厚腻,脉濡。三诊时已能独自步行,血压正常。
中风偏瘫痰热风阳上扰痰瘀阻络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男性。主诉发作性胸闷伴心慌1个月余。现病史提示平素思虑劳累,性格内向,喜食咸辣。面色晦黄,舌质暗澹,舌苔厚腻,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证属心气不足、肾阳虚弱型。病因病机为思虑劳累伤及心脾,肾气不足,阳气亏虚,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阻。
心气不足肾阳虚弱胸痹心悸心动过缓
查看详情 →
男,58岁,主诉泛酸、胸骨后嘈灼隐痛、嗳气频而不爽,病程2周。辨证气滞不畅化热,寒热夹杂上逆。脉弦,苔薄。舌象苔薄,脉象弦。
反流性食管炎气滞化热寒热夹杂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女性。眼痛难忍,大便黏腻不畅,晨起口干。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二诊时舌暗红,有裂纹,苔根黄腻,少津,脉弦细。三诊时舌暗红,苔黄腻,脉弦细。
眼痛大便黏腻
查看详情 →
张某,54岁,男性。右侧半身不遂,下肢肌力I级,上肢肌力Ⅱ级,语言謇涩,喉间痰鸣,咳痰不爽,睡眠不安,心烦自汗,小便黄,大便3~4日一行。舌淡苔黄腻,脉右弦,左弦大而滑。证属肝风挟痰热上蒙清窍,阻滞经络。
脑溢血肝风内动痰热上蒙经络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腹痛及胁痛两月,少量腹水,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小便茶色,睡眠甚差,周身乏力。中医诊断为肥气病,病机为肝郁湿热,并有伤阴之势。舌满面黄腻苔,舌心微有裂纹,脉浮弦而细。肝在肋下1厘米,剑下2.5厘米,肝脏中等硬度,血清谷丙转氨酶增高。
腹痛胁痛肝郁湿热伤阴舌黄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诉经常便秘,近日加重,有时4~5天1次,伴脘腹胀满、口臭、憋气、行经腹痛。舌苔薄黄,脉沉。中医辨证为阴虚内热,大肠失润。
便秘阴虚内热大肠失润
查看详情 →
女,44岁;主诉高热二周不退,先寒后热,胸脘不适,咽痛汗多,关节酸楚,大便3天未通;舌红苔黄,脉滑数;诊断少阳阳明;病因病机为新感风湿;证型少阳阳明;望诊舌红苔黄;闻诊未提及;问诊有高热、胸脘不适、咽痛、汗多、关节酸楚、大便不通;切诊脉滑数。
风湿病少阳阳明风湿寒热
查看详情 →
59岁女性,发作性胸闷胸痛伴心慌2年余,眩晕耳鸣、视物旋转30年,双手发麻,失眠多梦。面色晦暗,舌质暗尖红,舌苔薄白,脉弦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胸痹、眩晕,证属气阴两虚,肝郁气滞型。病程长,情志不畅,喜食辛辣甜咸,高血压病史6年,劳累思虑易诱发症状。
胸痹眩晕气阴两虚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男,46岁。头晕腰痛,纳食一般,恶心,夜寐早醒,口干,大便软,每日2次。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肾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脾肾两虚,湿热内蕴。面色正常,舌象淡红,苔薄黄,脉弦细。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腰痛、口干、夜寐早醒、大便软。脉弦细。
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肾性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头痛发热,意识不清1日。体温38~39℃,颈项强直。暑温,暑温邪陷,阳明腑气不通,邪热上熏心包,直犯颠顶。烦躁不安,循衣摸床,呻吟不已,大便半月不行。舌苔黄腻。脉数。
暑温阳明腑实心包郁热神昏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84岁,脐腹隐痛1年余,伴有肚脐周围凉冷、下坠感,冬秋加重,需用棉垫保暖。日间频漱口,饭后腹胀,矢气频作,晨起咳吐大量白色黏痰,夜尿频,大便干燥。舌质暗而苍老,裂如龟背纹,舌苔薄黄,舌下脉络紫黑怒张,脉沉弦滑,按之有力。中医病名为腹痛,证型为湿滞脾胃、瘀阻肠络。病因病机为湿滞与瘀阻。
腹痛湿滞脾胃瘀阻肠络痰湿
查看详情 →
施某,4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形寒身热、面目肌肤发黄、心烦懊恼、纳食减退、恶心欲呕、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诊断为湿热互蕴,郁蒸成黄。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望诊见舌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身热、黄疸、纳差、胸闷、懊恼、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切诊脉象弦滑而数,后转为弦数、弦。
黄疸湿热胸闷纳减
查看详情 →
男,67岁,腰腿疼痛伴针刺样疼痛,痛引小腹不舒,腹胀有下坠感,大便脓黏不畅。素有气阴两虚,痰郁气结,复受风寒湿邪。肾气亏损,脉弦细涩。气阴俱虚,痰郁气结,脉沉缓。肝肾俱虚,寒湿外客,肝郁气滞,脉弦紧。
腰腿疼痛针刺样痛小腹不舒腹胀下坠
查看详情 →
52岁男性,主症为胸闷、气短、不能平卧、动则加重、食欲不振、口干、胃腹胀满、颜面下肢浮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周身乏力、咳嗽、咳少量白痰、尿少、大便次数增多。舌黯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胸痹、水肿,属气虚血瘀水停。
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心气虚衰血脉瘀滞
查看详情 →
女性,52岁,肝胃不调,食物不下,呕逆,口苦,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属肝胃不调,证型为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肝郁化热,胃气上逆。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食物不下、呕逆、口苦,切诊左关弦数,右寸略弱,右关弦,二诊左关弦数,左寸小数,三诊两关脉尚大。
肝胃不调肝郁化热胃气上逆口苦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心慌心悸,头目昏暗,右侧上下肢无力,右脚踏地如履棉花,长期失眠。舌苔薄白,脉结甚,数至一止,或十数至一止。中医诊断为血气瘀滞,心神不宁,肝风内动,肢体失养。病因病机为血液瘀滞,心失血养,肝气郁而风生,风邪犯经络,致身半失养。
心脏病高血压中风心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胃脘痞胀痛反复年余,饥饿时痛重,纳食后胀满,呕恶不适,疼痛如绞,食欲减退。舌质红苔白腻,脉细弦。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灰红色伴水肿。证属肝胃不和,肝郁胃滞。复诊因饮食不注意,突发胃脘刺痛,呕吐恶心,头晕,腹胀如鼓,舌苔白腻,脉濡数,证属胆胃不和,湿浊郁于胃腑。后期见纳呆、疲乏、两胁窜痛,舌质淡苔白腻,脉细弦,证属脾虚肝郁。
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胆胃湿热脾虚肝郁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