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气滞血瘀+冠心病

男,65岁,胸闷反复发作3年,加重2天。心痛,脾肾阳虚,气滞血瘀。面色淡隐青,舌苔白腻,裂纹,脉沉弦。心悸,胸痛,背痛,气短,善太息,手足凉,口干苦,头晕,纳可梦多。舌淡红,有裂纹,苔薄腻,脉沉弦。
气滞血瘀心痛脾肾阳虚心烦易怒
查看详情 →
患者17岁,女性,主诉反复胸闷心慌1年余。胸闷心慌,头晕头痛,乏力,寐艰,痤疮。舌澹红,苔中后微腻,脉结代。既往房性早搏病史1年余。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频发多源房性早搏。中医诊断为肝阴不足,肝郁有热,兼有气虚血瘀。病机为肝阴不足,肝郁有热,气虚血瘀。
心悸肝阴不足气虚血瘀痰热肝火
查看详情 →
张某,70岁,女性。主诉心悸半年,因情志因素加重5天。现病史见胸闷、气短、乏力、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口干、眠差。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证属气阴两虚夹痰瘀。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提及。病程半年,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夹痰瘀,心脉痹阻。
气阴两虚痰瘀阻络心脉痹阻胸痹心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6岁,男性。倦怠乏力,头晕,步态不稳,口干舌燥,微咳,大便干,小便昼少夜频。脾肾两虚虚劳,脑供血不足,慢性肾功能不全。舌澹红,苔薄白,脉沉弦。病程较长,伴有心气不足之象。
虚劳脾肾两虚心气不足气血阴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主诉近半年胸闷短气、头晕加重。高血压病史3~4年,血压波动在180~190/100~110mmHg,曾行子宫切除术,有心肌缺血改变。诊断为胸痹、眩晕(冠心病),辨证为气虚气滞血瘀证。查体血压155/100mmHg,心率72~74次/分,律齐。心电图示ST段及T波压低或倒置,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轻度反流,左室舒张功能轻度减低。舌质仍较红,少苔。
胸痹眩晕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心前区绞痛频发,睡眠差,梦多心烦,头痛,心悸,气短,胸闷,隐痛,不能久视。中医病名冠心病,证型心肝失调。病因病机为操劳过甚,脑力过伤,肝肾渐衰。舌边缘燥,中有裂纹,脉沉迟。二诊脉微弦,右盛于左。三诊脉两寸和缓,两关有力,两尺弱,舌正红无苔。
冠心病心肝失调肝肾亏虚心悸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头昏乏力10年余,加重半年。主要症状为头昏、偶有黑矇、易倦乏力。中医病名心悸,证型阳虚痰瘀,病因病机为心阳不振,痰瘀内阻。舌质淡红,苔根微腻,脉小迟。四诊信息显示舌象淡红、苔根微腻,脉小迟。
气滞血瘀心悸心阳不振心肾阳虚
查看详情 →
71岁女性,反复心悸10余年,加重4天。心悸、气短、胸闷、身软乏力、眠差、口干、易咳嗽、痰多色白、颜面双下肢浮肿。舌澹,苔薄腻,脉沉细弱数。中医诊断胸痹,证型为气阴不足,心阳亦虚。病机为心气不足,心血不畅,心失所养,阳虚水液失运,痰浊内生。
胸痹气阴不足心阳虚痰浊内生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心前区缩窄样疼痛10余年,再发11日。中医诊断心膺痛(心肾两虚,气滞血瘀),眩晕(气虚血瘀),消渴(肾虚夹瘀)。舌澹红,苔薄白,脉细涩。面色不华,心悸胸闷,口干,头晕头昏,形体略胖。病程较长,存在冠心病、高血压病Ⅱ期、糖尿病2型。
气滞血瘀心肾两虚眩晕消渴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主诉胸闷、气短、心悸、疲乏8年,外感后头痛、胸痛加重1周。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痛苦面容,胸痛、胸闷、气短、心悸、头昏、头痛、汗多、腰酸困、畏寒、失眠多梦、小便清长、大便溏、口干不欲饮。舌质澹胖,苔薄白,有瘀斑及齿痕,脉沉细而弱。中医诊断胸痹,证型为心肾亏虚,脾阳不振,气血瘀阻。
冠心病心肾亏虚气血瘀阻脾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心前区反复缩窄样疼痛10余年,再发11天。中医诊断心膺痛(心肾两虚,气滞血瘀),眩晕(气虚血瘀),消渴(肾虚夹瘀)。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涩。面色不华,形体略胖。血压18/10.6千帕,血糖5.1毫摩尔/升,总胆固醇3.95毫摩尔/升,甘油三酯1.4毫摩尔/升。
气滞血瘀心肾两虚气虚血瘀肾虚夹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83岁。主诉胸闷,头晕,头痛,头胀,耳鸣,目干涩,怕热,偶胃胀,腿痛。舌黯苔薄白微腻,脉沉缓。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证属阴虚气滞夹瘀。病因病机为阴虚气滞夹瘀,瘀血阻络。
胸痹心痛阴虚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主诉心痛频发,连肩彻背,刺痛或憋闷,冷汗淋漓,咽部发紧,心中烦闷,脘腹胀满,唇甲紫黯。舌质暗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涩。中医病名胸痹,证型气滞血瘀,心脉痹阻。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心脉痹阻。望诊见舌质暗有瘀斑,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痛频发,伴有咽部发紧、心中烦闷、脘腹胀满。切诊脉弦涩。
冠心病气滞血瘀高血压心脉痹阻
查看详情 →
女,53岁,心悸5年余,近1个月加重,伴失眠、耳鸣、纳可、二便调。舌苔薄,边有齿痕,脉细。中医诊断为心悸、怔忡,证属肝肾阴虚。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心失所养,虚阳上浮,睡眠不安。
心悸肝肾阴虚脾肾亏虚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75岁男性,胸痛、心悸反复发作10余年,劳累后易诱发。舌嫩红,舌质暗,苔中黄,脉细弦,结脉。中医诊断胸痹,证属心气不足,气滞血瘀。舌象嫩红、暗、中黄,脉细弦、结脉。
冠心病心气不足气滞性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胸闷、心慌、头晕、目眩、下肢浮肿。病程3年,现为亚急性后壁心肌梗死。中医病名属胸痹,证型为心肾两虚,血瘀痰浊阻闭经络。望诊面色红润,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闷、心慌、活动后下肢浮肿。切诊脉沉弱细涩。
高血压心肾两虚血瘀痰浊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反复头晕、心悸、胸闷2年余,再发伴加重1周。眩晕,心悸,阴阳两虚,气滞血瘀,心肾两虚。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律失常,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眼底动脉硬化Ⅰ~Ⅱ°。
气滞血瘀冠心病眩晕心肾两虚
查看详情 →
55岁男性,乏力、口渴10年,腰酸乏力,目胀,咽干,有时胸闷疼痛,小便调,大便稀。舌红暗,苔白腻,脉弦。消渴病,气阴不足,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冠心病气阴不足消渴病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反复头晕、心悸、胸闷2年余,伴眩晕、恶心、冷汗、大便失禁。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诊断眩晕(阴阳两虚、气滞血瘀),心悸(心肾两虚)。病程2年,血压偏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示窦性停搏,长间歇停搏。眼底动脉硬化I°~Ⅱ°,肝多发性囊肿,胆囊炎,脾大,肾孤立性囊肿。
气滞血瘀冠心病眩晕心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7岁,女性。主诉胸闷反复近30年。中医病名胸痹心痛,证型气虚血瘀,脉络失和。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病程长达30年,存在心肌损伤,情绪紧张,失眠,精神不振。
冠心病气虚血瘀肝郁气滞心血瘀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