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男性,行走步履摇晃伴眩晕2个月余。眩晕,眼花、视物不清,行走步履摇晃,有漂浮感,口干不苦,纳可,寐安,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弱。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恢复期)。脑络瘀滞证。脑萎缩,腔隙性脑梗死,高血压病史,颈椎病,胆囊结石并胆囊炎,前列腺增生,升主动脉增宽,左房、右房扩大,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减退。
缺血性中风脑络瘀滞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主诉产后腹泻、纳差、乳汁断绝、头晕眼花、神疲乏力、毛发脱落、心慌、失眠、汗出、腰酸腿软、畏寒肢冷、性欲减退、小便清长。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气血亏损。舌淡,脉沉细。面色萎黄,毛发稀疏。病程较长,产后持续症状。
脾肾阳虚气血亏损纳少便溏毛发脱落
查看详情 →
男,54岁,左侧肢体活动不利3年,复发并加重6日。舌质澹暗,舌体胖大,苔白厚腻,脉沉滑。神志清,形体肥胖,言语不利,伸舌左偏,右侧上下肢肌张力高,肌力Ⅰ级,腱反射亢进,右巴宾斯基征(+)。颅脑CT示右侧内囊及基底节区多发性腔隙性梗死。中医诊断为中风,证型为脾肾阳虚,痰浊内蕴,脉络闭阻。
中风脾肾阳虚痰浊内蕴脉络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女性。主诉为结肠癌术后1年余。舌象澹紫,苔黄厚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证。病程为术后1年余。
结肠癌术后气虚血瘀脾虚运化不足腹胀
查看详情 →
75岁女性,主诉乳腺癌术后5年余,乏力、头晕、纳食一般、偶有腹胀、二便调。舌质淡,苔腻,脉弦。辨证为脾虚痰凝。病史显示乳腺癌术后伴肝转移,脾虚气弱,痰湿内蕴。
乳腺癌脾虚痰凝肝转移
查看详情 →
右腰酸不适,头昏晕间作。舌澹紫暗,边有齿印,苔灰白腻,脉细弦。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见舌象紫暗、边有齿印,苔灰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腰酸、头昏、食生冷油腻则便溏。切诊见脉细弦。
右腰痛肝肾亏虚血瘀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阵发性心前区疼痛5年,活动后发作或加重,呈刺痛,向肩背部放射,休息后缓解。舌红有裂纹,薄黄苔,双脉沉,寸尺沉甚。高血压病史10余年。胸痹,证属肾虚血瘀,病机为肾气衰退,肾阴不足,血行失畅。舌有齿痕裂纹,黄苔,脉沉细,尺寸沉甚,双脉缓稍滑,舌红薄黄苔,脉沉数。
胸痹肾阴虚肾阳虚血行不畅
查看详情 →
31岁女性,闭经1年余,月经周期正常,1992年游泳后闭经,肌注黄体酮可来潮。心烦易怒,白带偏多色黄,舌质暗苔黄腻,脉沉小。中医诊断闭经,辨证为肝郁气滞,下焦湿热。舌质暗,苔黄腻,脉沉小。
闭经肝郁气滞下焦湿热肾虚
查看详情 →
女,38岁。颜面起斑4~5年。精神疲惫,倦怠乏力,面色萎黄不华,褐斑逐年加重,嗜睡,大便不成形,月经量少,有血块。舌质澹嫩有齿痕、苔薄白,脉滑缓。脾虚不运,气血瘀滞。面色萎黄,舌澹嫩有齿痕,苔薄白,脉滑缓。
脾虚不运气血瘀滞肾精不足脾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主要症状为脑溢血、昏迷、肢体强直性瘫痪、左侧肢体抽搐、出汗、呃逆。病程自1976年12月17日发病,至1977年3月22日神志恢复,共87天。中医病名为中风,证型为中脏,由闭转脱,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肝阳化风,风痰上扰,阻塞血脉,气血并逆于上。望诊见舌质红、舌卷、牙关紧闭;闻诊有呃逆;问诊见发热、咳嗽、喉中痰声、大便干;切诊见脉弦缓、弦数、弦紧。
中风中脏肝肾阴虚阴虚阳亢风痰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男性。主诉右眼视物变形、视色不真1个月。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诊断为右眼视惑证,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眼底检查示右眼黄斑区水肿及黄白色渗出物,中心凹反射不见。
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视惑证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下肢疼痛,步履艰难,夜间加重,难眠。病程较长,下肢疼痛逐步加剧。面色黄滞,表情痛苦。舌质暗嫩,苔白兼浊。脉尺弱兼涩。中医病名为股动脉硬化症,证型为脾肾两虚兼血瘀。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
股动脉硬化症脾肾两虚血瘀
查看详情 →
63岁,颈部不适胀满发憋,眩晕心悸,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胁胀纳呆。舌红苔薄,脉细数,形体消瘦,右颈上方肿大淋巴结。瘿瘤,肾阴亏虚,肝气郁结证,甲状腺髓样癌术后淋巴转移。病位在肝肾,证属痰瘀阻水不涵木。
甲状腺癌淋巴转移肾阴亏虚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右眼视物不清,视力下降4个月。原发性高血压。舌质澹红少苔,脉弦细数。右眼视网膜颞上支静脉阻塞,视网膜及黄斑区出血,中心凹反射不见。血压165/90mmHg。眼底检查示视盘边界清,色泽正常。病程4个月。阴虚阳亢证。病因病机为阴虚阳亢,瘀阻脉络。
右眼视瞻昏淼症原发性高血压阴虚阳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4岁,男性。主诉外伤后右眼视力下降1个月。病程1个月。中医诊断外伤性脉络膜破裂、视网膜震荡、黄斑出血、瞳孔散大。证型热毒内侵,脉络瘀阻。舌象澹红、苔薄白。脉象沉细。眼底见视盘颞侧灰白色弧形脉络膜破裂,黄斑区出血,视网膜水肿,中心凹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
外伤性脉络膜破裂视网膜震荡黄斑出血瞳孔散大
查看详情 →
李某,女,34岁,双目失明1年余,视物不明,茶杯口大的“人民日报”四字不能辨识,目睛流泪,泪多清冷,眼不痒不痛,时有眼眵,色白质黏,大便偏稀,食冷即泄,小便色白。舌质澹,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润,脉沉滑。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脾肾阳虚,气化不行,水湿停滞,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水湿停滞,上泛眼窍。望诊见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润。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视物不明、流泪、大便稀、小便色白。切诊见脉沉滑。
双目失明脾肾阳虚水湿停滞舌体胖大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外阴痒痛8年,病程漫长。外阴逐渐萎缩,局部皮肤发白,分泌物少,月经量多有血块,经期腹痛,性生活困难,平素易急躁,头晕。舌质红,脉沉细。西医诊断为外阴白斑。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后转为肾虚精亏。
外阴白斑肝肾阴虚肾虚精亏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腰痛时轻时重,劳累受凉时加重,伴右侧腿疼发凉。舌苔薄白,脉沉。中医诊断为腰腿痛(寒痹)。辨证为肾虚感寒,筋脉失养。面色正常,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弦。
腰腿痛寒痹肾虚感寒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女,56岁,干咳痰少,喉痒,吹冷风或夜间加重,晨起吐白粘痰,咳剧时伴胸闷、轻度气喘、眼花、出冷汗、恶心,病程3个月余。舌质淡胖,苔白少津,脉沉细无力。中医病名属咳嗽,证型属脾虚肺弱,病机为脾虚致肺肾不足,肺金受邪,阳气不足。
干咳痰少脾肾不足肺气虚畏风怕冷
查看详情 →
患者气短3月余,活动后加重,偶尔咳嗽,胃脘部烧灼,乏力,纳呆。面色萎黄,唇甲发绀,形体消瘦,语声低怯,呼吸急促。舌质红,少苔,脉细弦。证型为气阴双亏,病因吸烟致气道损伤,肺气阴亏,痰瘀互结于肺而成积,气血暗耗。二诊咯血,色鲜红,挟血块,舌质红,无苔,脉细数,证型为肺阴不足,阴虚火旺,血热妄行。三诊咯血止,咳嗽减轻,舌质澹,苔薄白,脉细滑,证型为虚火已退,脾胃仍亏。四诊腹痛,纳呆,便溏,舌质红,苔白花剥,脉细滑,证型为脾胃虚弱,运化失司。
肺癌气阴双亏肺阴不足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