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30岁,男性。主诉右下腹痛已数年,饮食不慎或食后过劳则痛。病程迁延,曾患急性阑尾炎,治后反复。右下腹有包块,按之有反跳痛,大便干,小便红。舌苔腻微黄,脉象小结。中医诊断为肠痈。病因病机为秽浊久郁,寒凝热壅,气血瘀结,传导阻滞。望诊见舌苔腻微黄,切诊见脉象小结。问诊见腹痛反复,饮食及劳作诱发,大便干,小便红。
肠痈气血瘀结寒凝热壅浊热留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9岁。主诉右手臂肿胀麻木,不能抬举、弯曲,右手不能动作,病程一年余。右手肿胀较甚,皮色略紫,麻木有知觉但不能动作,伴清晨自汗,口微渴,手足心热。舌苔薄黄,脉细。辨证为血络瘀滞不通。
乳腺癌术后血络瘀滞气虚血弱手足心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头晕一年,右半身麻木半个月。现症包括头晕恶心、项强、言语不利、右侧肢体麻木、抬举无力、持物不稳、运动障碍。舌澹暗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中医病名脑血栓,证型气虚血瘀,脉络瘀阻。病因病机气虚血瘀,脉络瘀阻。望诊舌澹暗边有瘀点。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头晕、恶心、项强、言语不利、肢体麻木、抬举无力、持物不稳、运动障碍。切诊脉弦。
脑血栓气虚血瘀肾精不足痰火上炎
查看详情 →
26岁女性,主诉痛经,行经前一日胸胁、乳房、小腹胀痛,血量少色紫暗有血块,淋漓不畅4—7日。面色枯暗无华,唇色红紫,舌苔薄黄,质暗红有瘀点,脉沉弦。辨证为气滞血瘀。
痛经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31岁,痛经3年多,经来小腹疼痛有灼热感,月经提前3~5天,经色深红或黑带血块,量较多,质地黏稠,口干渴欲饮凉水,心烦急躁,大便偏干,白带多色黄稠有臭味,少腹隐痛,小便发黄,腰酸如折。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弦滑。辨证为肝经郁热,湿热下注。
痛经肝经郁热湿热下注舌红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诉面部起疹1年,无自觉症状。舌质暗有瘀斑,少苔。脉弦细。诊断为阴虚血瘀,毒郁肌肤。面部泛发绿豆大扁平丘疹,表面光滑,呈澹褐色,两颞部簇集成群,互相融合。
扁平疣阴虚血瘀毒郁肌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半,女性。主要症状为走路跌跤、不能站立、上肢不能抬举、不能坐。病程约1个月。中医病名为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证型为风中经络,筋骨失养。病因病机为风邪乘虚而入,客于经络,阻塞气血,导致肌肤不仁、筋骨失养。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显示病情发展过程,切诊显示脉缓,舌质正常,无垢苔。
痿证气血虚风邪入筋骨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男性。主要症状为上腹疼痛、发黄,病程自6~8岁开始,反复发作,1954年行胆囊摘除术,1955年诊断为胆管结石,1956年采用保守治疗,1957年症见腹部时痛、巩膜黄、小便深黄、腹泻、消化不佳。中医诊断为阳黄。望诊见巩膜黄,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痛、黄疸、小便黄、腹泻、消化不佳。切诊未提及脉象。
阳黄肝郁湿热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3岁。主诉腰痛、尿频、尿急20余天。刻诊两侧腰酸痛,尿频、色黄褐而量少刺痛,头晕痛,疲乏无力,双下肢及面部浮肿,舌质暗红、苔黄厚,脉沉细。中医诊断为淋证,辨证为湿热瘀毒阻塞下焦。望诊见舌质暗红、苔黄厚,切诊见脉沉细。病史提示急性肾盂肾炎,尿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红细胞、细菌等指标异常。
急性肾盂肾炎湿热瘀毒下焦阻塞尿频尿急
查看详情 →
男,41岁,粘液血便,腹泻、腹痛三年。痢疾(虚实夹杂证)。脾阳不振,肠络瘀滞,湿热未清。舌白质淡,根见紫气,脉细无力。
痢疾虚实夹杂脾阳不振肠络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头晕、头颈左侧歪斜、视花、纳佳、大便不爽、头昏不清、头颈不自主歪斜、右侧头部隐痛、右腿麻木、尿黄不畅、大便偏烂、目花、胃部怕冷。舌质黯红,苔黄薄腻,脉小弦滑。中医诊断为风痰瘀阻、肝肾不足、气阴两伤、肝肾阴虚。病因病机为风痰瘀阻清阳,肝肾不足,气阴两伤。
脑胶质瘤风痰瘀阻肝肾不足气阴两伤
查看详情 →
女,49岁,腰痛伴左下肢麻木、怕冷,病程3个月。坐骨神经痛,病机为寒湿内侵、瘀阻经络。舌淡苔薄,边有瘀点,脉细涩。腰部及臀部、小腿等处按压痛,患肢痛温觉减退,跟膝反射减弱,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坐骨神经痛寒湿内侵瘀阻经络肢软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主诉闭经1年半,病程较长。主要症状为头晕眼花、四肢无力、体重下降、腰腿酸软、性欲减退、面色萎黄。舌苔薄黄多刺,脉象沉细。中医诊断为血虚经闭,证属肝肾两虚,营血衰少,血海空虚。病因病机为肝肾两虚,营血不足。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苔薄黄多刺。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闭经、体重下降、腰腿酸软等。切诊脉象沉细。
血虚经闭肝肾两虚营血衰少血海空虚
查看详情 →
男,55岁,心绞痛频发加重20余天,高血压病史10余年,冠心病、高脂血症5年。胸痹,气虚,气滞血瘀。舌质胖暗苔薄白,脉沉细数。胸闷、气短、乏力,纳差,大便干结。心律齐,心率88次/分,血压140/86毫米汞柱。舌质暗红胖苔薄白,脉细略弦,血压135/80毫米汞柱。舌质胖暗苔薄白,脉沉细,血压130/80毫米汞柱。
心绞痛气虚气滞血瘀胸痹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男性。主诉阵发性心前区紧缩感半年,近1月加重。高血压病史5年。症状包括心前区紧缩感、心慌、胸闷、心前区刺痛伴烧灼感、口干渴、心烦失眠、小便黄、大便干结。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病,证型为热毒瘀阻证。舌红,苔薄黄,脉弦。血压127/78mmHg,心率90次/分,心电图示ST-T改变。
胸痹心痛病热毒瘀阻证心血瘀阻口干喜冷饮
查看详情 →
男,52岁,痛风病史多年,手指关节痛风结节肿大,影响关节屈伸,泡沫尿,双下肢轻度浮肿,肾功能衰退。面色萎黄,双手指关节肿痛,腰酸乏力,胃纳欠佳,口有秽味,夜尿频数,双下肢轻度浮肿。舌质澹红,苔薄白腻,脉弦带数。脾肾亏虚,湿浊不化。
痛风脾肾亏虚湿浊不化气血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腹胀大如覆釜,病程九月,经停。脉沉而细,舌苔薄质淡,目眶色暗,肌肤甲错。中医诊断为水分病,证属阳气不行,阴气乃结,水液瘀聚不化,经络瘀阻不运。病机为阳气不行,阴气乃结,迁延日久,血结胞门。舌淡胖大,脉沉细,胸闷气逆,腹大身肿,鼻衄,下血挟紫块,右胁下肿块。
水分病血分阳微阴踞邪衰正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主诉脑干出血7个月,下肢痿软不能站立,头沉重难以自举,背痛抽紧,右上肢沉重不遂,平衡感差,眼球震颤,视物不清,舌僵语謇,言语不清,涎水清稀,大便干燥。舌质暗红微紫,苔白厚且滑,脉弦数略滑。血压不稳。中医诊断为中风病中脏腑。病机为肝火偏旺,肝风内动,气血逆乱,痰瘀阻络(脑)。
中风中脏腑肝火偏旺肝风内动气血逆乱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血糖升高1年。现症头闷,纳眠可,大便调。舌暗红,苔黄腻。脉沉滑。证属小陷胸汤证。病机属痰热内阻。
消渴痰热内阻高血压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女,73岁,反复腹痛2年,阑尾腺癌术后化疗后9个月余。肠蕈,脾肾亏虚,痰瘀互结证。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精神疲倦乏力,腹胀减轻,头晕,术口位置疼痛,右腹时有疼痛,手脚发麻,每日大便5~6次,纳眠偏差。右腹时有疼痛,手脚发麻,大便时肛门疼痛,纳眠可。
阑尾腺癌术后脾肾亏虚痰瘀互结证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