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4岁,产后3天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痛、四肢酸痛、无汗。舌澹,苔薄白,脉浮紧。辨证为产后外感风寒发热证。外感风寒,邪犯肌表,腠理闭塞,故无汗。风寒束表,肺气失宣,故见鼻塞流涕。气血运行不畅,故见头痛、四肢酸痛。
产后外感风寒发热恶露不尽瘀血未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男性。主诉左侧胸胁部疼痛、活动不利2天。病程2天。中医病名胸部屏伤,证型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气机阻滞,运化失职,经络受阻。舌澹,苔白。脉弦。胸廓活动受限。
胸部屏伤气滞血瘀胸胁疼痛活动受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男性。主诉头晕恶心,四肢乏力,左手失去知觉,口眼㖞斜,语言謇涩,不省人事。病程自1978年11月7日至11月15日。中医病名属中风。证型为痰热腑实,风痰上扰清窍,瘀阻经络。病因病机为痰热内蕴,风痰上扰,瘀阻经络。望诊面色发红,舌红绛,苔黄腻。闻诊喉中痰鸣。问诊有头晕、四肢乏力、口眼㖞斜、语言謇涩、不省人事。切诊脉弦滑。二诊后仍神昏,舌暗,苔黄腻,脉沉弦。三诊后神志转清。四诊后左侧肢体可轻微活动,舌暗红,脉弦细。五诊后口眼㖞斜消失,可拄杖行走,舌暗苔白,脉弦。
脑溢血痰热腑实风痰上扰瘀阻经络
查看详情 →
48岁女性,失眠10余年,近2年加重,每晚睡2~3小时,遇不顺心事彻夜难寐。面容憔悴,体态消瘦,心烦易怒,大便坚结。舌质暗,苔薄腻,脉沉涩。证属瘀血内阻,兼有痰浊,心神不安。
失眠瘀血内阻痰浊内盛心神不安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主诉经行头胀痛,白带有味。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属肝脾湿热,证型为湿阻。病因病机为肝脾湿热,湿阻。舌黯苔厚,舌绛黯有瘀斑。脉象未提及。症状包括头胀痛、白带有味、食后困倦、夜寐欠佳、下肢时胀。病史涉及经行头胀痛及白带异常。
经行头痛白带异常肝脾湿热湿阻
查看详情 →
42岁男性,头晕乏力月余,头晕阵作,身困乏力,倦怠,纳食可,大便偏干,夜寐欠安。舌质黯淡,苔白腻,脉弦滑。形体肥胖,腹部膨隆。中医诊断眩晕(痰浊中阻)。血脂增高,脂质代谢紊乱。
眩晕痰浊中阻血脂增高脂质代谢紊乱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月经量多,行经期长达10~14天,每经潮先期而至。面色晦暗,畏寒,夜暮手足灼热,腰酸痛,少腹坠痛,全身肌肤粗糙无泽。诊脉沉弦细而紧。诊断为血虚血瘀。
月经量多血虚血瘀腰酸痛少腹坠痛
查看详情 →
女,64岁。腹胀持续性,逐渐加重。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气血亏虚,脾肾不足,瘀毒互结。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神疲易倦,贫血貌,进食少,大便干结,5~6天一次。术后病理提示恶性肿瘤,瘤转移。术后气血受损,脾胃运化失调,脾肾亏虚。
卵巢肿瘤气血亏虚脾肾不足大便干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产后1周出现大便干结难解,肛门撕裂疼痛出血,病程3日。主诉为大便干结、肛门疼痛出血。辨证为血虚大肠失润。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示产后气血损伤,大便干结。切诊未提。
产后大便难血虚大肠失润肛门疼痛大便干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右肩锁部肿痛、畸形、活动障碍3天。右锁骨中外1/3骨质斜行断裂,远折端向内下方移位,两断端重迭约1cm。舌澹红,苔薄白,脉弦。右锁骨中外处压痛,触及骨擦感,近端向内上方凸突。诊断为右锁骨骨折。
右锁骨骨折骨质断裂骨痂生长骨折愈合
查看详情 →
三十岁,左侧不可卧,卧则气升,右半头痛,鼻涕结成硬条,时时带下,临经两乳胀痛,小腹痛引腰,月事不调且少,色如烂鱼肠。气郁血瘀痛经证。肝气有余,肝血不足,冲任虚而有火。脉沉数而涩。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脉象沉数而涩。
痛经气郁血瘀肝气郁滞血行不畅
查看详情 →
女,13岁,血尿持续75年,红细胞30~40个/HP,时发皮疹,纳谷不香,便干溲通,舌薄润,脉未提及。中医诊断为血络瘀阻。病因病机为邪热日久致血络瘀阻。舌象薄润,便干溲通,尿检红细胞2~4个/HP,低热37.2℃。
血尿皮疹血络瘀阻邪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尿色暗红,小便通利,面色少华,头晕心悸,疲乏少气,腰酸,食欲减少,夜间烦热,大便偏结。体征示轻度贫血外观,血压90/50毫米汞柱。尿检示肉眼血尿,蛋白(++),红细胞(++++),血红蛋白5.5克%,血沉50毫米/时。初步诊断为淤热内结导致尿血。舌淡,脉尺部滑数。
尿血淤热内结肾虚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 胸闷胸痛反复发作5年 冠心病 自发性心绞痛 冠脉搭桥术后仍感胸闷头晕乏力少气 动则心悸气短 睡眠差 食少 大便不畅 舌暗红苔薄白 脉弱 心脾两虚 心脉瘀阻 舌暗红苔黄腻 脉弱
冠心病自发性心绞痛心脾两虚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反复腰痛2年,活动后气短,乏力,大便干结,夜尿3~5次。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浊毒内蕴致脾肾两虚,气滞血瘀。面色晦暗,舌澹,脉细或细弦。神疲乏力,气短,夜尿频,劳累后腰酸。脾肾两虚,瘀血阻络。肾功能异常,尿常规偶有蛋白可疑。
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两虚瘀血阻络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9个月男婴,左侧肢体麻痹,肌肉萎缩,运动不遂,体温偏低,伴发热、自汗、腹胀、乳食不振、大便溏泄。中医诊断为气血不足,经络闭阻,助脉失养。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小儿麻痹症气血不足经络闭阻助脉失养
查看详情 →
女,23岁,月经3月未来潮,腹胀疼痛,小腹硬,手不能近,流血时多时少,坠胀难受,食欲减少。石瘕。面色青,舌色紫,腹部拒按,大如箕,脉沉弦涩。未次月经去年12月中旬,病史为经期随夫运货,拉车于旅途之中,自此月经停止。
月经停闭血瘀阻络妊娠石瘕
查看详情 →
24岁女性,产后乳痈50天不愈,全腹胀满疼痛伴呕吐、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产后乳痈并发肠结,气机受阻,邪气内结。全腹绞痛拒按,不大便,无矢气,白细胞升高。
产后乳痈肠结气机受阻邪气内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9岁,男性。左侧半身不遂4年,间发癫痫2年。面色暗黑,唇色绀,舌暗红,苔白腻,脉滑。中医诊断为痰瘀互结脑腑,痹阻经络,气机逆乱,风阳内动。
脑肿瘤复发痰瘀互结脑腑风阳内动气机逆乱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四肢麻木乏力2天,双眼睑下垂1天。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寸浮。面色晦滞,四肢肌力正常,双肘以下、双膝以下痛觉减弱。证属脾胃气虚,兼感风寒。中医病名为痿证。病因病机为内有脾虚湿盛,外感风寒邪气。
痿证脾虚湿盛风寒外袭湿邪瘀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