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18岁,男性。主诉为哮喘,气促,自汗。病程未明确记载。中医病名为喘证,证型为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哮喘风寒外束痰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主诉发热咳嗽,病程2天。中医病名风温证,证型外邪袭肺,失于疏解,化热入里,热壅于肺。症状包括咳嗽、气喘、胸闷、发热无汗、体温39℃、微恶风寒、头痛。舌苔薄微黄,脉象浮数。询问情况提及病初起症状为头痛。
气喘风温证外邪袭肺热壅于肺
查看详情 →
女,33岁。主诉咳喘病史,秋冬加重,夜间哮鸣,过敏性鼻炎,易感冒。现病史见咳嗽、咯痰、胸闷、气喘,活动后加重,伴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乏力、纳少。舌淡胖苔薄腻,脉弦细。证型为脾肾阳虚,痰瘀阻肺。
咳喘脾肾阳虚痰瘀阻肺腰膝酸软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咳嗽气喘,痰多不利2月余,胃中觉冷,大便干结。中医诊断哮喘(肺气肿)。辨证为痰湿阻肺,肺气不宣,痰郁久化热而伤阴。体征见脉沉细,舌暗红,苔薄白。
哮喘肺气肿痰湿阻肺肺气不宣
查看详情 →
28岁 伏暑喘泻 寒热 有汗 渴饮 呕逆 气喘 便泻清水 脉数 舌红苔薄 暑湿蕴伏 热迫大肠证 舌苔薄灰 脉缓 湿未清 大便溏 灰苔
伏暑喘泻暑湿蕴伏热迫大肠湿未清
查看详情 →
72岁男性,咳喘反复发作15年,复作加重10天。咳痰色白泡沫状,咯出不利,气喘,痰鸣,活动后甚,夜间不能平卧。舌质澹红,苔黄厚,脉浮弦滑。中医病名喘证,证型寒饮化热郁肺,兼肾不纳气。面色正常,舌象澹红苔黄厚,脉浮弦滑。晐诊见咳喘、痰鸣、夜不能卧,问诊见咳痰、气喘、活动后加重,切诊见脉浮弦滑。
喘证寒饮化热肾不纳气肺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张某,女,32岁。腹泻5年,腹痛绵绵,便溏日行4~5次,肛门脱出,饮食减少,面黄,神疲,体瘦弱。慢性结肠炎。脾虚气陷,中阳不足。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弱。腹软,无压痛,肛门松弛。神疲乏力,食欲减退。
动则气喘慢性结肠炎脾虚气陷中阳不足
查看详情 →
女,57岁,呕吐频繁,水米不进,口渴喜饮,腹胀便秘,胸高气喘,怔忡心悸,口干舌绛,阴亏至极,脉细数无力,肌肤干燥,面色枯萎,脱水,素有胃下垂及慢性胃炎史,呕吐,急性胃炎,阴虚内热,胃失和降,胃火冲逆,内伤饮食,情志不遂,津液亏虚,脉细数无力,舌绛,面色枯萎,肌肤干燥,脱水
胸高气喘急性胃炎胃火上冲阴亏至极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头痛骨楚,恶寒发热无汗,咳喘气急,病程未明。舌质略红,苔薄。脉浮滑。中医病名为感冒,证型属风寒束表。病因病机为感受秋凉之邪,肺气失宣。望诊见舌质略红,苔薄。闻诊未提。问诊包括头痛、恶寒、发热、无汗、咳喘。切诊脉浮滑。
风寒束表痰湿内蕴肺气失宣肺胃不和
查看详情 →
63岁女性,慢性咳嗽、气喘10年,心慌气喘,全身浮肿半月。全身重度水肿,肚腹胀满,小便点滴而出,四肢逆冷,唇绀舌黯苔白,脉沉而细。阳气衰微,水饮停聚。
气喘慢性咳嗽全身浮肿阳气衰微
查看详情 →
金小,风温疫疠引动伏邪,挟痰热蕴袭肺胃两经,疫喉肿红,内关白腐,气喘鼻煽,喉中痰声漉漉,脉象欲伏,舌苔薄黄。症势危笃。
气喘鼻煽疫喉肿红肺胃蕴热痰热壅肺
查看详情 →
患者咳喘吐沫,日晡潮热。六脉芤软,两尺浮数。阴枯髓竭,阳孤气浮,肺金之气不能归纳丹田,壮火之势游行清道。娇脏受损,喘嗽乃发。
吐血喘嗽潮热肺金受损
查看详情 →
一妇,有胎四月,堕下逾旬,腹肿发热,气喘,脉洪盛,面赤,口臭,舌青黑。心火盛而血干,肝绝而胎死。脉洪盛,面赤,舌青口臭,热盛血瘀。
胎死不下热盛血瘀心火盛肝气绝
查看详情 →
患者腰胁大痛,不能转侧,气喘无片刻之停,仰坐不卧,饮食不进。脉弦数疾,苔白。病因因气闪动肝,病程未明。中医病名属腰痛,证型为气滞血瘀,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舌象苔白,脉象弦数疾。
气喘无停腰胁大痛肝气郁结脉虚无力
查看详情 →
女,42岁,哮喘病史15年,胸闷气喘5日,喉间痰鸣,咳白色泡沫稀痰,鼻流清涕,畏寒肢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小。肺部听诊可闻及少量哮鸣音。症属外感风寒,痰饮内伏,病机为寒主收引,气道痉挛,喘鸣乃作。复诊时偶有咳嗽,痰少色黑,带有咸味,口苦纳少。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小。新诊断为邪已解,痰饮得化,病机为久病之后,肺脾肾虚。
胸闷气喘哮喘风寒痰饮内伏
查看详情 →
女,11个月,主诉咳嗽气喘,喉中痰鸣,呕吐酸腐,腹胀,大便奇臭,舌苔白腻。病程三天。中医病名:哮喘。证型:痰滞内聚,肺失肃降。病因病机:外感风寒,饮食停滞,脾失健运,湿聚成痰。望诊:舌苔白腻。闻诊:呕吐酸腐味。问诊:咳嗽气喘,喉中有痰鸣,食入呕吐,腹胀,大便奇臭。切诊:体温37.1℃。
痰滞内聚肺失肃降饮食积滞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72岁,小便无力,余沥不尽,病程5年,畏寒肢冷,腰酸,小便滴沥不爽,夜尿3~4次,咳痰色白,舌澹,苔薄白,脉弦,证属肺气郁闭并肾阳虚衰。
肾阳虚衰肺气郁闭小便无力余沥不尽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主诉哮喘病史16年,发病于1971年冬,因感冒诱发,病情逐年加重。症状包括喘息不止,动则加剧,咳痰多,神疲乏力,食欲欠佳,四肢欠温,面目浮肿,小便频少,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沉缓无力。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型哮喘。
哮喘脾肾阳虚咳痰神疲乏力
查看详情 →
妇年逾50,痰嗽气喘,自汗体倦,卧不安席,呕恶心,脉浮缓而濡,表虚不御风寒,内有郁热,形色脆弱,舌象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脉濡细稍滑,滞下腹痛后重,脉濡细稍滑。
气喘咳嗽自汗体倦
查看详情 →
患者素有痰饮气喘,新感秋后燥热,内热气紧加甚。咳喘,身热。舌象未提,脉象未提。燥热伤肺,痰饮内阻。中医病名:咳喘。证型:燥热伤肺,痰饮内阻。病因病机:外感燥热,内有痰饮。
痰饮气喘燥热伤肺肺阴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