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男性,主诉情志不遂,狂躁毁物2日。面红耳赤,怒目视人,精神恍惚,幻听幻视,胸闷太息,情志淡漠,饮食少思,狂躁不宁,终日不眠,大便秘结4日未解。脉滑数,舌质偏红,苔黄而腻。证属狂证,病因情志悒郁,肝胆火炽,痰浊交阻,阳明郁热而扰乱神明。
狂证肝胆火炽痰浊交阻阳明郁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女性。主要症状为两手震颤、面部抖动、讲话不便、行动徐缓。病程2月余。中医病名老年颤证。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舌澹苔白,脉虚弦。主要症状包括两手颤抖、下颌抖动、说话缓慢、头晕、失眠、气短。
手颤抖下颌抖动说话缓慢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诉背痛、腰痛、纳呆、神疲。绝经3年,有腰椎及右手桡骨骨折病史。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沉细。腰背疼痛伴纳呆神疲,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腰痛,证属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病因与绝经后肾气衰弱、骨失所养有关。
腰背疼痛肾虚胃纳不佳神疲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脘腹胀痛,食后加重,胃纳减少,消瘦,伴失眠、健忘、头晕、乏力。中医诊断胃下垂(中气下陷)。舌质澹红有齿痕,脉沉细。胃脘部轻度压痛,X线示胃小弯角切迹位于髂嵴连线以下6厘米。病程两年。
胃下垂中气下陷脾胃气虚纳食减少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腹部进食后发胀不适,偶发剧痛,肠鸣恶心,痛在下腹,便后或放屁后缓解,腹泻每日3~4次,严重时达10余次,间或便秘,睡眠不佳。舌苔白腻略黄,舌质澹,脉弱。中医诊断为中气下陷,脾肾阳虚。病程10年,时轻时重。
泄泻中气下陷脾肾阳虚便溏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两下肢瘫痪三个月,因工伤致腰部外伤,伴有肌肉萎缩、膝以下感觉消失、大便失禁、小便潴留。面色黄,形体稍胖,语言低沉,脉细弦。腰4压缩性骨折,第2、3腰椎横突骨折,马尾神经损伤。外伤血瘀,阻滞筋脉。面色黄,脉细弦。膝腱、跟腱反射及肌力消失。
两下肢瘫痪外伤血瘀筋脉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近七十岁,主诉自利、完谷不化、脐腹冷痛、足胫寒、常烧石温之不得暖、手搔不知痛痒。脉沉细而微。中医病名为泄泻,证型为阳虚寒湿证。病因病机为高年气弱、军事烦冗、饮食失节、多饮乳酪、履卑湿,导致清湿袭虚,病起于下,胻寒而逆。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自利、脐腹冷痛、足胫寒、搔之不知痛痒,切诊脉沉细而微。
脾胃虚寒寒湿内盛真阳不足足胫寒湿
查看详情 →
女,5岁,夜间遗尿2年,性格胆小怕生,曾受惊吓,面色偏白兼黄,舌苔淡,流清涕鼻塞,纳食稍差,小便量少色黄,夜间盗汗,睡眠不稳,形体偏瘦,外感症状,肾虚胆怯型。
遗尿肾虚胆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行走无力7年。现病史示行走无力,言语欠利,饮水呛咳,右上肢无力,偶有胸闷气短,大便不爽,小便频。体征示偏瘫步态,右侧肢体肌力V级,舌质暗,苔黄腻,舌边有齿痕,脉沉弦细。中医诊断中风(痰浊阻络)。既往史糖尿病3年。
中风痰浊阻络肢体无力痰湿之体
查看详情 →
男,25岁,脐周阵发性绞痛1年余,伴恶心呕吐,每月发作1次,纳差,眠差,大便干。舌苔白,尖红,脉沉细弦。腹痛,病因病机为蛔虫内扰,病久脏腑气机不利,经脉失养。
脐周腹痛蛔虫内扰脏腑气机不利经脉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4岁,男性。主诉喘咳并作,气短急促,动则喘甚,畏寒,自汗,咯痰稀白,神疲乏力。病程20余年。中医诊断哮喘,证型风寒束肺型。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引动宿痰,痰气相搏。望诊见舌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喘咳、气短、畏寒、自汗、咯痰稀白、神疲乏力。切诊脉细浮无力。
支气管哮喘风寒束肺痰气相搏肺气虚弱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患者,主诉遗尿、咳喘、泄泻,病程1年余。面色晦滞,咳喘时作,喉间哮鸣,痰清稀色白质黏,胃纳不振,食后腹胀,大便稀溏完谷不化,四肢清冷,小便清长,夜间遗尿1~3次。舌淡苔白滑,脉沉细。中医诊断为顽固性遗尿、咳喘(支气管哮喘)、泄泻(消化不良)。病因病机为肺脾肾三脏气虚,肾气不充,膀胱失约;脾肺阳虚,痰湿内盛;脾胃虚弱,健运失司。
遗尿咳喘泄泻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初起憎寒,胸不舒快,腹胀且坚,便溺不爽,咳逆上气,喉间作鼾齁之声,夜寐欠安,时复烦躁。脉细数虚弦,关双弦带滑,尺左弱于右。诊断为心肺有病而鼻不利。望诊未详,闻诊未详,问诊见咳逆、腹胀、便溺不爽、夜寐欠安、烦躁。切诊见脉细数虚弦,关弦滑,尺弱。病因病机为肝肾素本不足,痰火气喘,肝阳上亢,肺失清肃。中医病名未明,证型未明,病机涉及肝肾不足、痰火上扰、肺气失宣。
肝肾不足肺气不宣肾虚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结婚5年未生育。经期小腹冷痛加剧,月经量少色暗。舌质澹,苔薄白。小腹凉,关元处有压痛。寒邪侵袭,客于胞宫。舌质澹,苔薄白。小腹凉,关元处有压痛。脉象未提及。
不孕寒邪侵袭胞宫受寒月经量少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尿频、尿急、尿痛伴会阴疼痛1年余,加重2个月。病程1年余。中医诊断为淋证(虚淋),证型为脾虚肝郁、肾气不足。望诊见舌质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夜尿十数次,夜眠难安,烦躁易怒,腰酸膝软,神疲乏力,背部冰凉感。切诊见脉弦细。
间质性膀胱炎淋证虚淋脾虚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发热吐泻2天。体征见体温38℃,痛苦貌,腹软,当脐轻度压痛。诊断为吐泻(暑湿夹寒)。辨证为外感暑湿,饮食不节,寒邪客中,胃失和降,脾失健运。
发热吐泻暑湿夹寒胃失和降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3岁,男性。主诉左侧腰部扭伤,活动受限,疼痛剧烈,咳嗽、呼吸及活动时加重,影响睡眠。病程1天。中医病名急性腰扭伤,证型扭伤瘀阻。舌质澹,苔薄白。脉弦紧。
急性腰扭伤扭伤瘀阻舌淡苔薄白
查看详情 →
72岁女性,昼夜尿次增多5年余,伴腰部疼痛3年余。舌淡苔厚腻,脉缓。腰骶部酸痛,尿频,尿量少,偶有涓滴未尽感。舌象淡,苔厚腻,脉缓。
尿频症腰痛症肝脾肾虚
查看详情 →
产后血晕 面色苍白 体型较长 情绪抑郁 清晨晕厥 病程短 中医病名:产后血晕 证型:阴阳俱虚 病因病机:产后阴阳俱虚,阳气脱失,心神脑窍失养 望诊:面色苍白 问诊:情绪抑郁 切诊:脉象未提及 病程短
产后血晕气血亏虚阳气脱失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女35岁,双下肢痿症月余。卧床起坐不利,双下肢不能抬举,足腕无力,皮肤感觉迟钝,膝下发凉,纳谷无味,夜眠不安,多梦,胸闷,声低息弱,面色萎黄,体瘦,大便干燥,小便失禁,产后恶露未净。舌苔薄白,质澹,脉沉细无力。诊断为产后气血亏虚、脾阳不运、筋脉失养。
双下肢痿症气血亏虚脾阳不运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