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气阴两虚+气滞血瘀+血瘀

患者女性,58岁。肝硬化病史4年,腹泻2日。中医诊断鼓胀、消渴。证属气阴两虚,瘀血阻络。面色萎黄,舌质红,舌苔薄白,脉弦细。腹胀,乏力,纳差,腹泻,脾大,腹水。病机为气滞血瘀,水湿内停,肝脾俱病,正气受损。
气阴两虚肝硬化瘀血阻络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体胖,平素易着急生气。主诉头晕目眩、胸闷憋、心悸、气短,病程5年。中医病名属高血压Ⅲ期、冠心病、心房纤颤。证型为肝阳上亢、气滞血瘀、心神失养、脾虚湿停。望诊见舌体胖、质暗红、中苔灰腻。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两颧微红、心慌、眠差、梦多、动则气短、腿肿。切诊见脉结代、来往不匀。
气滞血瘀气阴两虚高血压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体重减轻,乏力,纳差。面色萎黄,舌质红,舌苔薄白,脉弦细。病史为甲状腺癌术后20余年,双肺转移癌1年。中医诊断气阴双亏,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虚热上扰。肺肾阴虚,痰湿蕴结。二诊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滑。三诊舌质红,舌苔白,脉细滑。四诊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滑。诊断肺肾气阴两虚,虚热灼津,心神失养。
甲状腺癌肺肾阴虚虚热灼津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冠心病心绞痛7年,心悸、胸闷加重2月,胸部抽动样痛感,气短,早餐后心率快达110~120次/分,心电图ST-T改变,频发室性早搏呈三联律。舌胖暗红,苔白,脉沉细结代。辨证为心悸、胸痹。证型属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血脉瘀阻,心失所养。
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冠心病心律不齐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心慌心悸2月,加重2天。胸痹气阴两虚证。症状包括心悸不安、气短、自汗、口干少津、心烦不安、头晕耳鸣、体虚胖、大便干结。望诊见面色稍红润。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体虚、大便不畅。切诊示脉细数结代。心音减弱,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博、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及房室传导阻滞。
气阴两虚胸痹心悸心烦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主诉近半年胸闷短气、头晕加重。高血压病史3~4年,血压波动在180~190/100~110mmHg,曾行子宫切除术,有心肌缺血改变。诊断为胸痹、眩晕(冠心病),辨证为气虚气滞血瘀证。查体血压155/100mmHg,心率72~74次/分,律齐。心电图示ST段及T波压低或倒置,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轻度反流,左室舒张功能轻度减低。舌质仍较红,少苔。
血瘀胸痹眩晕气虚
查看详情 →
女,54岁,糖尿病史3年,月经紊乱,烦躁出汗,口干渴多饮,易饥多食,睡眠不好。舌质暗红尖赤,苔薄白,脉沉细。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气阴两虚,肝郁不疏。病因病机涉及气阴两虚与肝郁不疏。望诊见舌质暗红尖赤,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糖尿病史、月经紊乱、烦躁出汗、口干渴多饮、易饥多食、睡眠不好。切诊见脉沉细。
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
查看详情 →
张某,70岁,女性。主诉心悸半年,因情志因素加重5天。现病史见胸闷、气短、乏力、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口干、眠差。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证属气阴两虚夹痰瘀。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提及。病程半年,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夹痰瘀,心脉痹阻。
气阴两虚痰瘀阻络心脉痹阻胸痹心痛
查看详情 →
女,72岁,急性心肌梗塞,心前区剧烈疼痛,憋气出汗,手足冷,胃脘痛、恶心呕吐,心律不整,左肩痛,左胸串痛,气短,出汗多,口干欲饮,睡眠差,乏力,舌质暗赤,苔白腻,少津,脉细偶有结象,真心痛,气阴两虚,血脉瘀阻,舌质暗,苔薄白,脉细,脉沉细
气阴两虚气滞血瘀急性心肌梗塞血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右乳房发胀不适,自摸有包块,全身酸困难受,口干心烦,失眠多梦,多汗,不思饮食,大便干结。病程自1997年12月发病,至1999年7月发现骨转移。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弦滑而数。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心肝肾失调,气滞血瘀。病因病机包括气阴两虚、情志不遂、瘀血阻络。
气阴两虚气滞血瘀乳腺癌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女,58岁,胸闷、憋气、胸痛2年,劳累、天气变化或情绪激动诱发或加重,时有心悸,畏冷,手足发凉。舌质胖暗赤,苔白,脉细弱而数。胸痹心悸,证属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心率96次/分,血压100/60毫米汞柱。舌暗胖,苔白,脉细弱。
气阴两虚气滞血瘀胸痹心悸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5岁。主要症状为头晕痛、胸闷胀痛15年。血压高,左胸闷胀痛,胸部压榨感,劳累饮酒后加重,走100~200米即头晕,气短乏力,口干心烦,鼻衄,眠差,易饥,大便干结。面唇舌质发黯,舌质红,苔薄垢而腻,脉细涩。中医病名高血压性心脏病,证型气阴两虚,胸阳不振,气滞血瘀,痰瘀互结。病因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痰瘀互结。
气阴两虚气滞血瘀高血压性心脏病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反复胸闷、胸痛、气短10余年,加重1月余。面色微黯,形体瘦削,眼眶及颧部深陷,头晕,烦躁,声低气怯,口干渴,喜冷饮,心悸,胸闷痛有压榨感,盗汗,纳差,便秘。舌紫黯,苔薄黄,脉细濡数。胸痹心痛,气阴两虚,胸阳不振,气滞血瘀,痰瘀互结。
气阴两虚气滞血瘀胸痹心痛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女,60岁,咳喘20天。主诉咳喘,夜间加重,活动后气促。面色萎黄,舌暗蓝有齿痕,苔白厚,脉沉细无力。中医病名哮喘,证型脾肺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风痰内伏,脾肺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四诊信息包括面色萎黄,舌暗蓝有齿痕,苔白厚,脉沉细无力。
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咳喘脾虚
查看详情 →
女,63岁,头痛、头昏,病程较长,高血压病史,心前区绞痛,腹痛,剑突下触痛,体温38℃,血压160/100毫米汞柱,精神差,心浊音界左下扩大,心尖区Ⅱ级收缩期杂音,ST段改变,T波倒置,真心痛气滞血瘀型,舌质偏红,苔厚腻,脉细无力,心电图异常,腹痛待查。
气滞血瘀气阴两虚高血压心肌梗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46岁,左胸闷痛3周,气短,口干,心烦,上唇鼻唇沟边起溃疡,舌微黯,苔薄黄,脉细数。患者女,53岁,头晕痛15年,胸闷痛、气短、心悸1年,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患者男,42岁,胸闷胀痛半年,面、唇、舌质发黯,舌质红,苔薄垢腻,脉细涩。中医病名包括胸痹、心痛。证型为气阴两虚,胸阳不振,痰瘀互结,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互结,阻遏心脉。望诊见舌质红、舌微黯、苔薄黄或薄垢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闷痛、气短、心悸、头晕痛、口干、心烦。切诊见脉细数或细涩。
气阴两虚冠心病胸痹心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慢性病容,咳嗽、痰中夹血,时有发热,咽喉干灼疼痛,胸背胀痛,纳食减少,舌黯紫,苔薄白,脉细数。中医诊断肺气阴虚,脾肾亏损,瘀毒内结。病因病机为热毒侵袭,蕴郁于肺,肺气阴两虚,瘀阻脉络,肺络受损,气滞血瘀热结,灼伤津液。望诊见舌黯紫,苔薄白。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咳嗽、痰血、发热、胸背胀痛、纳食减少。切诊见脉细数。
气阴两虚肺癌肺气阴虚脾肾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鼻塞、流血涕伴耳鸣,病程约1个月。鼻咽鳞状细胞癌放化疗后。鼻咽干痛,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纳食不香,大便略干。舌质黯红,有瘀斑,舌苔净,脉细数。证型为气阴虚损,瘀热结毒。病机为肺胃阴虚,肺气虚损,瘀热结毒。
鼻咽癌气阴虚损瘀热结毒肺胃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声音嘶哑,讲话费力,病程10余年。中医诊断:久病气阴两虚,阴津不足。体征:体瘦,舌红少津,苔薄少,咽喉充血,脉细缓。望诊:舌红少津,苔薄少。闻诊:未提及。问诊:声音嘶哑,讲话费力,咽喉干痛。切诊:脉细缓。
气阴两虚慢性声嘶阴津不足声带肥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胃脘隐痛夜间发作,痛连腰及右胁,伴心悸。病程较长,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幽门梗阻病史。舌红苔薄白,脉沉弱间见促脉。心胃气滞血瘀,气阴两虚。
心胃气滞血瘀气阴两虚十二指肠溃疡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