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肾虚+脾虚

患者年龄38岁,男性。主诉脱肛16年。病程16年,因痢疾后致肛门脱出,需手动复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精神萎顿,头晕眼花,心悸不宁,脉象细弱,舌质澹,苔薄白,肛门脱垂不收,局部轻度红肿。中医病名直肠脱垂,证型气虚下陷,病因病机为患痢体弱,努责太过,大肠筋脉弛缓不收,久病气虚。望诊面色萎黄,舌质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脱肛、头晕、心悸、乏力。切诊脉象细弱。
脾虚肾虚脱肛气虚
查看详情 →
女,49岁,面肿、腰胀痛、酸痛、口干喜饮水,病程3年。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肝肾阴虚,日久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脾虚生湿、肾虚水气内盛、气滞血郁、肾阴虚津液不承。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气滞血瘀肾阴虚面肿腰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腹胀、食欲不振、周身乏力、失眠多梦、便溏、面色晦暗、情绪低落。中医病名为积聚,证型为脾肾两虚、肝郁血瘀。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肾虚火衰、水湿内聚、痰浊蕴结、气滞血瘀。舌质紫暗,苔白厚,脉沉弦。
肝郁血瘀慢性乙型肝炎脾肾两虚便溏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左侧髋关节及大腿疼痛伴活动受限三年余。腰背疼痛,腰膝酸软,肢节痿弱,全身无力,步履艰难,五心烦热,头晕目眩。舌红苔微黄,脉细无力。中医诊断骨痹,证型肝肾阴虚。病位在肾、肝。病因病机为肾气亏损,肾精不足,髓失所养,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扰。
脾虚骨质疏松症肝肾阴虚肾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不孕4年。月经提前3~4天,周期26天,行经4天,色鲜红,有血块,腹痛,腰酸痛。形体肥胖,纳多。舌澹,苔薄腻,脉沉。中医诊断为不孕,证型为痰湿内阻。病因病机为痰湿内蕴,阻滞气机,充斥脉络,导致不孕。
肾虚血瘀继发性不孕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产后黄褐色斑块,渐进性加重,颜面散在分布。主症为黄褐斑,病程产后10月。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略涩。证属血行不畅,瘀滞经脉,病因与产后经水闭塞、肝郁气滞相关。肝藏血主疏泄,瘀阻肝经致脏腑功能失调,污浊之气上蒸。
气滞血瘀肝郁气滞黄褐斑经水闭塞
查看详情 →
男,62岁,慢性病容,头昏乏力,恶心呕吐,纳食减少,腰部胀痛牵引右下腹坠胀,小便刺痛黄少,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脾肾亏虚,下焦湿热。面色晦暗,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膀胱癌脾肾亏虚下焦湿热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头晕、头痛,伴颈、肩胀痛1年,因加班加重。刻下症状包括精神萎靡、头目晕眩、行走恍惚、两眼懒睁、右颈疼痛不能转折、右肩至肘关节胀痛。舌嫩胖大水滑苔,舌根部腻苔,舌下络脉怒张纡曲。脉右寸浮大,双尺脉沉弦。辨证为颈筋劳损,枢机不利,脾虚水泛。辅助检查提示右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颈椎病。
脾虚水泛气滞血瘀颈椎病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26岁女性 痛经数月 经前小腹胀痛 喜按 胸痛 月经量少 颜色先澹后红 黄白带下 味腥 口干 大便干燥 小便色黄 耳鸣心悸 脉细微数 苔黄 舌质红 痛经 阴虚气滞 湿热下注 面色正常 舌质红 苔黄 脉细微数 胸腹痛胀 腰痛 月经量仍少 脉细数 舌质澹红
阴虚气滞脾虚痛经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33岁男性,两胁疼痛,胁下瘀积,腹大如鼓,腹水多量,全身浮肿,饮食不进,牙龈出血,小便不利,舌质暗澹,脉弦而涩。肝硬化失代偿期,虚瘀交错,血瘀肝硬,脾肾两虚,水津不化。
血瘀肝硬气滞血瘀肝硬化失代偿期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9岁。主诉经闭不行8个月余,伴乳房胀痛、小腹胀痛、月经延期、量少色紫红有血块。症见月经停闭、胸胁胀满、精神抑郁、少腹胀痛拒按、烦躁易怒。舌紫黯有瘀点,苔薄白微黄,脉沉弦而涩。中医诊断为经闭证,证型为气滞血瘀。症见乳房胀痛、小腹胀痛、情绪抑郁、脉沉弦而涩。舌紫黯有瘀点,苔薄白微黄。脉沉弦而涩。
气滞血瘀经闭证肝气郁结舌紫黯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乳房胀痛、腰骶疼痛、小腹及肛周下坠。中医病名为症瘕,证型为肝肾同病,病因病机为肾虚日久,水不涵木,肝肾失调。舌质干红,苔薄黄,脉弦涩有力。症状包括腰痛、头晕、经前头痛、乳房胀痛、经血量少有血块色紫暗、小腹及肛周下坠。
肝郁气滞血瘀子宫内膜异位症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8岁,女性。主诉反复咳喘发作60余年。主要症状为呛咳气促,咳白色黏稠痰液或黄绿脓痰,气促怠动,口唇发绀,伴发热、头痛、口干纳呆、大便干结、恶寒恶凉、动则喘咳。面色晦暗,双眼睑浮虚,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舌质暗红,舌体干瘦,舌下静脉紫暗、迂曲。脉细数艰涩。诊断为肺、脾、肾俱虚,气虚气滞、湿浊痰饮,血虚血瘀,再感外邪,引动伏饮,郁湿化热,本虚标实。
脾虚肾虚血瘀肺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乏力、心慌、纳差、腹胀、手抖、腹中辘辘有声、经期腰酸腰痛、大便稀溏、小便频、眠差梦多。病程1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舌淡苔黄腻,舌淡红苔薄黄,舌暗苔白腻,舌暗红苔薄黄,舌尖红苔薄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乏力、心慌、纳差、腹胀、手抖、腹中辘辘有声、经期腰酸腰痛、大便稀溏、小便频、眠差梦多、手颤、午后乏力、眠差、醒后疲乏、腰痛、纳可、紧张、精神不振、胃中气逆、偶腹胀、小腹胀凉、大便干、白带多、脾气急躁、心烦、面萎黄、暗斑、月经不规律、色暗、月经量少、白带少、行经腹痛、劳累后胸背痛、手足干燥。切诊脉细、脉沉滑、脉弦细、脉细沉、脉弦细寸浮。
气滞血瘀脾虚肾虚
查看详情 →
陈某,女,42岁。双下肢浮肿10余年,近旬加重,下肢重滞,腰酸手胀,晨起面浮,尿少,大便日行2~3次,伴尿路感染。舌澹黄薄腻,脉细。中医诊断为肾虚湿热,气血失调。病机为肾虚导致水液代谢障碍,兼有湿热内蕴,气血运行不畅。
肾虚湿热气滞血瘀特发性水肿气虚
查看详情 →
女,24岁,脘胀伴饮食减少9年余,脘胀食后加重,食欲下降,喜热食,感寒后腹痛腹泻,头晕头昏,易感冒,口干,神疲乏力,便溏日2~3次,夹不消化食物,月经愆期,经行量多夹深色血块。舌暗淡而胖、苔薄,脉细。脾胃气虚,湿浊下注。舌暗淡而胖、苔薄,脉细。面色萎黄,便溏,月经愆期,经行量多夹血块。脉细。
脾肾虚寒脾胃气虚湿浊下注脾胃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男性,主诉腹胀,双下肢浮肿反复发作2年余,加重20天。面色萎黄,舌淡黯而胖,苔薄白而滑润,腹胀如鼓、拒按,呈蛙状腹,双下肢高度水肿,按之如泥,畏寒神疲,四肢不温,口渴但不欲饮,纳呆,溺清白而少,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臌胀、水肿,证型为脾肾两虚,气滞血瘀,夹痰夹湿。病因病机为真阳衰极,土不制水。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象异常。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包括腹胀、水肿、畏寒、纳呆、尿少等。切诊脉象沉细无力。
气滞血瘀肝硬化腹水脾肾两虚水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3岁,女性。主要症状为便血、腹部疼痛,病程自1995年3月起。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脾虚湿盛。望诊见舌淡,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困倦、食少、胸脘痞闷、双下肢沉重、大便不成形。切诊见脉濡。
脾虚湿盛便血腹部疼痛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右眼睑和右足部肿胀5个月,下午加重,伴大便带血,色鲜红,每日1次,月经量少,色暗。上腹部正中有一条索状物,脐上有圆形阳性反应物,触痛明显。脉沉弦,舌质红,苔白。局限性水肿,胃炎,便血。舌质暗红,苔白,脉沉弱。脉弦,舌质红,苔白。
脾虚肾虚气滞血瘀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月经紊乱16年,经期延长,淋漓不断,量多少不定。伴有小腹胀痛、腰部冷痛、心悸、气短、乏力、口干,阴道有黄赤带。舌质澹,边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细,右关兼弦。中医诊断为脾肾亏损,血瘀气滞,冲任不畅。病机为脾肾虚弱,气血瘀阻,冲任失调。
血瘀气滞功能性子宫出血脾肾亏损冲任不畅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