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0岁,男性。主诉胃部作痛,饥饿时发作,夜间睡眠不安,时有惊恐感,大便次数较多。脉象弦紧。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
气滞胃痛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王某,男,32岁。胃脘痞闷不适2年余。反复胃脘痞闷,稍多食则甚,知饥欲食,口不干少苦,肢乏,夜寐困难、少梦,夜间肠鸣,大便偏软、1~2日一行。舌澹暗红、苔薄白腻微黄,脉细缓。诊断为脾虚湿阻,气机失畅,阴火扰神。舌澹红暗,苔薄黄根少腻,脉细软少弦。湿化热未清,脾虚当续补。舌澹红,苔薄少黄,脉细缓。
胃痞脾虚湿阻阴火上扰气机失畅
查看详情 →
女,60岁,心悸、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脘胀胁痛、腹部膨隆、齿龈出血。面色晦暗,精神萎靡,体型骨瘦如柴,腹大如鼓,青筋露绽,纳呆乏味,胁痛便溏,溲赤,舌暗紫,苔根浊,脉经缓。证属脾虚气滞,湿浊内阻,肝失条达,血瘀络脉。
脾虚气滞肝失条达湿浊内阻血瘀络脉
查看详情 →
男,29岁。双手抽搐伴神志不清时作1年余。舌质红,苔薄白腻。脉沉弦。癫痫。血府逐瘀汤证。气滞血阻,风痰闭窍。情志不畅时发作,口唇青紫,口吐涎沫,异常叫声,舌红苔白腻,脉沉弦。
气滞血阻癫痫风痰闭窍血瘀
查看详情 →
男,34岁。反复尿频、尿痛,滴沥不尽感1年余。小便频数短涩疼痛、滴沥不尽,尿黄赤,会阴部热痒,烦躁失眠,大便干结,尿道口有白浊黏液流出。舌质暗,苔黄腻,脉滑。淋证。湿热蕴结于下焦,气滞血瘀。面色正常,舌质暗,苔黄腻,脉滑。尿道有烧灼感,尿黄赤,会阴部热痒,烦躁失眠,大便干结,尿道口有白浊黏液流出。脉滑。
气滞血瘀慢性前列腺炎湿热蕴结尿黄赤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失眠、胸闷伴恐惧感,持续半年余。病程中情绪悲伤,发病后症状持续近3个月,近一周加重,伴心悸、胸部疼痛、气短、头痛、疲倦乏力、大便稀溏。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心悸、郁证,证属肝郁气滞、心脾两虚。
肝郁气滞失眠郁证心悸
查看详情 →
程左,目煳不明,病程未明。中医病名视瞻昏淼,证型阴虚阳火离散,气滞湿郁。望诊未明,闻诊未明,问诊见目煳不明,病史提示对阴滞之剂不适应。脉象沉细,属阳气不足,阴血亏虚。病机为阴精不足,阳火离散,气滞湿郁,真火无光。
气滞湿郁视瞻昏淼阴血不足阳火离散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闷、心慌10余年,加重1年。病程10余年。中医病名胸痹心悸,证属心脾虚弱,心神不宁型。面色白,舌质暗澹,舌苔薄白,脉沉细数。失眠烦躁,饮食欠佳,夜尿频多,胸闷气短,心慌乏力。病史喜食肥甘咸味,曾患高血脂、糖尿病,工作劳累,易于紧张。病因病机为心脾虚弱,气血乏源,心失所养,痰湿阻滞,心神不宁。
心脾虚弱心神不宁心肌缺血心动过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女性。主诉为面部色素斑,病程2个月。主要症状包括急躁心烦、夜寐不宁、多梦易醒、月经错后、经血量少色黑。皮损为双颊、颧部蝶形对称分布的澹褐色斑,呈花斑状。舌澹,苔薄白,脉弦滑。中医辨证为肾阴不足,肝郁气滞。
肝郁气滞黄褐斑肾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术后体质亏损,气短懒言,面色苍白,大便溏薄,畏寒,脉沉软,舌薄质澹。中医诊断为脾阳不振,病机为术后脾阳受损。舌象薄,舌质澹,脉象沉软。病程为术后1个月,病史为中晚期胃癌术后,病理为未分化腺癌,浸润肌层,淋巴结转移。
气滞胃癌脾阳不振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双侧手指阵发性苍白、麻木、疼痛,病程多年,冬季加重,夜间疼痛剧烈。中医病名雷诺氏病。证型阳虚血寒挟瘀。病因病机寒凝筋脉,气滞血瘀。舌淡紫,苔薄白,脉沉细涩。面色正常,四肢关节无肿胀,活动不受限,双侧手指发作时苍白发冷。体温正常,脉搏76次/分,血压136/88mmHg。
气滞血瘀雷诺氏病血痹证阳虚血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女性。主诉慢性胆囊炎病程10年,诱因包括油腻饮食及情志抑郁。症状包括发热胁痛、右肩牵涉痛、呕吐绿色苦水、纳差、腹胀、恶闻油腻、口干而苦、大便干结、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肝胆气滞,湿热郁阻之胁痛。
肝胆气滞慢性胆囊炎湿热郁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0岁。主诉间发中上腹部疼痛7个月余。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既往有桥本甲状腺炎病史。辅助检查示脾静脉栓塞,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门静脉主干栓塞,脾脏肿大。中医病名为瘀血内阻之腹痛,证型为瘀血内阻。病因病机为瘀血内阻,气机不畅。舌象红,苔薄黄,脉弦。
气滞血瘀瘀血内阻腹痛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突发剧烈腹痛,腰部及上腹部膨胀,呕吐剧烈,二便不通,辗转不安。诊断为肠梗阻,病机为气滞,症见胀、呕、闭。气滞导致腑气不通,气逆上冲,故见呕吐与疼痛。
气滞腹痛呕吐便秘
查看详情 →
9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失眠、入睡困难、睡后易醒、头脑昏沉、目矇、视物不清、脑鸣、耳鸣。舌质紫暗,苔薄白,脉细弦。中医病名为不寐,证型为气滞血瘀,脑络失养。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脑络失养。望诊见舌质紫暗,舌苔薄白。闻诊未提。问诊包括失眠、头脑昏沉、视物不清、脑鸣、耳鸣。切诊见脉细弦。
气滞血瘀不寐脑络失养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8岁,右肘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3天。右肱骨下端髁上骨折移位,筋骨软组织俱伤,瘀血凝聚,漫肿疼痛,不能动弹,关节畸形。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气滞血瘀骨折瘀血凝聚肿痛
查看详情 →
女,25岁,月经推迟7~10天,量少色黑,舌红苔薄黄,脉弦。辨证为气滞血瘀,后转为瘀热。二诊主诉月经未行,伴大便干燥,口唇糜烂,舌苔薄黄,脉弦细。三诊月经已行,经量仍少,伴少寐,舌红苔薄黄,脉弦细。四诊月经准时,经量增多,睡眠及口疮好转,舌苔薄黄,脉弦细。
气滞血瘀月经后期瘀热所致血虚
查看详情 →
女性,46岁,结肠癌术后,右侧腹部疼痛,乏力,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舌红苔黄,脉弦,脉细,脾虚气滞,兼有湿热,面色正常,无明显异常气味,问诊见腹部疼痛,纳可,寐安,二便调,大便稍干时稀,睡眠欠佳,入睡困难,腰背痛,双下肢偶有疼痛,喉中有异物感,口不干但苦。
脾虚气滞结肠癌湿热内蕴正虚毒侵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右下腹疼痛三天。体征示右下腹肌紧张,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明显。舌苔黄腻,脉滑数。诊断为肠痈。辨证为湿热壅结,气滞血瘀。
气滞血淤肠痈湿热壅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婚后5年未孕,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少,经行腹痛,便溏,经前乳房胀痛。舌脉:脉沉细,苔薄白。中医诊断肝郁不孕。证型肝郁气滞,气血失调,冲任失养。病因病机情志不舒,肝失条达,肝旺乘脾,脾失健运。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肝郁气滞肝郁不孕气血失调冲任失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