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5岁,女性,间断性闭经5年。主诉闭经,伴随腰痛、腿软、头目眩晕、肢冷怯寒、面色苍黄、精神萎靡。中医病名为闭经,证型为肾阳虚、脾虚气血不足。病因病机为先天肾气不足,冲任不充,肾阳虚而阴寒结,后天脾土虚,气血生化失职。望诊见舌质胖嫩,淡红不荣,苔尚净。闻诊未见异常。问诊提示月经不规则,量多夹瘀血块,行经前腰腹疼痛。切诊脉象细弱而迟,尺部尤弱。
气血不足闭经肾气不足肾阳虚
查看详情 →
女,50岁,颈背部疼痛伴右侧手臂麻木胀痛1年余。舌淡,苔微黄,边有齿痕,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蛇串疮,证属气血不足夹湿热。C6~7至T1~2处疼痛,右侧手臂稍肿胀,后伸活动受限。
气血不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湿热
查看详情 →
26岁女性,月经量少色澹,潮期错后,闭经,胸腹胀满,胃纳不香。面色不华,口干舌燥,苔白质暗,脉细涩。中医病名为不孕症,证型为脾胃虚弱,病因病机为思虑伤脾,情志所伤,中焦不能化气。
气血不足不孕症脾胃虚弱纳谷不香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7岁。主诉术后呃逆月余不止。症状包括呃逆频作、胃纳减退、大便烂。面色无华,苔薄,脉象虚软。证属气血不足,气机逆乱,升降失常。
气血不足胃溃疡气机逆乱升降失常
查看详情 →
19岁男性,主诉血尿3个月,下肢紫癜反复发作,腰酸,手足心热,口干,夜间汗出,纳少,寐差。舌红,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血尿,证属脾肾亏虚、瘀血阻络、精血不藏。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脾肾亏虚瘀血阻络精血不藏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主诉胸闷气短4~5年,近1月加重。面色萎黄,舌澹白,苔薄黄,脉沉细。形体肥胖,双下肢浮肿(++)。诊断胸痹心悸,证属气虚血弱,心脉失养。病位在心脾,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左室高电压。血压140/90mmHg,心率66次/分,早搏4~5次/分。
胸痹心悸气虚血弱心脉失养脾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3岁。主诉肝区及胃脘部胀满、纳呆、呃逆、口干、小腹胀、乏力、消瘦。病程5年。中医病名为肝积,证型为肝郁气滞、脾虚。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气瘀互结,脾虚失运。舌质澹暗,苔白腻,脉沉细。面色黧黑,形体消瘦,语言流利,声音偏低。
气血不足肝积肝郁气滞脾虚
查看详情 →
1岁8个月男童,肌瘦如柴,形容枯藁,大肉已脱,不能站立,啼声如鸦。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弱。
气血不足营养不良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男性。反复关节疼痛5年。体重偏胖,神疲乏力,血尿酸506mmol/L,时有口干、胃反酸,夜寐欠佳。四肢关节肿胀,无明显畸形,活动尚可。舌淡,苔薄,脉沉。中医诊断痛痹。证属脾失健运,肝肾不足,气虚血瘀。
痛痹脾失健运肝肾不足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女性。主诉产后耳鸣不止,伴有腰膝酸软、倦怠乏力、夜尿甚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既往有肾虚证,产前下肢浮肿。中医诊断为肾精亏损证。
产后耳鸣肾精亏损腰膝酸软倦怠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女性。主诉为脱发二年,头顶部明显,伴颜面萎黄、饮食不振、精神倦怠。舌质淡红、苔黄厚腻,脉弦近数。辩证为湿热内困脾胃,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外观头顶部脱发明显,皮肤光亮,发根疏松。平素口干、口苦、晨起口粘,小便短赤伴灼热感。
气血不足斑秃湿热内困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主要症状为痘疹,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痘疹,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元气虚、气虚、火毒、气血不足、里毒无以领载。望诊见痘疹色淡白、枯瘪少浆、形软蓬松、色娇皮嫩、形扁塌。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汗出、神躁不安、身软痿顿、神昏、烦躁、夜咬牙、呛咳、呕恶、腹膨。切诊未提及。
痘疹初起气虚证火毒内盛肺失宣降
查看详情 →
女,28岁,继发不孕,月经周期30~40天,末次月经2001年9月6日,人流史2次,婚后未避孕未孕。阴超示右卵巢31mm×28mm×18mm,左卵巢36mm×23mm×30mm,输卵管碘油造影示右侧通而欠畅,左侧通而极不畅,盆腔粘连。基础体温双相,持续≥36.8℃,经血暗,有痛经,经前腹胀。丈夫精液量1毫升,活动力良好。
气血不足继发不孕输卵管阻塞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躯干四肢反复起皮疹5年,加重1个月,夜间加剧,瘙痒难忍,晨起消退。时有乏力,纳差。舌苔薄白,脉弦细。辨证为气血不足,风邪束表。
气血不足皮疹瘙痒风邪束表乏力纳差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7岁,月经逾期十余日未至,经来量少色瘀,腹痛甚,右下腹有肿块,推之不移,压痛明显。中医病名瘕,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可能与瘀血有关。望诊舌色如常,切诊脉沉弦略数。问诊提及月经异常及肿块存在。
月经不调血瘀证瘕积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心悸气促6年余,发作性心前区闷痛1年余。面色无华,舌澹苔薄白,脉沉细,时有结代。心电图示心肌劳损,室性期前收缩。中医诊断胸痹,证型为心阳不振、气血不足、气滞痰凝。
气血不足心阳不振气滞痰凝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女性。主诉胸闷、心悸7年余。辨证为气滞血瘀,心脉痹阻。望诊见舌暗,苔薄白,舌下青紫。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眩晕、头痛、眠差、偶胃胀、大便黏滞不爽。切诊见脉弦细。
气血不足胸痹气滞血瘀胸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主诉左面部口眼㖞斜,左侧面颊感觉消失,眼不能闭合,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病程1个月。中医诊断面瘫,证属风寒阻络。现病史见气短乏力,面色不华,身恶寒。望诊面色不华,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气短乏力,身恶寒。切诊未提及脉象。
气血不足面瘫风寒阻络恶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主诉两手震颤1年,情绪激动时加重,双下肢走路笨拙。舌红、苔白,脉弦。中医病名属震颤,证型为肝风内动,病因病机为肝风内动,气血不足。望诊见舌红,舌苔白。闻诊未提。问诊见震颤病程1年,情绪因素影响。切诊见脉弦。
气血不足两手震颤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3岁。主诉右足趾溃烂,剧痛3个月。病程长达18年,有外伤及冻伤史。中医病名脱疽。证型为阳气受损,血涩气滞,郁久化热,耗灼阴津。病因病机为屡受风寒。望诊见面色萎黄,体形瘦长,皮肤枯藁,趾甲肥厚不平。舌苔黑而厚,舌质红。脉象沉细,右足跌阳脉未扪及。
气血不足脱毒阴虚血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