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两虚+肾虚

患者25岁,女性,主诉阴道淋漓出血17天,经色正常,净后3天复见出血,量少色褐。舌中剥尖刺,脉细弦。辨证为劳伤心脾,冲任不固。二诊见舌薄腻、边尖刺,脉细弦。三诊主诉月经周期异常,阴道再次出血,小便频数,舌根黄腻、中剥边尖刺,脉细弦。辨证为脾肾两虚。四诊主诉月经延期,感受外邪,舌薄白、边尖刺,脉细微浮。辨证为外感风热,兼顾冲任。
气血两虚肾虚经漏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婚后多年不孕。畏寒肢冷,腹部不温,面色萎黄,体困乏力,食少眠差,短气懒言,腰痛,小便频数不禁,月经过频量多,期长不净,白带多。中医病名不孕症,证型气血两虚,肝肾虚损。舌质澹,苔薄白,脉迟缓。
气血两虚肝肾虚损不孕症肾失统摄
查看详情 →
患者年四十岁,经水愆期,腹大如鼓,行路喘促,饮食胀满。中医病名属水臌,证型为痰饮,病因病机为水饮内停,气化失常。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经水异常、腹胀、喘促、饮食不利,切诊见脉滑大,歇止不规律。
水饮证脾阳虚气滞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月经量多近10年,经色暗澹,质稀,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腰膝冷痛,夜尿频。舌澹,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中医病名属月经量多,证型为脾肾双亏,冲任不固。病因病机为脾肾俱虚,脾虚统摄失职,肾虚封藏失司,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望诊见舌澹胖,边有齿痕。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月经量多、经色暗澹、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腰膝冷痛、夜尿频。切诊见脉沉。
气血两虚肾虚月经量多脾肾双亏
查看详情 →
女,40岁,腰痛伴镜下血尿2年,近日加重。腰酸痛,乏力,畏寒,月经减少,夜尿频多。舌暗边有齿痕,苔薄,脉沉细。腰痛,脾肾两虚,气滞血瘀。
慢性肾炎脾肾两虚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1岁。左髋疼痛1个月,夜间刺痛,下蹲、盘腿、穿袜子困难。左髋腹股沟压痛,左髋内旋受限,左侧“4”字试验阳性。舌质暗,有瘀点,脉涩。中医诊断为骨蚀,证型为血瘀气滞证。影像检查示左侧股骨头密度不均匀,见囊状低密度区,未见塌陷。
气血两虚骨蚀血瘀气滞证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左髋部疼痛3年,加重15天,跛行,左侧髋部压痛,内收活动受限,左侧“4”字试验阳性,左侧部分肌肉萎缩。脉弦滑,舌苔薄白。中医辨证为气血瘀滞,筋骨失养,属肾虚血瘀证。股骨头坏死,中医称“骨蚀”。病因包括肝肾不足,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络。
肾虚血瘀气血两虚股骨头坏死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环跳疽,病程较长。脉虚细数,舌根黄,虚中挟湿热。主症为脓水不断,气血消耗,虚阳易动,里急咽红,午后潮热,喉中窒塞,尾闾肿痛,浮肿作痛,午后寒少热多,发有定候。中医病名环跳疽,证型属气血两虚挟湿热,病机为虚中挟湿热,肾虚失于排泄,正不胜邪。舌根浮黄,脉虚细数,虚阳升腾,湿热流滞下焦。
气血两虚肾虚环跳疽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吴某,43岁,胸闷气短,心慌怔忡,头晕,记忆力减退,动辄心动过速,肢体疲劳,月经先期量少,颜面黄白起斑,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细,参伍不调。中医病名胸痹、心悸,证型气血两虚,心脾受损,病因工作劳累。病机为心脾气血两亏,血流不畅,心肌缺氧。
心脾气血两虚早期冠心病记忆力减退心悸
查看详情 →
女,35岁,腰痛多年,加重3个月。腰痛伴右腿后、外侧放射痛,坐起困难,乏力,月经量少。舌澹,苔薄白,脉沉细。气血亏虚,肾虚,筋骨失养。
肾虚腰椎间盘突出症气血亏虚腰腿痛
查看详情 →
64岁男性,乏力、心悸、皮下紫癜一年。面色苍白,舌澹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数。气血两亏,脾肾两虚,精血不足。怕冷、头晕、耳鸣、乏力心悸,齿龈出血。髓劳,脾肾两虚,气血亏虚。
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肾两虚气血亏虚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近八旬,头昏、口干、耳鸣、心悸,体素阴虚。病程自秋初患痢疾,转为休息痢,延续至次年春季,每日排便十余次至七八次,腹痛、后重,粪便带鲜红血,间有白垢。脉象如平时。诊断为休息痢,病根在大肠曲折之处,湿热蕴积,血瘀气滞。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包含阴虚体质及痢疾反复。
脾肾虚弱气血两虚久痢休息痢
查看详情 →
王某,女,58岁。主诉头晕、神疲乏力、心悸、气短、纳差、腰困、血压偏低。症状包括头昏、疲乏肢冷、面色苍白。脉象沉细弱,舌象澹胖,苔象薄。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温运失司,升发不及。
气血两虚低血压脾肾阳虚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女,58岁。头晕、乏力、耳鸣、腰酸痛、下肢浮肿、大便溏薄。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正常。气血两虚,脾肾不足。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弱。
气血两虚肾虚虚劳脾肾不足
查看详情 →
女,52岁,阴道不规则出血,术后小便点滴俱无,恶心呕吐。急性肾衰竭、酸中毒,脾肾虚衰,气阴两虚合并血瘀。病位在脾肾,病性为气血两虚合并血瘀。术前有不规则出血,术中有大量失血,原发病在肾,继发于脾。血虚在先,气虚在后。
急性肾衰竭气阴两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李某,女,18岁,耳鸣持续月余。耳鸣如蝉,昼夜不止,劳则加重,伴头晕眼花,耳内空虚冷感,纳差腹胀,倦怠乏力,懒言怯动,健忘失眠。面色微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诊断为耳鸣,辨证为心脾两虚,清阳不升,耳失温养。
耳鸣心脾两虚清阳不升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阳痿半年。症见勃起时间短、早泄、脾气暴躁、阴囊潮湿、下肢酸重、小便黄赤、余沥不尽、口干欲凉饮、大便不爽、睡眠差。舌红、苔黄腻、脉滑稍数。中医诊断阳痿,证型湿热下注型。病位在膀胱、肝。病因病机为湿热下注,宗筋弛纵。
肾虚阳痿湿热下注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恶寒发热、咳嗽咯痰、咽痛、口干喜饮、右腮肿痛、全身关节疼重。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红斑狼疮,证型身虚复感寒邪、风寒由表入里化热伤阴、寒湿阻络、郁而化热、脾虚气滞、气血不足、气血亏虚、寒湿阻络、阳气不足。舌质暗红,苔白厚腻,脉沉弦数,脉弦滑,脉沉细,脉沉滑,脉浮大尺弱。面色萎黄,舌边齿痕,舌淡苔白,舌边红、苔白,舌质稍淡。
气血两虚肾虚系统性红斑狼疮风寒犯表
查看详情 →
女性,70岁。主诉头晕甚,不能坐起,长期卧床,腰酸耳鸣,倦怠乏力,口干喜饮。病程10年。中医病名:直立性低血压。证型:髓海空虚,气血两虚。病因病机:精血两亏,髓海空虚。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气血两虚直立性低血压髓海空虚腰酸耳鸣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5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头晕、心悸、气短乏力、面色苍白、形寒肢冷、面浮肢肿、腹胀、纳差、双下肢散在瘀点。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虚劳,证型为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质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心悸、气短乏力、面色苍白、形寒肢冷、面浮肢肿、腹胀、纳差、双下肢瘀点。切诊见脉沉细。
气血两虚慢性再障脾阳不足肾精亏乏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