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两虚

患者40岁,女性。主诉阵发性心慌5年,加重1个月。症状包括心慌、失眠、头晕、四肢麻木、劳累后加重、口干、腰酸腿软、食欲不佳、大便干、月经量少。舌质黯红,苔少,脉细弦数。中医诊断心悸,证属心肾不交,阴虚火旺。病因病机为肾阴不足,水不济火,心火内动,致头晕、口干、便干,腰酸腿软,月经量少,舌红脉细弦数。
气血两虚心悸心肾不交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产后10余日出现情志异常。精神忧郁,烦躁不安,哭笑无常,喜怒不定,呵欠频作,纳呆乏力,夜间少寐,大便秘结。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脏躁。辨证为气血两虚,心神失养。
气血两虚脏躁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慌间断发作10年,加重1个月。病程10年。中医病名为胸痹,证型为肝肾阴亏。病因病机为肝肾阴亏,气血不足。望诊见舌质暗澹,苔薄白或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慌、胸闷、乏力、气短、腰困,活动量大时胸痛隐隐。切诊见脉细滑兼有结代,脉结代少发。
气血两虚胸痹肝肾阴亏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诉双耳淌水流脓,或有疼痛,反复发作20余年,近日急性发作。病程20余年,伴听力下降和耳鸣。舌象薄腻滑润苔,底映紫气,舌质澹白。脉象脉漏。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属脓耳脾气中衰,气血两虚证。舌脉提示湿浊内停。
气血两虚慢性中耳炎脓耳湿浊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主诉月经量少一年余。既往有节食减肥史,导致月经紊乱,停经三月余,后月经复潮,经量明显减少,经色暗红,时有痛经,腰酸。舌淡暗,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月经过少,证属肾虚血瘀,气血两虚型。
气血两虚月经过少肾虚血瘀腰酸
查看详情 →
王某,28岁,产后20天,恶露已净,头晕目眩,动辄汗出,面色不华,腰嵴酸疼,食欲不振,乳汁缺乏,血色素8g/dl。产后气血两虚,肝肾不足。面色不华,舌澹红,脉较弱。
产后气血两虚肝肾不足头晕目眩动辄汗出
查看详情 →
64岁男性,乏力、心悸、皮下紫癜一年。面色苍白,舌澹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数。气血两亏,脾肾两虚,精血不足。怕冷、头晕、耳鸣、乏力心悸,齿龈出血。髓劳,脾肾两虚,气血亏虚。
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肾两虚气血亏虚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3岁。左背部肿块伴疼痛1月余。左背部胸壁见质韧肿块,表面有迂曲扩张小血管,固定,伴触痛。体温37.1℃,心率123次/分,血压182/102mmHg。左第10后肋处骨肿瘤,左侧胸壁肌层内实性包块,左侧第10肋局限性骨质代谢异常。骨髓瘤细胞占11%,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面色少华,少气懒言,言语声低,乏力,纳差。舌淡苔白腻,边有齿痕,脉细弱。证型为气血两虚,经络痹阻。
气血两虚多发性骨髓瘤经络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主诉多年胃病史,左腮角肿痛反复,近十日影响进食。中医病名齿床结石,证型脾虚湿阻,浊毒逆冲。病机为浊毒殃及耳腮,毒聚日甚,积肿化脓,酿成脓毒内陷。望诊见面色青晦,舌淡嫩,舌体大而短促,舌边侧有暗沙点,舌根厚苔浊腐。闻诊声重浊,气促。问诊提示病程多年,反复肿痛。切诊六脉沉细微有代结。
气血两虚胃病史脾虚湿阻浊毒逆冲
查看详情 →
女,38岁。盗汗,衣衫均湿,易感冒,动则气短,神倦乏力,口苦而干,心烦易怒。舌淡红而胖有齿印,苔薄腻,脉细。证型为脾气虚弱,阴火上乘。
气血两虚阴火上炎表虚不固津液外泄
查看详情 →
刘某,51岁,女性。头晕、四末欠温、自汗、面色白、失眠。舌质淡,脉缓无力。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气血两虚,病因病机为脾虚气衰血少,清阳不展,脑失所养,心失血养,阳气不固。面色白,舌质淡,脉缓无力。
眩晕气虚血少四末欠温自汗欲脱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主诉气短乏力,胸口胀闷,少气懒言,精神疲惫,午后为甚,咳嗽,咯少量白痰。病程1周。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气虚下陷。舌淡,苔薄腻,脉弦细小滑。外感风寒,气短乏力,少气懒言,精神疲惫,午后加重,咳嗽痰白,大便稍干,脉弦细小滑。
气短乏力气虚下陷胸闷咳嗽
查看详情 →
女,34岁,咽中不适,脘腹胀闷半月,咽中似有痰梗,咯之无物,喉中有燥热感,口干不欲饮,纳食减少,倦怠乏力。舌澹苔薄白,脉濡。证属中气不足,清浊升降失司。复诊时头目昏眩,心悸不安,倦怠乏力,舌澹,苔薄白,脉弦细无力。证属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咽中不适脘腹胀闷中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2岁。面色苍白,全身乏力,欲寐,腹痛,经来昏迷不省人事。舌澹苔薄,脉虚细。诊断为经下血胞,大如鸡卵,包内如石榴子。
气血两虚经下血胞寒凝血瘀
查看详情 →
17岁女性,初潮后经量多,带下,消瘦,纳谷不香。经转时量多如崩,10天未减。心悸恍惚,面色苍白。舌澹,脉细沉。中医病名属崩漏,证型属气血两虚,病因病机为经血失摄,气血亏虚。舌质转华,脉细沉。
气血两虚月经过多心神不宁脾虚
查看详情 →
女,64岁,头晕乏力,面色少华,鼻衄、齿衄,四肢皮肤瘀点,骨骼酸痛,纳呆便溏。白血病(不化疗期单元),正虚邪盛,伤及血脉。面色少华,舌象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症状描述包括出血、乏力、纳呆便溏,脉象未提。
气血两虚白血病正虚邪盛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胃脘痛三年。病程三年,经前或遇寒加重,手足凉,多唾,大便干。经期色稍黑,量多,经前巅顶作痛。舌澹,脉细滑。辨证冲任虚寒,瘀血内阻。舌胖澹,脉细滑。舌尖红,舌体胖大,苔白,脉细滑。
胃脘痛冲任虚寒瘀血内阻经前期紧张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主诉胸闷隐痛,心悸气短4年,加重半月。症状包括劳累或饱餐后加重,少寐多梦,倦怠乏力,易出汗,小便频,大便秘。舌质澹红有瘀斑,脉细而结、代。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型为气血两虚证。病程较长,具有典型心脉瘀阻表现。
气血两虚胸痹心痛房颤冠心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近花甲,体丰于外,气弱于内。左腿肚牵及踹腘臀膂髀枢酸楚胀疼,步履维艰,项背肩髆时觉引强,不能转顾,卧后前额觉冷。气弱则饮食酿痰,痰随气布,流入足太阳之络,络隧反阻,营卫流行失度。脉细弦,舌苔薄腻。
气血两虚足太阳经络阻滞痰湿内阻营卫失和
查看详情 →
女,41岁,入睡困难伴睡眠不深20余年,加重1年。舌红,苔薄黄,脉弦滑。诊断为郁证,证属心脾气血两虚。主症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左侧太阳穴跳痛、心烦急躁、胸闷、憋气、记忆力下降、乏力气短、周身酸痛、口干、口腔溃疡、嗳气、委屈、月经量少、经期错乱。病因病机为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导致心脾气血暗耗。
心脾气血两虚郁证脾虚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