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4岁,女性,主诉多汗7年余。畏寒自汗、眠差、纳呆、口苦、溲黄、便干。舌黯红,苔白腻,脉虚而弦数,至数不齐。中医诊断自汗,证属气阴两虚,夹杂少阳营卫不和,心神失养。
气阴两虚自汗少阳营卫不和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反复咳嗽、喘憋9年余,加重1天。恶液质状态,纳差,痰多色白量多,喘息,生活不能自理,大便3~4日一行。双肺间质病变合并感染,血气示呼吸性酸中毒,高碳酸血症。气阴双亏,痰瘀内阻。舌质红少苔,脉结。
咳嗽喘息痰多失语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心慌、夜寐不酣、多梦早醒、动则易汗、心烦口干、饮水较多。病程近3个月。中医病名怔忡,证型痰火扰心,病机痰瘀交结、心脉阻滞。望诊面色油光多脂,舌质黯红,苔薄腻有黏沫。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心烦、口干、饮水多。切诊脉结而涩。三诊后脉细涩而数。
气阴两虚怔忡痰火扰心痰瘀交结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眩晕、腰酸、咽痛口干、面色少华、周身水肿、神疲乏力、小便有沫状,病程5年余,病史有慢性肾炎10余年。中医病名为眩晕,证属气阴两虚,风阳上扰。舌红中剥少苔,脉细弦而数。
气阴两虚眩晕肾实质性高血压水肿
查看详情 →
女,47岁。面部浮肿,前臂麻木。舌质淡,苔薄腻,脉弦细微滑。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
气阴两虚面部浮肿前臂麻木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男,60岁,冠心病史10年,胸闷、气短乏力,脉细结代。气阴亏虚,血脉不和。心率80次/分,心律不齐,每分钟早搏6次,血压160/100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房性早搏。
冠心病气阴亏虚血脉不和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反复腰背疼痛2年余。主症为腰背疼痛明显,活动受限,夜间加重。面色萎黄,舌黯红,舌底络脉紫黯,苔薄白,脉细涩。中医诊断为痹证,辨证为瘀毒内结。病程较长,病机为瘀毒内结,气血运行不畅。
气阴两虚痹证瘀毒内结腰背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1岁,男性。主诉盗汗1个月。夜间睡眠中汗出而醒,湿透内衣,夜眠燥热,白天疲倦,手心热,口咽干燥。舌质稍红,苔薄澹黄,脉细。中医诊断盗汗,证型为气阴两虚,阴虚火旺。病因病机为阴虚生内热,逼津外泄。
气阴两虚盗汗阴虚火旺手心热
查看详情 →
10岁患者,神识不清,手舞足蹈,无意识乱动,循衣摸床,撮空理线,形瘦骨立,肌肤干涩,左上肢瘫痪,二便失禁,失语,哭无声,无涕泪,吞咽困难,躁扰不安,彻夜不寐,右目赤肿,枕、臂、臀与下肢褥疮,苔中腻,边尖光红,脉细小且数,暑温邪热久留,阴液元气两伤,气阴两虚
气阴两虚乙型脑炎阴液两伤烦躁不安
查看详情 →
女,主要症状包括易疲倦、食欲不振、眼眶浮肿、皮肤干燥、月经减少、色黑。甲状腺机能亢进术后转为甲状腺机能减退。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病程较长,有明确病史演变。中医病名为甲状腺机能减退,证型属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阳气不足,气血失运。
气阴两虚甲状腺机能减退心脾两虚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张某,男,46岁。恶寒发热、咳嗽胸痛8天,咳吐脓血3天。身热面赤,咳吐脓痰,量多色黄,痰血相兼,腥臭异常,右胸疼痛,烦渴喜饮,小便短黄。体温39.2℃,右下肺部叩击浊音,呼吸音减弱。胸部X片示右下肺片状阴影伴液平面,白细胞总数升高。辨证为热毒壅肺。舌红少苔,脉细数。
肺痈热毒壅肺气虚阴亏舌红少苔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主诉胃脘胀、呕吐、纳呆、心下痞闷、口渴不欲饮、心悸、大便时干时溏。病程1年,曾行肠梗阻手术。舌白微黄,脉弦滑无力。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病机为痰饮内停,气机阻滞。
气阴两虚粘连性肠梗阻胃气上逆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反复腰酸2~3年,伴尿频、尿急、尿痛,腰酸加重,后背抽痛,低热,心悸,短暂神志不清,小便失禁。舌质暗红,苔少,脉弦数。中医诊断为淋证,证型为肾虚不固,气阴两虚,湿热下注。病程较长,有慢性尿路感染病史,伴有房早、短阵房速,血压偏低。
气阴两虚淋证肾虚不固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男性。主诉胸闷间作10余年,伴心慌、咽部异物感。胸痹心痛病,证型气阴两虚、水湿阻络证。舌红、短缩,苔薄白,脉沉。血压90/60mmHg。先天性心脏病,右心左房增大,房间隔及室间隔缺损,房室瓣异常。
气阴两虚胸痹心痛病水湿阻络
查看详情 →
高某,男,72岁。胸闷、心前区疼痛,甚则晕厥,伴头晕反复发作1年余。胸痹,证属气阴不足,阳气虚损。症见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头晕微痛,面色皖白。舌质淡红而嫩,苔少,脉沉细。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4小时心电图心率34~46次/分,阿托品试验阳性。
气阴两虚胸痹阳气虚损
查看详情 →
患者童年,霍乱,周身冷麻,曾吐蛔虫,渴饮不多,霍乱冷麻,泻多转热,舌起煤苔,霍乱后肢麻神疲烦闷,脉濡数,苔灰润浊,渴喜热饮,肠鸣便腻,溲黄,霍乱泄止,煤苔已蜕,脱陷陡起,脉软。暑湿内蕴,络隧不宣,暑邪内溃,暑湿热交阻,正气摧伤,清养气阴。面色未提,舌象煤苔、灰润浊,脉濡数、软。
气阴两虚霍乱暑湿内蕴络隧不宣
查看详情 →
女,25岁。左侧少腹胀痛近1年。少腹痛。肝郁气滞、气阴两虚。舌红苔薄白,脉沉弦。左少腹胀痛,伴腰部酸痛、头胀、胃痛,盗汗,时有低热。月经延期,量少色可,白带量多,常有异味。
气阴两虚少腹痛肝郁气滞肾阴虚
查看详情 →
男性,55岁,垂体瘤5年余,头痛、上睑下垂、气短憋气、口干、咀嚼无力、视物不清,术后出现脑胀、下肢无力、抬腿困难。面部略肿,舌淡红,苔燥,脉细弱,尺部沉。脾肾亏虚,气阴两虚。
气阴两虚垂体瘤脾肾亏虚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主诉阵发性心前区痛、胸闷憋气、心悸气短、头晕耳聋、胃纳不佳、倦怠乏力、腰膝痠软,病程五年。中医诊断心阳不振,心脉闭阻,病因病机为心阳不振,心脉闭阻。望诊面色苍白,形体消瘦,面容少华;舌质红,苔白腻;脉沉细结代。问诊见头晕耳聋、腰痠腿软、纳呆乏力;切诊脉沉细结代。
气阴两虚心阳不振心脉闭阻头晕耳聋
查看详情 →
女,44岁。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经行腹痛,纳差,胸闷,双下肢浮肿。病程2年。中医病名:症瘕。证型:痰阻血络,冲任不固。病因病机:痰阻血络,痰浊中阻,痰郁气滞,痰阻水道。望诊:舌质澹红,苔薄白而根部略腻。闻诊:未提及。问诊:纳差,胸闷,浮肿,月经异常。切诊:脉沉细。
气阴两虚子宫肌瘤痰阻血络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