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49岁。间断性头闷痛反复发作3年,伴乏力1年。口干,纳差,大便偏干。左脚拇趾红肿,疼痛明显,皮色暗红。舌质暗,苔薄腻。脉细涩。消渴病。证属气阴两虚,瘀血阻络。
消瘅气阴两虚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骤惊恐惧,手足逆冷,少腹气冲即厥,阳缩汗出。阴阳两虚,肾阳虚衰,气机逆乱,元阳衰惫。下元素亏,收摄失司,阴虚火旺,气机乖戾。舌象未提,脉象未提。素体肾阳虚,突受惊吓,阴虚火旺,气机逆乱,阳缩汗出,腹中空洞不适。
惊悸肾阳虚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脘腹胀满,恶心,纳食不香,大便干结,夜卧少寐。舌质淡黯,舌苔白滑,脉弦细。中医诊断为消渴病积聚(脂肪肝),证型为肝气郁滞、痰郁内阻。
消渴病积聚肝气郁滞痰郁内阻大便干结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泄泻月余,完谷不化,尿少色黄,口干身热,心烦,饮水无度,舌白苔干无津,脉沉弱而数,久泻气陷,津液不布,伏热内燔,脾胃大伤,不能腐熟水谷,水液妄行,致泄泻消渴。复诊见泄泻减,小便多色淡,舌苔退,心烦止,仍饮水多,伏热清,脾胃较壮,气虚未复,津液不布而渴饮。
消渴泄泻脾虚气陷津液不足
查看详情 →
64岁女性,右胁痛、口干喜饮、胸闷胸痛、易出汗、咽痛、腰痛、头痛昏、睡眠多梦、大便时干时稀、小便频数量多、双膝酸软乏力。中医诊断为胸痹、消渴、胁痛。证型为心劳力瘁、心阳不振、瘀血内阻,心烦肝郁、肝阳易亢,饮食肥甘、脾虚胃热、湿热蕴结、肝胆气滞。脉弦细,舌暗红、苔薄黄腻。
消渴胸痹胁痛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为发现糖尿病15年,口渴欲饮,口甜口干,头晕目眩,双目视物不清,心胸烦热,神疲乏力,大便数日1行。中医诊断为消渴病之消瘅期,证属肝肾阴虚,郁热内结。望诊见舌质暗红,苔腻黄少津液。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症状及病程。切诊见脉象细而弦。
消渴病肝肾阴虚郁热内结气阴两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女性。主诉口干多饮2年。现病史示乏力,体重减少,多尿,纳食正常,眠差,大便溏,有泡沫。体征示舌质黯红,有裂纹,无苔,脉弦细。辨证为肺热津伤,肾阴不足。
消渴肾阴不足肺热津伤肝火偏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闷、心慌10余年,加重1年。病程10余年。中医病名胸痹心悸,证属心脾虚弱,心神不宁型。面色白,舌质暗澹,舌苔薄白,脉沉细数。失眠烦躁,饮食欠佳,夜尿频多,胸闷气短,心慌乏力。病史喜食肥甘咸味,曾患高血脂、糖尿病,工作劳累,易于紧张。病因病机为心脾虚弱,气血乏源,心失所养,痰湿阻滞,心神不宁。
心脾虚弱心神不宁心肌缺血心动过速
查看详情 →
男,48岁,消瘦,口干微渴,小便清长,夜间更甚,白日肢冷畏寒,夜间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弦稍数。证属肺肾两虚,阴阳失调,以阴虚为主。
消渴病肺肾阴虚脾肾阳虚阴阳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为血糖升高,现症包括手足心热、口渴、多尿、双足趾麻木、汗出、乏力、身沉重、夜寐差。舌红苔薄,脉细数稍弦。中医诊断为消渴病肾阴阳两虚证。
消渴病肾阴阳两虚手足心热口渴
查看详情 →
女,25岁,早孕人工流产术后口干思饮,日饮7水瓶,尿多。术后4天出现恶寒发热,两腿萎弱不用。神清,精神萎靡,面色散黑,皮肤干糙,全身布满粟粒状红色皮疹,舌苔薄白少津,脉细沉弦。体温37.8℃,心率84次/分,血压110/60毫米汞柱。病程短,术后4天发病。病因病机为术后伤肾,复感寒湿,病及肺肾,肺受邪则发热咳嗽,肾阳被寒邪所遏,膀胱气化失常,气不化津故口干,阳虚清气少升故头昏目眩、全身痿弱。
消渴肾阳虚寒湿肺受邪
查看详情 →
女,69岁,口渴多饮,视物模糊,神疲乏力,五心烦热,双下肢麻木,大便干结,尿有浊沫,舌质紫暗,舌底络脉轻微瘀紫,苔薄黄腻,脉弦涩,中医病名消渴,证型瘀热互结,病程10年,空腹血糖14.7mmol/L,尿蛋白(+),HbA1c 8.6%。
消渴瘀热互结舌苔薄黄腻脉弦涩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主诉血糖升高2+年,口干、易饥、大便不成形。精神差,形体偏胖,面色萎黄,舌偏红苔黄白微腻有裂纹,脉弦缓。中医诊断消渴病,证型胃热阴亏。空腹血糖8.62mmol/L,餐后血糖17.48mmol/L,糖化血红蛋白9.36%。
消渴病2型糖尿病胃热阴亏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多食、多饮、多尿,消瘦,伴眩晕心悸,大便秘结,少寐多梦,精神倦怠,面色萎黄。中医诊断为消渴,证型为气阴两亏。病因病机为心火不降,热灼肺阴,脾胃蕴热,肝阴不足,胃阴亏耗。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消渴气阴两亏精血不足五脏皆损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乏力、消瘦、体重下降,伴多饮、多食、多尿,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消渴,证型肺胃热盛,化燥伤阴。望诊面色不华,舌红少津,苔黄腻。闻诊无特殊。问诊烦渴引饮,小便频数,体倦乏力自汗,口干舌燥。切诊脉滑数。
消渴肺胃热盛阴虚燥热津伤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诉消渴3年余,情志不畅后加重。主要症状包括口渴欲饮、多尿、胃脘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心悸乏力、月经淋漓不尽、白带量多。中医诊断为消渴,证型为肝郁脾虚,精微失于输布,固摄不能,精微下流,阴津暗耗。
消渴肝郁脾虚精微失布固摄失常
查看详情 →
42岁女性,主诉肾消三年,大渴引饮,小溲频数,心悸,眩晕,形体消瘦,全身乏力,精神萎靡,尿糖(++++)。中医诊断证属燥热伤阴,气化不利,津失敷布。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糖尿病燥热伤阴气化不利津失敷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9岁,男性。主诉举阳不息,病程5、6年,夜寐不佳,白天精神疲倦。中医病名强中,证型肾阴不足,相火偏旺。舌象苔薄,脉象细弦,重按无力。病因病机为肾阴亏虚、相火亢盛。
强中肾阴不足相火亢盛
查看详情 →
女,60岁,失眠、多梦、精神恍惚、口渴、夜尿增多、消瘦、胸胁胀满、善太息、眠差、大便干,病程两年。消渴病,郁证,肝郁气结,化火伤津。舌红苔黄燥少津,脉弦细。空腹血糖10.2mmol/L。
消渴病郁证肝郁气结化火伤津
查看详情 →
女,58岁,口渴、尿频、乏力、胸闷、心悸、气短,病程3年。舌质绛,尖瘀紫,脉细弦。消渴,证属心脉瘀阻,病机为肾阴虚,肺胃之阴受损。
糖尿病心脉瘀阻肾阴虚肺胃阴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