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男性,遗尿十五年,发病九岁,因狗咬恐吓诱发。夜间熟睡后遗尿,白天尿急尿频,多饮加重,气短乏力,精神不振,畏寒,腰膝酸软。形体消瘦,脉细沉,舌质淡红,苔薄白。诊断为遗尿,证型为肾阳不足,元气疲惫,下元不固。
畏寒遗尿肾阳不足元气疲惫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男性,主诉全身关节酸痛4年。病程4年,症状以左上肢、左下肢及右侧肢体酸痛为主,膝关节、肘关节及肩背部明显,冬季加重,夏季缓解。舌下文黯,苔白脉微数。辨证为气壅血滞,邪湿羁留。四诊见舌下文黯,苔白,脉微数。
畏寒痹症气血不足营卫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腹痛腹胀,日渐消瘦。检查见消瘦,痛苦貌,疲倦乏力,畏寒,腹部怕冷,不思饮食,大便量少,小便清长,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脾肾不足,肠道寒气凝滞。患者年龄54岁,女性,主诉脐腹胀痛,病程1周。检查见体型瘦,腹部鼓胀,无压痛,脐周轻度不适,苔白,脉细弦。诊断为脾虚不运,气机阻滞。
畏寒脾肾不足肠道寒气凝滞脾虚不运
查看详情 →
杨某某,男,45岁,主诉呕吐泛呕半月,病程半月。脾胃虚寒性呕吐。主症为脘腹胀满,泛呕呕吐,呕吐物多为食物或清水,身体消瘦,头晕体倦,畏寒怕冷,懒起懒坐。面色皖白,舌质澹红,苔白,脉沉细迟。中阳素虚,饮食生冷,寒浊盘驻,脾运滞钝,胃气上逆。
畏寒呕吐脾胃虚寒体倦
查看详情 →
男,42岁,胃脘疼痛,食欲减少,食后饱胀,嗳气,畏寒,面色苍白无华,消瘦,腹中漉漉作响,舌质淡,苔薄白,脉细。中医病名脾肾阳虚痰饮不化,证型脾肾阳虚,病因病机阳虚痰饮内停。望诊面色苍白无华,舌质淡,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胃脘疼痛、食欲减少、食后饱胀、嗳气、畏寒、消瘦、腹中漉漉作响。切诊脉细。
畏寒胃窦部溃疡脾肾阳虚痰饮不化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呃逆两年,极度消瘦,神情澹漠,心悸动则气促,失眠,便秘,轮椅推进就诊。舌体胖大有紫色瘀斑,脉沉涩。中医诊断为噎膈,证型为血瘀气逆。病因病机为血瘀气逆,脾胃虚弱,精液亏虚,胃气不降。望诊见舌体胖大有紫色瘀斑。闻诊未提。问诊见呃逆、消瘦、心悸、失眠、便秘。切诊见脉沉涩。
畏寒噎膈血瘀气逆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26岁男性
痞满2周
厌食、腹胀、纳后胃脘不适、恶心、畏寒、眠差梦多、精神疲倦、四肢无力、面色消瘦、水样大便
胃下垂、慢性胃炎史3年
舌质淡、苔薄腻、脉濡滑
脾虚下陷
畏寒面色消瘦痞满脾虚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便泄多年,近来大便日一次,便时肠鸣腹痛,受凉即溏,体重减轻,畏寒,口淡无味,厌油腻。舌苔薄白,脉沉而细。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湿邪内盛。辨证为脾肾阳虚,湿邪内盛。舌象薄白,脉象沉而细。腹痛、腹胀、肠鸣、便泄、头昏、睡眠不安。
形体消瘦畏寒便泄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双下肢浮肿伴畏寒、多汗、腹胀、便溏,病程约1个月。中医诊断为阴水。病因病机属阳虚水泛。望诊见双眼睑下垂,舌质澹胖,苔白腻,脉沉细。体查双下肢对称性浮肿,皮肤粗糙发凉,按之凹陷不易复原。心率100次/分钟,窦性心动过速,尿常规、肝肾功能正常。
畏寒甲状腺功能亢进阴水温阳利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男性。主诉纳呆、乏力、消瘦2年余。主要症状包括纳呆、四肢乏力、形体消瘦、口干欲饮、胃胀、腰背酸困、畏寒。舌象澹,苔色白,脉象虚细。中医诊断为胃缓,证型为中气下陷证。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导致运化失常、津液输布异常及阳虚失温。
畏寒胃下垂中气下陷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怕冷、冷汗、食欲不振、呕吐、疲乏无力、性欲减退、脱发、尿频、大便溏、生活不能自理。面色苍白,体型消瘦,精神萎靡,口唇发颤,语言低微,乳房萎缩,腹部凹陷,腋毛稀少,舌淡少苔,脉微细弱无力。妇科检查示外阴萎缩,阴毛少许,阴道黏膜苍白,宫颈短小,宫体萎缩。诊断为席汉综合征。
畏寒席汉综合征肾阳虚血虚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遗尿6年余,症状夏轻冬重,尿量白天不多,色白,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冬天畏寒。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黄,脉细弱。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遗尿。病因病机为肾气不充,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膀胱,气化失司,脾阳受损,水湿下注,导致遗尿。
形体消瘦畏寒遗尿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女,41岁。咳嗽气喘,心累胸闷,不能平卧。病程3天。哮病。寒饮伏肺,肺失肃降。面色淡,舌质红,苔薄白。脉浮紧。畏寒无汗,痰清稀不易咳出,端坐位症状稍缓解,对冷空气过敏,有哮喘病史,家族中有哮喘及慢支炎病史。
畏寒哮病寒饮伏肺肺失肃降
查看详情 →
女,63岁,面色微黄,少气懒言,行走困难,大便水样5~6次/日,腹痛便后减轻,肠鸣,腰膝酸软,乏力,纳差,畏寒,消瘦,体重42.5kg。脾肾阳虚,兼有水湿实邪。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萎黄,乏力少气,大便水样,腹痛便后减轻,腰膝酸软,畏寒,纳差,消瘦。
畏寒结肠癌术后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女性。主诉鼻窦炎、鼻息肉术后自汗,汗出不断。形体消瘦,神疲乏力,颜面萎黄,畏寒,纳逊痞胀,大便时干时溏。舌质澹紫,苔澹黄腻,脉细滑。中医诊断脾阳亏虚,湿浊中阻。
形体消瘦畏寒鼻窦炎术后漏汗脾阳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精神欠佳,消瘦,长期间断泄泻2年余,大便日3~4次,纳差,易腹胀,食后尤甚,生气后加重,腰酸乏力,小便清。舌苔薄白略滑,质淡。脉沉细缓。中医病名属脾虚湿胜,证型为脾虚湿胜,病因病机为脾虚湿盛。望诊见舌质淡,舌苔薄白略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精神欠佳、消瘦、泄泻、纳差、腹胀、腰酸乏力。切诊见脉沉细缓。
消瘦畏寒脾虚湿胜腰酸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两肘、腕、踝关节酸痛3年,加重2月。关节肿胀变形,活动受限,日轻夜重,随气温变化加剧。面色萎黄,舌质澹,苔白腻,脉沉紧。痹证,风寒湿邪相搏,阻滞经络,寒湿凝涩,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
畏寒痹证风寒湿邪关节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消瘦、乏力、腹部隐隐作痛、腹痛即泻、大便黏液脓血及不消化食物、食少、腹胀、畏寒、手足欠温、喜进热食热饮。中医病名为久痢,证型为脾胃虚寒、中气下陷。舌质澹白,舌苔白稍厚,脉沉细缓。
畏寒久痢脾胃虚寒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主要症状为双手不能握、两足不能步、极度怕风,病程近半年。面色黧黑,消瘦,周身畏寒,双手及两脚麻木,肌肉萎缩,四肢轻度水肿,卧床月余。舌质澹,苔薄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沉细缓。中医诊断为痿病,病机为阳气亏虚,寒湿阻滞。
畏寒痿病阳气亏虚寒湿阻滞
查看详情 →
女,48岁,消瘦,面色萎黄,畏寒,带下病数年,腰痛发凉,带下色白质稀,疲倦乏力,头晕耳鸣,四肢不温,纳差,大便溏稀,睡眠欠佳,夜尿2~3次,月经不规律,半年左右来一次,脾肾阳虚,寒湿带下,舌苔薄白,脉沉细
消瘦畏寒面色萎黃带下病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