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黄+胸痛

患儿4岁,发热、出疹1天。体温38.9℃,颜面潮红,环口苍白,咽充血,双扁桃体Ⅱ°肿大,皮肤猩红色鸡皮样皮疹,贫血性皮肤划痕试验阳性,舌红、杨梅舌夹黄腻苔,脉数。体格检查提示急性热容,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诊断为温病,辨证为毒在气营,病因病机为外感痧毒疫邪,入里化热内扰气营。
温病毒在气营杨梅舌脉数
查看详情 →
20岁女性 持续发热 呼吸急促 咳嗽痰黄稠 神志昏迷 舌质红苔薄白稍腻 脉滑数 面色苍白 四肢逆冷 汗多 咳嗽时作 舌质红苔黄腻 脉细数 体温下降 汗出减少 面色转红 四肢转温 神志稍清 时有抽搐拘挛 舌苔腻脉细数 神志基本转清 体温正常 痰量减少 肢体拘挛 舌红苔黄腻 脉弦滑 神志清楚 呼吸平稳 喉中无痰鸣 仍有咳嗽 口干口渴 时有烦躁 舌质红苔少色黄 脉滑数 痰热壅盛 闭塞肺气 内陷心包 引动肝风 伤阴耗气 内闭外脱 痰热闭肺 毒陷心包 正虚均脱 肺家痰热未清 肝风未平 气阴耗伤未复 阴虚风动 痰热郁肺 证属痰蒙神窍证
痰蒙神窍痰热壅盛肺气闭塞心包闭陷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主诉夜寐盗汗2个月。寐则汗出,寤则汗止,伴胸痛、头晕、五心烦热、口干、睡眠不宁、发热、大便偏干、小便略黄。面色缘缘而赤,舌红苔薄黄,脉洪大。辨为阳盛阴虚,阴被阳逼,营不内守之证。
汗证阳盛阴虚营不内守五心烦热
查看详情 →
女,23岁,发热,口干,腰脊酸软,关节疼痛,颈部肿块,形瘦骨立,面色无华,苔薄黄腻,舌淡红衬紫,脉细数。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属热毒结聚,痰瘀痹阻,久延阴伤气耗。望诊见面色无华,舌象薄黄腻、舌淡红衬紫。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发热、口干、腰脊酸软、关节疼痛、颈部肿块。切诊脉细数。
胸痛骨巨细胞瘤热毒痰瘀阴伤气耗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男性,硅肺病史十余年,咳喘伴胸胀痛。咳嗽,痰黄黏难排,喘促不能平卧,纳差,大便偏干,下肢浮肿。舌黯苔黄垢腻,脉细滑。紫绀(+),桶状胸,两肺呼吸音低,可闻及细小湿性啰音,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X线示两肺结节聚集。舌黯,苔根黄垢腻,脉细滑。口唇紫绀,气短,动则喘,咳痰色白质黏,纳差,四肢作凉。血气分析示pH正常,氧分压改善。颧面潮红,气短,舌澹紫,苔薄,脉细滑。指脉血氧饱和度上升。四肢厥冷,胸闷痛,咯痰色黑灰难出,纳差。口唇紫绀,两肺呼吸音低。
硅肺咳喘胸胀痛痰黄
查看详情 →
患者,女,68岁。呼吸困难,活动后气促1年,加重10余天。咳嗽、咯黄色黏痰,口干,胸痛烦闷,喘息气急,活动后呼吸困难加剧,身倦无力,睡眠欠佳,唇色轻度紫绀。唇色轻度紫绀,舌红有瘀点,苔黄腻,脉滑数。胸部CT示双肺弥漫网格状影,肺功能检查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下降,血气分析示PO2:65mmHg。中医诊断为肺痿,证型为痰热互结,瘀阻肺络。
胸痛烦闷特发性肺纤维化痰热互结瘀阻肺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半年,加重1月余。病程半年。中医病名病毒性心肌炎。证型外邪入侵于心,耗伤心阴,气阴不足,心神失养。病因病机外邪入侵,耗伤心阴。望诊面色澹红,舌澹,苔薄白。闻诊无明显异常。问诊有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困倦乏力、动则汗出、心慌、口苦咽干、睡眠欠安、大便干微结。切诊脉细数。二诊舌澹黄而干,脉细数。三诊舌澹紫苔薄白,脉细数。四诊头痛恶寒,鼻塞多涕,手心发热。五诊仍喜叹长气,容易疲倦,动则汗出,染衣色黄。
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不足心神失养少阳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主诉心悸伴胸前区不适8年,加重半月,伴有易惊醒、头晕、疲乏、心烦梦多、纳差。舌红苔薄黄有瘀点,脉细数而结代。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瘀血内阻。心电图示心肌供血不足、频发性多源性早搏。二诊时舌红苔薄黄,脉细数,心率86次/分,偶发房性早搏。
心悸气阴两虚瘀血内阻心肌供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3岁。主诉心悸5年,伴有胸痛、夜寐差、烦躁、食纳差。舌质紫、舌下脉络瘀曲,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心悸,辨证为气滞血瘀,脉络瘀阻。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脉道瘀阻,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心悸气滞血瘀肝气郁结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李某,女,62岁。阵发性胸口刺痛5年余,左胸痛,频发,刺痛,部位固定,胸闷,心悸,头昏,颈项胀,背心痛,易汗出,梦多,双下肢乏力。舌质澹、苔白腻或白滑,脉滑。心电图示窦性心律,T波轻度改变,avF呈QR波。辨证为痰瘀痹阻心脉。舌质澹、苔薄腻,脉细滑。舌暗红、苔白,脉结代。
胸痛胸痹心脉瘀阻痰瘀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心悸、心慌、乏力、气短促、胸部隐痛闷胀、畏寒、四肢厥冷、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睡眠差、小便短少。面色澹白少神,舌澹胖、苔水滑、舌边有齿痕,脉沉细微。中医诊断为少阴病,阳气式微,气虚血瘀,浊水停滞之证,证从寒化。
胸痛少阴病阳气式微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要症状为心悸、心慌、乏力、气短、胸部隐痛、畏寒、四肢厥冷、下肢轻度水肿、睡眠差、小便短少。面色澹白少神,舌澹胖有齿痕,苔水滑,脉沉细微。中医诊断为少阴病,阳气式微,气虚血瘀,浊水停滞之证。病机为阳气式微,气虚血瘀,浊水停滞。
扩张性心肌病气虚血瘀浊水停滞阳气式微
查看详情 →
患者胸闷如窒息感,胸部刺痛,遇寒或劳累后加重,病程反复,半月加重。面色灰暗,皮肤有色素斑,手足凉,畏寒怕冷。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涩。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寒凝心脉,气滞不通。病因为寒凝血脉,气血痹阻。
胸痹寒凝心脉血瘀气滞
查看详情 →
女,48岁,背部生疮肿痛7天,伴发热、寒战、精神不佳、食欲不振、口干口苦、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背部脓肿已溃,疮口0.8厘米×0.5厘米,周围炎性浸润12厘米×12厘米,白细胞计数升高,脓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脉滑数,重取无力,舌红绛,苔黄厚腻。中医辨证为毒热壅盛,热入营血。
咳嗽胸痛背痈败血症毒热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孕5个月余,主诉咳嗽无痰,胸痛,气短,手足干烧,夜间加重,头部汗出。中医病名子嗽,证型阴虚火旺,病因病机为素禀阴血不足,孕后阴血下聚养胎,虚火上炎犯肺,肺失清肃。望诊见两颧虚红,唇焦,舌赤而无苦。闻诊语言无力,呼吸气短不得续息。问诊见胸闷气短,咳嗽不得卧,皮肤干涩,手足干烧,头部汗出,大便干,小便短赤。诊脉滑细而数。
子嗽阴虚火旺肺阴不足肾水枯涸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主诉原发性高血压9年,血压波动在160~180/90~110mmHg之间。主要症状包括头晕目眩、颈项胀、咽干口燥、头重脚轻、手抖、肢麻、健忘、胸部隐痛、腰酸。中医诊断为眩晕、胸痹心痛。辨证为阴虚阳亢、心脉瘀阻。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程9年,西医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眩晕胸痹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胸闷灼热半年。主要症状包括胃脘嘈杂、食管烧灼感、胸闷灼痛、嗳气泛酸、夜寐欠安、汗出潮热。舌苔薄腻微黄,脉弦细。证属肝气犯胃,木郁克土,耗伤气阴。病程半年,情志急躁,病机为肝气郁结,脾虚湿滞,郁久化热,胃气上逆。
反流性食管炎肝气犯胃脾胃虚损肝旺疏泄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诉气短、咳嗽、咯血2个月。现病史见心悸、气短、咳嗽、咯血、全身乏力、纳差。舌红苔薄白,脉涩。中医诊断胸痛,证属气阴两虚,邪毒瘀阻肺络。
肺癌气阴两虚邪毒瘀阻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咳嗽、痰中带血1年,近1周吐血量增多,痰色绿如脓,味腥臭,咽喉燥痒,午后发热,两颧发红,盗汗,口干少津,神情疲惫。中医诊断为阴虚火旺,灼伤肺络。望诊未提及,闻诊见痰腥臭,问诊见咳血、盗汗、口干、午后发热,切诊见脉虚芤而数。
肺结核阴虚火旺肺络受损骨蒸潮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反复胸闷心慌5年,再发3日。主症为胸闷心慌、胁胀、叹气则舒、面部蝶状红斑、脱发、口腔溃疡、心烦、寐差、多梦易醒、潮热盗汗、口澹味、纳后心下痞、手心出汗、右侧乳房痛、双臂酸胀、大便1日3行。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结。证型为阴虚火旺。
胸闷心慌阴虚火旺面部红斑右侧乳房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