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70岁,男性,主诉吐大量痰涎不能平卧2个月,加重1周。咳喘不能平卧,痰稀白,汗出,夜不能寐,咽中如有物阻,胸闷、头晕、尿频、双下肢水肿,肢体困重无力,右手拇指及左手麻木。舌淡苔白滑,脉沉弱。中医病名为肺痿,证型为阳虚失摄,风湿阻络。病因病机为肺中虚冷,阳虚不能化气摄津,水湿内停,气道不利,表虚风湿侵袭经络。
痰凝气滞肺痿阳虚失摄风湿阻络
查看详情 →
王某,女,52岁。主诉咽部不适如鲠在喉,自感乏力,嗜睡。舌绛、苔少,脉细涩。中医诊断梅核气。病因病机为脾虚肝郁,痰凝气滞。病程2年。
痰凝气滞梅核气脾虚肝郁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女,52岁,咽部有阻塞感,持续半年。梅核气,证属气机失畅,痰凝气滞。咽部似有所塞,如梅核,如絮如膜,咽不下,咯不出。腹部作胀,有气攻冲。大便秘结,得矢则舒。苔薄腻,脉沉弦。
痰凝气滞梅核气腹胀气冲大便秘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口糜旋化旋布,舌质光红,咳呛阵作,左胁掣痛,胸膈梗噎,夜分热高,多汗。脉滑大略数,手足肿,口干津伤。中医诊断气滞痰饮阻络,继诊为肺胃气火当盛,挟痰挟湿,阻滞气络。望诊见舌质光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咳呛、胁痛、梗噎、发热、多汗,切诊见脉滑大略数,便结溺赤。
痰凝气滞口糜咳呛胁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右颈前发现块物月余,自觉痰多、乏力。甲状腺右侧上极有一混合性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软,无压痛,可随吞咽移动。舌光红嫩,苔薄白,脉弦细数。中医诊断为肉瘿,病因为气阴不足,痰凝气滞,毒攻而成。
痰凝气滞甲状腺腺瘤气阴不足脾虚生痰
查看详情 →
59岁男性,右眼下方固定黑影3个月,视物不清。舌质红,苔少,脉弦。眼底检查示右眼颞上枝静脉充盈、迂曲,网膜小片状出血,动静脉交叉征,黄斑部中心凹反射消失。中医诊断为血瘀络损。病因病机为痰凝气滞,目中脉络不畅,血瘀脉络破损。
痰凝气滞视网膜静脉阻塞血瘀络损目络不畅
查看详情 →
瘿病,病程一二年,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及,声音正常,气味无特殊,问诊未提及具体症状,脉象未提及。
痰凝气滞瘿病肝气郁结脉弦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双上肢起疹1年余。面色萎黄,舌质暗,苔薄白,脉滑。皮疹为双上肢多发粟米至绿豆大小丘疹,质地较坚实,形状不规则,个别融合成扁平斑片。既往史示倦怠嗜睡,纳少便溏,眠差多梦。辨证为脾虚湿蕴,痰凝气滞证。
痰凝气滞扁平疣脾虚湿蕴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8岁女性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块数月,肿块质硬不移,颈部僵硬活动受限,低热,巩膜青黯,舌质澹红舌边带紫,苔白腻,脉弦。中医诊断为络阻痰凝。望诊见巩膜青黯,舌质澹红舌边带紫,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病程数月,症状包括颈部肿块、低热。切诊见脉弦。
痰凝气滞颈部淋巴结肿块络阻痰凝质硬不移
查看详情 →
女,55岁,神疲乏力,自汗心悸,便溏10年,加重1年,腰膝无力,胫前水肿,失眠。甲状腺功能亢进,瘿证,痰凝气滞。面色萎黄,舌质暗红,少苔薄黄苔,脉沉细微数。心率112/min,窦性心动过速。
痰凝气滞甲状腺功能亢进心悸便溏失眠多梦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主诉咽中似有异物梗阻,病程3年,情志不遂诱发。现症见口干不欲饮,胸闷气短,腹胀纳差,身倦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质淡红,体胖大,边见齿痕,苔白稍腻。脉弦细。中医诊断证属脾虚肝郁,痰凝气滞。
痰凝气滞慢性胃炎脾虚肝郁气短
查看详情 →
龙某,9岁,呼吸困难,吞咽受阻,涕出如泉,饮食不能入,极度消瘦,大便量少而难解,口干咽燥,但欲饮水,舌偏红,苔薄白,脉小数。喉瘤,瘀血闭阻上窍,络脉损伤。面色无华,舌偏红,苔薄白,脉小数。呼吸急促,吞咽受阻,涕出如泉,极度消瘦,大便量少而难解,口干咽燥,但欲饮水。脉小数。
痰凝气滞喉左侧血管瘤瘀血闭阻肺经积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音哑,喉中异物阻塞感,胸闷,咳痰成块,嗳呃频作,口燥喜饮。舌暗,苔薄白根腻,脉涩。中医病名梅核气,证型属痰气互结,病因病机为气滞痰凝。舌质暗,苔薄白根腻,脉涩。音哑,喉中异物感,胸闷,咳痰成块,嗳呃频作,口燥喜饮。舌暗,苔薄白根腻,脉涩。舌略红,苔薄白,脉稍数。
痰凝气滞梅核气肝气郁结肺阴不足
查看详情 →
女,32岁,咽部哽咽不适3个月,加重10天。咽部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咽痒咽干,咳嗽白痰黏腻,纳呆,寐欠安,大便秘结。舌质红,苔稍黄,脉弦滑。中医诊断梅核气,证型痰凝气滞兼有化热之势。
痰凝气滞咽炎梅核气化热
查看详情 →
女,43岁,主诉咽中似有异物梗阻,病程3年,1月加重。证属脾虚肝郁,痰凝气滞。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质淡红,体胖大,边见齿痕,苔白稍腻,脉弦细。现症包括咽中异物梗阻、口干不欲饮、胸闷气短、腹胀纳差、身倦乏力。
痰凝气滞慢性胃炎脾虚肝郁舌体胖大
查看详情 →
女性,28岁,发热、头痛,甲状腺部位疼痛5日,伴心悸、易激动、颤抖。甲状腺双侧I度肿大,质软,压痛明显,心率104/min,双手平伸颤抖,T3、T4升高,B超示甲状腺不均质增大,血沉46mm/h,舌苔薄黄,脉浮。中医病名瘿病,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外感风热,痰瘀互结。
痰凝气滞发热头痛甲状腺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女性。主诉失眠、精神抑郁、喜怒无常、言语无序、不思饮食。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癫证,证型痰迷心窍。病因病机为惊吓后气机逆乱,思虑过度,痰湿内生,气郁痰凝,上扰清窍。望诊见两眼直瞪,面无表情,双上肢肘部弯曲,两手紧握。舌质红,舌苔白腻。脉弦滑。
痰凝气滞癫证痰迷心窍气机逆乱
查看详情 →
产后营虚未复,阳升怒狂,或笑或哭,语有错乱,上视搐搦,号佛呼神,脉形弦细窒滞。中医病名属狂证,证型为水不涵木,挟痰迷漫。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症状描述,切诊见脉形弦细窒滞。二诊见舌黄浊腻,痰凝气滞。
痰凝气滞产后营虚阳升怒狂水不涵木
查看详情 →
周某,男,主要症状为乳岩发于左,坚硬如石,日以益大,间或作痛,乳头流脂,皮外五色。脉弦细,舌白。中医诊断为肝家气火与宿痰相薄于胃络,气脉不能所致。望诊见舌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描述,切诊脉弦细。
痰凝气滞乳岩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胃脘痞胀隐痛2年,伴嗳气反酸、嘈杂似饥、烧心、反酸、易饥、咽中不适、大便干、月经量少、劳后头痛头昏。舌苔薄腻微黄,舌尖微红,脉细弦。证属肝胃郁热,病位在胃,与肝密切相关,病性以标实为主。腹软,上脘轻压痛,胆囊区无压痛。既往有胆囊息肉病史,情绪急躁。
痰凝气滞胃脘痞胀隐痛肝胃郁热咽中不适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