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9岁,颈前左侧结肿3天,肿块直径4厘米,质硬,光滑,可随吞咽活动,同位素扫描为“冷结节”,诊断为甲状腺腺瘤,属中医“肉瘿”范畴,病因气郁、痰浊、瘀血蕴结,舌象、脉象未提及,其他四诊信息未描述。
痰浊甲状腺腺瘤肉瘿气郁
查看详情 →
女,59岁,进食时有异物感,大便长期不成形而不泻,每日多次登圊,有时里急后重。脾虚,痰邪阻络。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部分黏膜萎缩,舌根部淋巴组织增生,舌薄苔,脉细。咽后壁污红改善,舌薄苔,脉平。
脾虚证痰邪阻络里急后重大便不成形
查看详情 →
患者恶心呕吐1个月,加重2天。形略瘦,两颧澹红,精神欠佳,痛苦病容。舌红略绛,苔少而水滑,口腔内粘涎泡沫状唾沫弥漫。脉沉弱,两寸尤甚,偶见结代。证型为气阴两亏、痰热壅盛、胃失和降。病程较长,有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心房纤颤、心功能Ⅲ级及上消化道出血病史。症状包括口腔粘涎、噫气、进食加重、喉中不适、心累、下肢无浮肿。舌质红略绛,苔少而滑,脉沉弱略数,参伍不调。
痰浊瘀血气阴两亏痰热壅盛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要症状为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症,表现为口角歪斜、伸舌不正、鼻唇沟变浅、闭目不紧、语音含糊。病程自去年4月起,持续至今。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大便干。舌质澹红,苔薄腻。脉细略数。中医诊断为口僻(面神经麻痹),证型为气血亏虚,风邪中络。
痰浊阻络面神经麻痹气血亏虚风邪中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周期性反复发热,体温达41℃,夜间汗出热退,伴腹胀不和、右腹隐痛、怕冷、周身瘙痒。湿热痰浊郁伏募原,少阳枢机不和。面色晦暗,舌苔厚腻微黄。脉弦滑。
湿热痰浊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少阳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男性。主诉腰背部疼痛两年多,加重两个月,腰酸痛无力,夜间尤甚,腰及两腿怕冷,小便频数。胸腰段轻度角凸,胸12、腰1椎棘上棘旁压痛,腰活动受限。脉象沉细无力,舌质澹,苔薄白。中医诊断胸腰椎结核(阴寒入骨),辨证肾阳不足,髓海不充,气血不和,痰湿凝聚于嵴梁。
胸腰椎结核肾阳不足气血不和痰湿凝聚
查看详情 →
陶某,50岁。主诉咽喉部不舒服9个月,伴痰中带血,多言或高声后疼痛。左声带后1/3处见鲜红肉芽样组织,舌薄苔,脉平。左声带鳞状上皮增生伴急慢性炎。左声带后端赘物,充血,舌边有齿痕,脉细。声带息肉伴血管内皮增生。左声带后壁见翳样物,色微红。右侧声带吸气时充血。舌少苔,质红,脉细弦。气滞血瘀,气血循环失畅,痰浊内蕴。
痰浊阻络声带息肉气滞血瘀虚火扰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男性。主诉右耳廓外侧出现无痛性肿胀5天。舌淡苔薄,脉平。右耳廓三角凹内10mm局限性隆起,表皮微红,无明显触痛,按之有囊状感,透照试验阳性。中医诊断耳廓痰包(耳廓假囊肿),辨证肝脾失常,痰浊停留。病因肝脾不调致水湿停聚,化为痰浊停留局部。
痰浊停留耳廓痰包肝脾失常
查看详情 →
男,27岁,突发头晕目眩,视物旋转,闭目恶动,身体困重,胸闷不舒,脉弦滑有力,舌澹胖有齿痕,苔白腻,证属痰浊中阻。
痰浊中阻眩晕呕吐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反复头晕2年,加重1天。主要症状为头晕、头昏、胸闷、恶心、心悸、气短。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肝阳上亢,痰热扰动清窍。生活无规律,嗜烟酒,性情急躁。
肝阳上亢眩晕头痛痰热
查看详情 →
女,4岁,主诉夜间俯卧扭动身体,面红头汗,喜摩擦,病程2年。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痰浊扰动心肾。望诊面色不华,眼神不自然,胆小易恐。闻诊未提及。问诊述睡眠尚安,纳食可,大便调。切诊脉象濡滑,舌苔白滑。
痰浊内扰心肾不调不良习惯
查看详情 →
女性,30岁,主诉结婚5年未孕,月经稀少至闭经,伴面色萎黄、痤疮、形体肥胖、胸闷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嗜睡、小便少、大便不成形。舌胖紫黯边有齿印、苔厚白腻,脉沉而滑。中医诊断为继发性闭经,辨证为肾阳亏虚,痰湿血瘀阻滞。妇科检查见外阴正常,阴毛分布异常,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血性激素提示FSH 9.21U/L,LH 16.7IU/L,T 4.9nmol/L。
继发性闭经肾阳虚痰湿血瘀形体肥胖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主诉头晕间断发作10年余,伴心前区憋痛、肩背疼痛,眠差,食后腹胀。中医诊断眩晕,证型为肝阳上亢。症见头晕且胀,耳鸣,遇劳、恼怒加重,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提示性情急躁,血压升高,心电图ST段压低。
痰浊内阻高血压肝阳上亢心脉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男性。主诉头晕、颈项酸胀、疲惫健忘、心烦易怒、四肢麻木、腰膝酸软、痰涎浓稠。病程3年。中医病名属眩晕,证型为肝肾阴虚,风痰上扰。望诊见面色红润,眼圈晦暗,唇紫红,舌质紫,舌边缘绛赤,苔薄黄。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头晕、胀痛、疲惫、健忘、心烦、麻木、腰酸。切诊见左脉弦急搏指,右脉弦滑。
高血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风痰上扰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眩晕8月,起身及转头时加剧,伴眼前发黑、足软、恶心呕吐、右手指麻木、耳鸣、腰膝酸软。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属脾肾亏虚,痰瘀阻滞。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颈椎退行性病变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脾肾亏虚痰瘀阻滞
查看详情 →
57岁男性,主诉脑动脉硬化多年,头弦、耳鸣,3天前头眩加重,口唇麻,口眼歪斜,舌强语言不清,右侧半身瘫痪。舌红根部有薄苔,脉左右虚弦。辨证为肾元虚衰,虚风内动,痰浊上泛,堵塞窍道。
痰浊上泛脑动脉硬化肾元虚衰虚风内动
查看详情 →
男,63岁,喘咳不能落枕,痰多黏稠,血压高。心肺气虚,肺热痰盛。脉滑有力,动则喘促益甚。脉弦滑。
痰浊壅盛支气管哮喘心肺气虚肺热痰盛
查看详情 →
十余龄,呆病,不言不饥,大便旬日一解,小溲少,行步蹇滞,眼目不灵活,脉缓,苔掯,九窍窒塞,痰湿弥漫,脉振卓,苔黄减,质绛,痰浊已化,木火未靖
呆病痰湿弥漫木火未靖九窍窒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巅脑昏眩作胀,如蒙如裹,脑中唧唧如虫鸣,胸脘痞闷,夜寐不安,恶心。舌澹白灰腻,频泛粘涎腻沫,脉弦细。证属痰涎上扰巅顶,肝督有风。风痰上扰清阳,眩晕脑鸣,吐痰恶心,胸脘不舒。舌灰腻,脉弦缓。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属眩晕,证型为风痰上扰,病因病机为痰涎上扰,风邪鼓动,脾湿重,清阳不升。
风痰上扰清阳不升胃阳不展痰湿未净
查看详情 →
9岁半男童,反复抽动7月,流涕2月。精神欠佳,面色欠华,舌质澹红,苔薄白腻,脉细缓。中医诊断慢惊风,辨证脾虚湿滞,肝脉失调。主症为反复抽动、流涕、头晕头痛。病程较长,属脾虚湿聚,痰浊内生,肝脉失调所致。
慢惊风脾虚湿滞肝脉失调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