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8岁。主诉胃痛2个月余。胃痛于饥饿时加重,饮食后减轻,胃脘堵塞感,纳差,头晕,头痛,大便排出不通畅,2~3次/日。舌质暗红,舌体大,苔白,脉沉弦。中医诊断胃痞、胃痛。证型肝胃气滞。病程2个月余。
胃痛胃痞肝胃气滞
查看详情 →
女,72岁,双膝关节疼痛多年,加重半年。双膝关节疼痛,不能远行,走200~300米即不能行,上下楼梯困难。双侧足少阳经异常,右侧尤为明显,双侧膝关节处有明显压痛。病在筋。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气味未提。症状描述包括膝痛不能久行,病程多年。脉象未提。
瘀血阻络膝关节疼痛筋骨损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男性。主诉胸闷气促近6年,加重2周,伴下肢浮肿。高血压史30年,前列腺肥大史。体检示心率90次/分,心尖区SMⅡ°~Ⅲ°,肝肋下4cm,两下肢中度浮肿,脉弦,舌质紫暗。中医辨证为心肾阳虚,鼓动无权,气化不利,水滞瘀阻。实验室检查示尿蛋白(+),肾功能异常。心电图示Ⅰ°—AVB,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ST—T压低改变。胸片示心脏扩大,肺瘀血。超声心动图示左室明显增大,收缩功能减弱。主要症状包括胸闷气促、夜间难以平卧、双下肢浮肿、尿少、形寒畏冷。
心肾阳虚心肌病水滞瘀阻气化不利
查看详情 →
痛风急性期,右足趾局部湿热蕴结,湿热煎津灼血致湿热痰瘀互结。舌苔黄腻,脉滑数。病因属湿热内蕴,痰瘀互结,病机为湿热煎熬,痰瘀阻络。
痛风急性期湿热蕴结痰瘀互结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谭某,73岁,男性。主诉腹臌胀,青筋暴露,下午胀甚,头颈、胸臂有血痣,两目暗黑,唇紫,面色苍黄。舌质绛红,舌边青筋显露。脉弦有力。中医诊断为肝硬化,证属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气郁血瘀,肝络阻滞。望诊见面色苍黄,舌象异常。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胀、血痣、目暗、唇紫。切诊脉弦有力。
肝硬化腹水气郁血瘀胁下症积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高血压病史6年,左手发麻,上肢肌肉节律性抽动、震颤,手指如丸物状搓动,波及左脚发麻、沉重感、发抖,渐及右手,持物肌力差,手脚抽动,脚心发木,全身抖动。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气血无力运行周身。望诊见舌质暗。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描述详细。切诊见脉虚大、小滑。
高血压气虚血瘀内风旋动震颤
查看详情 →
女,26岁,左下腹疼痛1周,月经后出现,时轻时重,腰酸疼,白带量多发黄有异味,经量偏少。舌尖红,舌苔白腻,脉沉细。卵巢囊肿,子宫大小正常,盆腔积液少量。中医诊断癥瘕,证属气滞血瘀,胞脉痹阻。
气滞血瘀下焦湿热痰湿凝结胞脉痹阻
查看详情 →
36岁男,主诉慢性肾炎8年,蛋白尿、管型、浮肿持续,近因感冒加重。面色萎黄,恶心欲呕,腹胀,神疲乏力,双下肢浮肿,腰膝酸软,小便短少。舌质淡,苔薄黄腻,脉沉滑。中医诊断脾肾两虚,湿热蕴结,瘀毒阻滞。血压158/105 mmHg,尿蛋白(+++),管型(+),潜血(+),尿素氮21 mmol/L,24小时尿蛋白定量170 mg。
慢性肾炎脾肾两虚湿热蕴结瘀毒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清宫术后阴道流血16天,停经81天,胚胎停止发育。舌黯夹瘀点,苔薄白,脉弦涩。瘀血内阻。神疲乏力,腰酸,胃纳差,舌质淡,脉弱。脾肾虚弱。
瘀血内阻清宫术后出血脾肾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左上肢不自主震颤1年余,头部时有不自主震颤。神清合作,反应迟钝,表情澹漠,头部前倾,躯干向前弯曲,四肢肌肉僵直,肌张力铅管样增高,左上肢及头部震颤静止及情绪激动时明显,慌张步态。舌淡苔白,脉弦滑。中医诊断瘛疭。辨证为精血不足,筋脉失养,血虚生风,脾主四肢,木气鼓动,故动也。
帕金森综合征肝肾不足血虚生风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女性。主诉左侧乳房胀痛伴心烦易怒、胸闷不适,病程半年。中医诊断乳癖,证属肝郁血瘀。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心烦易怒、胸闷、经前症状加重。切诊未提及。
乳腺增生肝郁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头痛、左侧半身不遂21小时。高血压病史4年,其父有中风史。临床表现包括左侧肢体活动不利、站立不稳、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滑。查体示左侧肢体肌力3级,偏身痛觉减退,左巴氏征阳性。头部CT示右丘脑出血并破入脑室。中医诊断为中风病,中经络,辨证为肝肾阴虚,肝阳上扰证。舌质红,苔少或薄白,脉弦滑或滑有力。
中风病中经络肝肾阴虚肝阳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全身皮肤变硬,关节疼痛,病情加重且发展迅速,全身无力,呼吸困难,背部、颈项部瘙痒,抓之色素减退,出现白斑。精神差,表情澹漠,纳差,夜寐差。全身皮肤失去纹理,紧绷,弹性消失,压之无凹陷,四肢关节活动障碍,皮肤色素沉着,颈项部腰背部色素脱失,皮肤紧绷透亮有光泽。舌质澹,舌边有瘀斑,苔黄腻。脉弦细数。中医诊断为皮痹,辨证为血脉瘀滞,脉络不通。
皮痹血脉瘀滞湿热内盛关节疼痛
查看详情 →
曾某,26岁,胃脘胀痛灼热,过饥过饱诱发,恶心吐酸,有吐血史,口干便结,眠食均差,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小。慢性浅表性胃炎,食道裂口疝,贲门撕裂症。胃脘灼热感及胃出血可能与食道裂口及贲门撕裂有关。
瘀血阻络慢性浅表性胃炎食道裂口疝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男,60岁,小便点滴或失禁,少腹隐痛,口干而黏,纳呆便溏,大便每天1~2次,舌苔厚腻,脉细弦,湿热夹瘀,清不升、浊不降,中焦脾胃升清降浊失职,湿热内生,瘀血阻于下窍
前列腺肥大湿热夹瘀清不升浊不降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主诉经行呕吐、腹泻3月。病程3月。中医病名经行呕吐,证型肝胃不和、肝脾不和。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脾虚失运,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望诊面色润泽,舌质红、苔薄黄。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经行呕吐、腹泻,平素大便偏稀。切诊脉细弦。
经行呕吐肝脾不和脾虚泄泻肝血不足
查看详情 →
男,49岁,主诉脉迟,病程20年。胸闷气憋,心前区隐痛,疲乏,畏寒,四肢麻木。舌体胖嫩,质澹紫,边尖见瘀斑点,苔白滑,脉迟涩。中医病名属怔忡,证型为脾肾阳虚,阴寒内盛,心脉失统,血脉瘀滞。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阴寒内盛,气血不运,瘀阻心脉。
脾肾阳虚心脉失统血脉瘀滞阴寒内盛
查看详情 →
21岁女性,月经周期5~7/27~30天,经期小腹冷痛,经前二三天小腹坠胀,乳房胀满,经血黯红,双手冰凉,面色萎黄,舌质黯,苔薄白,六脉沉而弱。中医诊断为冲任虚寒,气血失和。病程1年,痛经加重,经行第1天冷痛剧烈,伴有血块。
痛经冲任虚寒气血失和肝气不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上眼睑浮肿,双下肢及足背肿胀,腰部刺痛,神疲乏力。舌紫暗,舌下络脉曲张,苔白。脉沉细涩。辨证属正气亏虚,血行不畅,瘀血阻络所致之水肿。
瘀血阻络水肿正气亏虚血行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右臂疼痛2个月,活动受限,夜间加剧,压臂睡眠,不能提腰带。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紧。风寒侵袭,经络瘀阻,损伤经筋,瘀血停留。右臂上举能摸及右耳,外展不能平肩,内收能摸及胸部,后伸仅能摸及髂骨。肩关节周围压痛,以肩髃、臂臑穴处明显。
瘀血停留肩臂疼痛风寒侵袭经络瘀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