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某,女,33岁。主诉:2010年10月怀孕50天后流产,至今未孕。月经正常。长期心情抑郁,睡眠欠佳。舌澹红,苔薄白。脉弦细。诊断:血虚肝郁,肝肾不足。病因病机:肝气郁结,血虚失养,肾气不足。
不孕血虚肝郁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女性。主诉反复左侧额颞部头胀痛1年。现症包括头痛、头昏目眩、失眠多梦、神疲乏力。舌澹黯,苔薄白。脉细涩。脑血流图示左侧大脑前、中动脉痉挛。诊断为头痛。辨证属气虚血瘀。
头痛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男,39岁,颈前左侧结肿3天,肿块直径4厘米,质硬,光滑,可随吞咽活动,同位素扫描为“冷结节”,诊断为甲状腺腺瘤,属中医“肉瘿”范畴,病因气郁、痰浊、瘀血蕴结,舌象、脉象未提及,其他四诊信息未描述。
瘀血甲状腺腺瘤肉瘿气郁
查看详情 →
女,62岁,口干、多饮10余年,双下肢水肿1年。疲倦乏力,腰膝酸困,下肢浮肿,畏寒而手足心热,口干饮水不多,尿微黄泡沫多。舌质暗红,有齿痕,少苔。脉弦细。气阴两虚夹瘀血、水湿。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1.85g。
瘀血阻络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心慌、夜寐不酣、多梦早醒、动则易汗、心烦口干、饮水较多。病程近3个月。中医病名怔忡,证型痰火扰心,病机痰瘀交结、心脉阻滞。望诊面色油光多脂,舌质黯红,苔薄腻有黏沫。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心烦、口干、饮水多。切诊脉结而涩。三诊后脉细涩而数。
怔忡痰火扰心痰瘀交结心脉阻滞
查看详情 →
男,48岁。吞咽不利,进食有噎感2月余。进行性消瘦,胸背疼痛,固定不移,偶有锥刺样痛感,反胃、恶心,时有呕吐,胸脘痞闷。瘀血内阻,气机不利。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舌下脉络迂曲。脉弦涩。
食管癌血瘀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主诉小腹隐痛、头晕咽干、夜寐多梦、腰膝痠软。病程近3个月。中医病名症瘕,证属阴阳失调,虚火上炎。病因病机为肾亏精损,瘀血阻滞,虚火上炎。舌质红苔少,脉沉细数。病位在肾胞宫。
瘀血阻滞子宫肌瘤虚火上炎阴阳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女性。产后4天出现小腹冷痛,痛势剧烈,恶露骤止,腰酸肢软,头眩目花。寒邪侵袭,瘀滞内留。面色苍白,舌苔薄白,脉细迟而涩。恶露阻滞,腹痛殊甚。头眩、腹痛略瘥,腰酸不舒,肢节疼痛。脉细迟,舌苔澹苔薄。病机为寒邪客于胞宫,瘀血凝滞,阻滞冲任、胞宫,不通则痛。
寒瘀腹痛风寒侵袭瘀滞内留胞宫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主诉头晕间断发作10年余,伴心前区憋痛、肩背疼痛,眠差,食后腹胀。中医诊断眩晕,证型为肝阳上亢。症见头晕且胀,耳鸣,遇劳、恼怒加重,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提示性情急躁,血压升高,心电图ST段压低。
高血压肝阳上亢心脉痹阻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耄寿,主要症状为神疲肢倦,左足麻痹酸楚,筋吊作痛,寐爽口干,痰黏难出。中医诊断为肝肾两亏,肝阳偏旺,痰热内盛,风痰入络。舌苔黄腻,脉象弦滑。
肝肾两亏肝阳偏旺痰热内盛风痰入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产后恶露淋漓未净月余。恶露色淡红,偶挟小血块,质稀薄,无臭味。小腹略有疼痛,腰酸乏力,情绪低落,夜间盗汗,双目干涩疼痛,面色苍白。舌淡红少苔,边有裂痕,脉弦细。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肝郁气滞,冲任失调。
产后恶露不绝气阴两虚肝郁气滞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主诉腹部肿大,胸中憋闷,面浮肿色黄暗,下肢水肿,胸颈血痣,胸脘胀满,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大便秘结。舌质紫暗,苔黄厚腻,脉弦涩。中医病名属臌胀,证型为肝气郁遏,瘀血阻滞,脾失健运。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瘀血内停,水湿不运,脾气失司。
瘀血阻滞臌胀肝气郁结脾虚
查看详情 →
24岁女性,脐周持续性隐痛两年,腹中有块状物,推之可移,腰痛,经期延后,量少有血块,小腹胀痛,婚后不孕。舌红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血虚气滞,水湿内停。腹部柔软,脐旁似有物而非块,筑筑而跳,右推移行左,左推则移之于右。
瘀血内阻血虚气滞水湿停滞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身目黄如橘子色,尿黄赤20天。乙肝病史16年,乏力,纳差,恶心欲呕,口干,小便黄赤,大便结。舌质红,舌底脉络纡曲,苔黄腻,脉弦略数。病毒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重度)。湿热蕴结、血热血瘀证,属阳黄。
黄疸湿热蕴结血瘀肝火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女性。主诉为跌仆后两足不能履地,强之则啼哭。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瘀血流注。证型瘀血流注。病因病机为跌仆伤络,气血凝滞。望诊未见明显异常。舌苔淡薄。脉象滑数。症状包括右足膝部肿胀,边缘不清,委中部皮色微红,四周根坚,有头形,势将酿脓。二诊时肿胀减退,头形消失,小便色黄,脉象滑,舌苔腻。
瘀血流注气血凝滞皮色微红四周根坚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主诉间断胸闷憋气1年余,加重2月,胸痛彻背,时发时止,夜间憋醒,胸痛发作频繁,胸闷、气短、动则益甚,食少纳呆,睡眠差,大便时干。形体肥胖,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辨证为痰瘀互结、胸阳痹阻。患者69岁,男,主诉胸痛憋气连及后背,睡醒时恶心,出汗,畏寒怕冷,胃中泛酸恶心,双下肢浮肿,乏力头晕,舌暗红苔白厚腻,脉沉细弦数。辨证为气阴不足,痰浊瘀阻,心阳不振。患者63岁,男,主诉心前区不适疼痛5月余,发作频繁,夜间为多,舌澹暗,苔白腻,舌下脉络迂曲,脉沉细弦。辨证为痰瘀痹阻,不通则痛。
胸痹痰瘀互结心阳痹阻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腹胀、口干、腹部游走性疼痛、带下量多、眠浅易醒、乏力。中医病名积证,证型为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舌质暗红,苔白少津,脉眩细。病机为气阴耗伤,痰瘀互结,气血津液俱亏,痰浊与瘀血内阻。
积证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7岁。主诉头痛,巅顶部尤甚,发作时间固定于下午18:00左右,伴有恶心,至21:00痛势加剧,疼痛剧烈,影响生活。舌质黯,苔薄白,脉沉。辨证为寒湿侵袭,久病入络。
头痛厥阴头痛寒湿侵袭阴盛寒阻
查看详情 →
女,24岁,腰痛3月,头昏,失眠,怕惊,食纳呆滞,下腹部下坠,排尿困难,尿血,腰痛剧烈,尿急,尿道痛,右侧小腹下坠,便秘,小便不畅,消瘦,面黄不华。舌绛紫有瘀斑,苔少,脉细濡。中医诊断瘀血阻络,肾虚。
瘀血阻络腰痛尿血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12岁,男性。主诉为外伤后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嗜睡。主要症状包括头昏痛、视一为二、呕吐、纳呆、嗜睡。中医诊断为左眼外伤性球后血肿、左眼外伤性上直肌麻痹。望诊见左眼睑球结膜充血,眼球突出。切诊见眼球转动受限。病因为外伤,病机为血瘀于目后。
外伤性球后血肿眼外伤性上直肌麻痹血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