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3岁,咳嗽持续8周以上,咳少量黄痰,口干口渴,咽干痛,夜咳加重。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阴两虚,痰热蕴肺证。舌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
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阴两虚痰热蕴肺舌红
查看详情 →
24岁女性,月经正常,经前少腹两侧痛甚,乳房胀痛,身感冷,气上冲,心烦,经血色紫有血块如烂肉样,病程1年。舌红有紫点。中医病名痛经,证型气滞血瘀,病因病机情志不舒,气机阻滞,血行不畅。面色正常,舌红有紫点,脉象未提及。声音无异常,气味无特殊。症状描述包括少腹痛、乳房胀痛、身冷、气上冲、心烦、经血异常。
痛经气滞血瘀肝郁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3岁。间断颜面及四肢浮肿3年,加重1月余。颜面及四肢浮肿,气短,烦渴欲饮,小便不利。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水肿,证属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24h尿蛋白6460mg。
肾病综合征阳虚气化膀胱蓄水水湿内盛
查看详情 →
女,28岁,咯血、吐血,色紫黑,频吐则色鲜红,病程半年余。舌澹红,苔薄黄,脉细。中医诊断为出血证,病机为血瘀。望诊见舌澹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咯血、吐血及左胁下痛。切诊见脉细。
咯血吐血有瘀气短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面色晦黄,舌质澹紫,苔薄白,脉细数无力,两尺尤甚。主诉周身瘀肿,头晕神疲,两腿沉重无力,大便干燥,二日一行,夜眠不安,小便不利,食欲缺乏,口不渴。中医诊断为消渴症之后期,辨证为阴阳俱损,脾肾双亏。病源为盛壮之时纵情快欲,耗竭肾气,至年逾四旬气衰之际诸症丛生。
糖尿病肾气虚脾虚瘀血
查看详情 →
女,28岁,阴痒1年,带下色黄量多,右侧小腹胀痛,咽痛咽干,喉中多痰,舌黄,脉细。湿热下注。阴部时痒难忍,夜间加重,带下色黄量多,右侧小腹胀痛,咽痛,咽干,喉中多痰,舌苔黄,脉细。舌黄,脉细。湿热下注。舌薄黄,脉数。舌薄黄,脉数。
霉菌性阴道炎湿热下注肝经郁滞咽喉不适
查看详情 →
患者腰间出现肉痕,不痛不痒,病程较长。面色黑黯,饮食减少,气血枯槁。中医诊断为瘢痕疙瘩,病位在肾经与带脉,证型属肾虚、带脉气衰。病因病机为肾经与带脉不和,纵欲过度,伤及肾气,导致血耗气衰。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问诊提示饮食减少,病史较长。
瘢痕疙瘩肾经不和带脉气衰肾虚
查看详情 →
5岁6月男童,咳嗽伴气喘1月,加重1日,病程1月。主症为咳喘、喉鸣、咳白黏痰、咳甚则呕、鼻塞、吸鼻多、易汗出、夜寐欠安。中医诊断为哮喘,证属风寒犯肺。望诊见咽稍红,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问诊见咳喘、咳痰、鼻塞、易汗、夜寐欠安。切诊见脉象未提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湿啰音及哮鸣音。
哮喘风寒犯肺痰湿内阻肺气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面赤、手凉、突然跌倒、口眼㖞斜、神识不清,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中风,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见面赤,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神识不清、语言不利、头痛而晕、喉中痰声漉漉、右半身动转不遂、大便不下。切诊见脉象未提及。
中风脑出血症肝阳上亢痰浊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恶寒发热,咳嗽气急,病程较长。主诊为类风湿肺炎,属肺痹证。病因病机为肺痹,外感内伤,肺气失宣。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质黯淡,脉弦滑欠力。气喘语促,活动后加重,四肢关节疼痛肿大,无汗,头痛纳差,呕吐清涎。胸片及CT示肺间质纤维化伴胸膜增厚,类风湿因子阳性。
类风湿肺炎肺痹气虚寒凝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男性。主诉上腹痛年余,隐痛为主,受寒凉加重,腹部有凉气走窜感,矢气后稍舒,乏力倦怠,畏寒肢冷,食少纳呆,大便溏,晨起及早餐后排便,便前腹痛,便后缓解。中医诊断脾肾阳虚,肝胃不和。舌澹,苔白润,脉细弱。二诊舌澹红,苔白,脉沉细。三诊舌澹红,苔白,脉沉细。四诊舌澹红,苔白,脉沉。
慢性胃炎脾肾阳虚肝胃不和气机不和
查看详情 →
6岁女性患者,主诉阵发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伴哮喘病史3年。体瘦,面颊黧黑,唇黯粗糙,呼吸气短易喘。舌淡苔白,脉细弱。诊断为鼻鼽,辨证为气阳虚弱,风邪郁肺,瘀阻鼻络证。病因病机为脾气虚弱,水湿停滞鼻窍,瘀阻鼻络,气血不荣。
鼻鼽过敏性哮喘脾气虚弱风寒袭肺
查看详情 →
女,44岁,主诉悲伤痛苦,全身无力,四肢困倦,胸胁胀痛,气不接续,喘息咳喘,病程逾一年。证属肝气上冲犯肺,气郁伤肺致喘。见悲伤面容,气短自汗,体倦无力,舌澹紫,脉虚弦。
肝气郁结肺气不足气滞血瘀情志抑郁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男性,主诉尿道不时有秽浊之物流出,色白如涕,精神减退,腰酸腿软。病程近半年。中医病名白浊,证型肾脾两虚,病因病机为肺气早虚,情志不调致脾肾虚弱,肾虚失摄,脾虚失运,脂液下注。望诊精神萎靡,舌澹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体质虚弱,病史有肺结核。切诊脉细软。
肺结核脾肾虚弱肾虚不固精微失运
查看详情 →
患者5岁,主诉哮喘病史,每年发作3-4次,以感冒后发作为主,现病史示受凉后咳喘,阵咳气喘,喉间痰鸣,夜间尤甚,现咳嗽阵作,无气喘,纳减,咽红,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哮鸣音,舌红,苔薄白,脉浮数,诊断为余邪未清,痰浊郁肺,证属痰浊郁肺,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余邪未清,痰浊内生,肺气壅遏。
哮喘痰浊郁肺余邪未清肺气雍实
查看详情 →
12岁,腹痛,呕吐,面色苍白,额头微汗,四肢发凉,呕吐清水,脉细数无力,舌澹苔白,脉濡缓,中医病名属胃肠病,证型为脾胃虚弱,病因病机为饮食伤胃,病程短。
白果中毒胃痛呕吐疲乏腹胀舌淡苔白
查看详情 →
患者哮喘病程8年,对异味气体过敏,吸气困难,胸部逼闷,不能平卧,咽喉口舌干燥而不欲饮水,动则喘甚,夜寐不安,纳便尚可。舌澹胖有齿痕,苔薄黄,脉细弱。中医诊断为哮喘病中的寒热错杂证。
哮喘寒热错杂痰凝气逆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9岁,男性。主诉咳喘反复发作3年,遇寒即发,伴胸闷、心悸、双下肢浮肿。咳喘喘憋,喉中有水鸡声,杵状指,双肺呼吸音粗,痰鸣音。舌质红,苔黄。脉滑数。中医诊断哮喘,辨证风邪犯肺,肺失宣肃,水气凌心,肾气式微。
哮喘肺气肿肺心病风邪犯肺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主诉阴部流黄色液体伴微痒3月,面色澹黄,舌苔白,外阴有黄色浊液附着毛囊,脉濡缓。中医病名黄带,证型脾虚湿盛,郁而化热。病因病机为脾虚蕴湿,郁而化热,湿热缠绵,带脉失约。
黄带脾虚湿盛湿热郁结带脉失约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闷喘息40年,加重7天。胸闷、喘息、喉中哮鸣有声、气短,活动后加重。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喘证(痰湿阻肺,脏腑虚损),泄泻(脾肾两虚)。病因病机为素患咳喘,内有伏痰,复加外感烟雾刺激,痰随气升,气因痰阻,肺失宣降,长期发作致肺脾肾三脏俱虚。
喘证痰湿阻肺泄泻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