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仁+肾虚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呃逆史廿余年,时发时止,近年发作趋频,五日前感风寒后呃逆又作。临床表现呃逆频作,其声不扬,伴咳嗽、胃纳减、身倦乏力。舌苔白薄腻,脉沉细。中医诊断肾虚气逆。病因病机为肾气内虚,气逆上冲,复感风寒,郁而不达。
肾虚呃逆胃纳减身倦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12岁,女性,病程自9岁开始遗尿。主要症状为遗尿,遇尿即醒,后则虽尿不醒,控制饮水或叫醒则不遗尿。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沉缓。中医诊断为肾气不固兼心肾不交证。病因病机为肾气不足,膀胱虚冷,不能约束水液,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心火亢盛。
遗尿肾气不足心肾不交膀胱虚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近古稀,口渴,茶饮不辍,喜热恶凉,小便极多,夜尤甚,大便秘结,需用蜜导日数次,下身软弱,食减肌削。脉浮按数大而濡,沉按无力。症属无阳证,病机为肾气不足,阴津不生,阳气亏虚。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中医病名为消渴,证型为肾气不足。
消渴病肾气不足口渴小便多
查看详情 →
患者14岁,女性,主诉腹部手术后伤口久不愈合,生后6个月站立不稳,两足交叉,视力低下,眼球斜视振颤,头摇,右半身肌肉萎缩,8岁交通事故后出现癫痫样发作,无规律,屡治不效。既往诊断为小脑型遗传性共济失调。舌淡红,尖偏红,舌体胖,苔薄白腻,脉弦细而数。病程较长,症状逐渐加重。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直接提及,病因病机为先天不足与后天失调,风动筋强,肾精亏虚。望诊见舌象异常,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复杂,切诊见脉弦细而数。
肾虚共济失调风动肌萎
查看详情 →
3个月男婴,泄泻月余,大便稀溏如蛋花汤样,日解6~7次,间有肠鸣。舌略澹、苔薄白。泄泻(脾肾阳虚型)。脾肾阳虚,运化无力,虚失固摄。面色正常,囟门、目眶不陷,体温正常,乳食尚可,口干饮少。脉象未提。
泄泻脾肾阳虚脾肾气虚湿多热少
查看详情 →
2岁8个月男童,慢性腹泻3月,脱肛1月,大便稀挟未消化食物残渣,肛门脱出肠管,粘膜充血,有擦伤及血性粘液。形瘦体弱,面色萎黄,肢冷,食少神倦,爱哭。脾虚失运,久病及肾,脾虚下陷,肾气不固。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肾虚脱肛脾虚下陷肾气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唾多、涎多,时自口角溢出,病程一月余。平素头昏、健忘、耳鸣、听力减退、小便频数清长。面色黧黑,舌淡尖略红、苔白滑,脉沉缓。证属肾气虚衰,固摄无权。
肾气虚衰唾液过多耳鸣听力减退面色黧黑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下腹腰骶疼痛1年,近3月加重。现病史见神疲体倦,头晕耳鸣,带下量多,性欲澹漠,小便频数。月经量少,色暗夹血块,痛经。妇科检查见宫颈肥大,子宫后位,双附件区压痛。辨证属肾虚血瘀。舌澹红,苔薄或白,脉沉细或沉。病程1年,病机为肾气受损,冲任瘀阻,肾虚血瘀。
肾虚血瘀肾气亏虚冲任瘀阻腰骶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岁,主要症状为发热、面部及下肢水肿、呕恶、小便短涩而痛、精神萎靡,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阳水,证型为脾阳为湿所困,兼触风邪,蕴而化热,肺失通调水道。望诊见面色黄暗、舌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发热、水肿、呕恶、小便异常,切诊见脉浮数、脉沉数、脉沉细无力。
肾病综合征脾阳虚衰脾肾两虚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
患儿8岁,男性,主诉遗尿4年,伴多梦、易惊。面色青暗,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而无力。证属肾虚不固。病因病机为肾气不足,摄纳不固,恐伤肾,小儿肾常不足,复因惊恐所致。
肾虚不固遗尿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二十余,主诉呕吐,病程缠绵至夏。中医病名为呕吐,证型为脾阴大亏,木火炽盛,肝下乘脾而上侮胃。望诊见面色青瘁,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二便俱秘,渴饮茶水,咳。切诊脉弦伏而寸上溢。
吐证肝火脾阴亏胃热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口渴多尿,日饮水量达4500~14500ml,尿频量多,尿色清白,尿比重低,伴头晕、心悸、腰酸、怯寒、懒言乏力、食少便溏、腹鸣、月经量少、消瘦、面色㿠白、皮肤干涩粗糙、舌红苔薄、咽干、脉细弱。中医诊断为尿崩症,辨证属肾虚、脾虚。病因病机为肾阴亏损、肾气不固、脾胃气虚、阴火上乘、肺津不布。四诊信息包括面色㿠白、舌红苔薄、脉细弱。
尿崩症肾阴虚脾虚阴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头晕、腰酸、小便浑浊如牛奶、大便3日一行。病史提示乳糜尿复发,月经退后,少腹胀闷,白带量多稠黏。舌红,苔薄,脉细滑。诊断为脾肾虚衰,下焦湿盛。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湿浊阻滞,气化不利,清浊不分。
肾虚乳糜尿脾虚湿浊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男性。主诉阴茎勃起困难8年余,黎明前偶有勃起,腰酸乏力。中医诊断肾虚型阳痿。病史提示因纵欲过度伤及肾精。舌澹红,苔薄白,脉细弱。病机为肾虚,兼有肝郁、湿热、瘀血之可能。
肾虚阳痿腰酸乏力肝郁
查看详情 →
患儿8岁,男性,主诉遗尿4年,伴多梦、易惊。面色青暗,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而无力。证属肾虚不固。病因病机为肾气不足,摄纳不固。
肾虚不固遗尿肾气不足膀胱功能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岁,主诉浮肿、面黄、食少半年。中医病名肾炎,证型脾虚。病因病机脾虚失运,水湿内停。望诊面色苍白,舌质澹,舌体偏大,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而润。闻诊未提及。问诊有浮肿、面黄、食少、倦怠、夜汗、便溏。切诊脉细无力。
肾炎脾虚浮肿食少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眼干、口干10余年。舌质暗,苔稍腻,脉细。中医诊断干燥症,证型肾阴亏虚,膀胱湿热。病史中提及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性肝炎20年。
干燥症肾阴亏虚膀胱湿热
查看详情 →
6个月男婴,颈软2个月,双下肢颤抖,难以扶立。脑积水,解颅。肾虚络脉瘀阻,水湿不化。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脑CT示双额颞部蛛网膜下腔积液,脑室系统正常。病程2个月。
肾虚络脉瘀阻脑积水水湿不化语言迟滞
查看详情 →
7岁男童,夜尿频作,食欲不振,面色皖白,舌质澹。中医诊断肺脾气虚、肾气不固。舌淡,面色皖白,食欲不振。脉象未提。病程自幼存在,属脾肾两虚,气虚不固,导致膀胱失约。
遗尿脾肺气虚肾气不固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5岁女性,遗尿2年,夜间每晚2~3次,小便清长。精神不振,四肢不温,唇色澹,舌质澹,脉沉无力。中医诊断遗尿症,辨证肾虚、膀胱失固。
肾虚遗尿症膀胱失固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