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61岁,男性。主诉言语不利,口流白色痰涎,左侧上下肢瘫痪伴麻木、凉感,不欲饮食,失眠、腰痛,大便干,喉中痰鸣,时咳嗽。面色苍黄,形体消瘦,舌红苔腻微黄,脉弦。血压165/95mmHg。病程五年,曾患脑血管意外。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
中风后遗症痰热壅肺肝阳上亢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女,49岁,头痛、耳鸣1年,腰酸,月经已断1年,发鬓斑白,脉虚大而滑,血压160/95mmHg。中医病名:头痛。证型:肝肾阴虚。病因病机:肝肾已衰,精血不足。望诊:发鬓斑白。舌象:未提。闻诊:未提。问诊:头痛、耳鸣、腰酸、月经已断。切诊:脉虚大而滑。
头痛耳鸣腰酸月经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4岁,主诉眩晕头胀痛1周,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眩晕头胀痛,烦躁易怒,口干口苦。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数有力。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型为肝阳上亢,风阳上扰。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郁化火,肝阳上亢,风阳上扰。
高血压肝阳上亢风阳上扰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诉头昏、胸闷3年。病程较长。中医诊断眩晕、胸痹、搐搦。证型为肝肾不足、肝阳偏亢、气机不利、血脉痹阻、筋脉失养。舌质澹胖、苔薄白。脉细弦。症状包括头目昏胀、头重脚轻、夜间足有抽掣、胸脘痞塞、神倦乏力。
眩晕肝肾不足肝阳偏亢气血痹阻
查看详情 →
女,37岁。眩晕头痛呕吐3天。眩晕不能站立,视物模糊,呕吐苦水,耳鸣听力减退,烦躁气急,失眠纳呆,月经过多。舌苔白腻,脉弦细。肝阴不足,血虚生风,上扰清窍。
眩晕头痛呕吐肝阴不足血虚生风上扰清窍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诉惊悸烦躁,持续半年余。主要症状包括惊悸不宁、惕惕然恐、面色不华、神疲倦怠、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好忘前事、指甲色白。舌澹苔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心脾两虚之惊悸。
心脾两虚惊悸不宁面色不华神疲倦怠
查看详情 →
81岁男性,素有头痛史,突发左侧头痛如刀劈,伴眩晕、恶心、烦躁、出冷汗。血压175/110mmHg,脉弦数,舌尖红,苔黄。中医诊断为肝阳上亢之头痛。
眩晕头痛肝阳上亢恶心
查看详情 →
朱某,男,十五岁。心悸,虚里穴跳动引衣,形浮,消瘦肉脱,口气臭恶,唇起口疮。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或洪大,随热势变化。心主不宁,胃有伏火,童真精气未充,火盛阴耗,心气不敛。阳明实火,少阴虚火,少阴心主神明之虚。
心悸怔忡阳明实火少阴虚火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入睡困难、多梦、健忘、头目眩晕、胸闷。病程半年。中医诊断不寐,证属心肾阴亏,痰火内扰。舌红苔薄白,脉沉细而弦。
不寐心肾阴虚痰火内扰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形体肥胖,主诉头晕,如在舟车之上,视不清明,常欲瞑目,易瞌睡并作鼾声,口角流涎,小便滴沥,滑精,心悸,欲睡不实,食欲尚可但不能多食,暴食则吐,吐后觉舒,心胸痞闷,脘腹气滞,自以指头探吐,吐清黄水,大便时溏偶见粘液。脉弦滑,间有歇止,舌苔腻水滑,舌胖而暗。证属痰饮上逆,病本在中焦。
眩晕痰饮上逆心悸胃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女性。主诉高血压眩晕,腹胀。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面色正常,舌象未描述。声音正常,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高血压眩晕、腹胀。脉象未提及。
眩晕高血压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女,34岁,产后受寒,呃逆频发,病程3载。表情淡漠,呃逆频频。脉沉迟,舌紫苔薄。肝郁气滞,寒邪凝泣,气滞血瘀,胶着不化。舌紫苔薄,脉沉迟。
产后受寒肝郁气滞气滞血瘀呃逆频发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头晕5年,加重1周,伴胸闷、胸痛,劳力加重,睡眠差。中医诊断眩晕(肝火上扰)、胸痹(痰热郁闭)。病因病机为情志恼怒,肝火上炎,痰热内扰。望诊舌红苔黄,切诊脉弦数。
高血压肝火上炎痰热内扰胸痹心痛
查看详情 →
男,55岁,头晕、头蒙5天。眩晕,肝经郁热,肝风上扰。舌红舌边绛,苔薄微黄,脉弦。血压160/100mmHg,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眩晕肝经郁热肝风上扰肝阳偏亢
查看详情 →
男,52岁,主诉烦劳过度、心境不舒、血压陡升至180/110mmHg,伴头额胀痛、眩晕、眼球热痛、唇干、轻微麻木感、烦躁不安、夜睡不宁。病程较长,有高血压家族史,30多岁血压偏高。面红声粗,舌正红、苔微黄而干,脉弦劲如循锋刃。中医病名属眩晕,证型为肝阴不足、肝阳偏亢。病因病机为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情志不遂,恼怒无时,暗耗阴血。
高血压肝阳上亢肝阴不足心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猝中偏枯,年龄逾甲之年。脉右搏大,左沉弦,舌心白垢,尖边色红,舌黄厚垢腻。症状包括大府不行,矢气自转,大便已通,燥而不畅,言语稍清。中医诊断为气血交并于上,化痰开泄,肝阳夹痰浊上蒙,性灵昏瞀。病因病机为肝阳上扰,气升火升,夹胸中痰浊,壅塞气道。
猝中偏枯肝阳上扰痰浊上蒙性灵昏瞀
查看详情 →
58岁女性,主诉头晕且重,视物旋转,心悸气短,恶心干呕,纳食不香,小便量少。病程自1989年5月22日起。中医病名眩晕,证型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舌苔白微滑,质黯,脉沉细无力。形体丰腴,面部及双下肢微肿。
病毒性心肌炎脾肾阳虚水气内停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13岁,女性,右侧肢体痿软无力3个月。低热,间歇性腹痛,眩晕,口角歪斜,语言不利。慢性病容,神情呆滞。面部鼻唇沟变浅,口角左歪,右侧肢体痛温觉减弱,震颤,位置觉消失,肌力4级。舌澹,苔薄黄腻,脉濡数。中医诊断痿证(湿热型)。舌象澹,苔薄黄腻,脉濡数。
眩晕痿证湿热型阳明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重身九月,头痛、呕吐、汗淋,神迷肢掣,目吊口噤,乍作乍止。子痫证,脉象虚弦劲急,病因病机为阴虚火炽,经脉空疏,精不养神,血不养筋,神魂失守,风动而致。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为妊娠九月,病程急骤。
子痫证阴虚火炽经脉空疏神魂失守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妊娠心腹痛。主症为心腹痛,兼见咳嗽痰多气急、恶寒。病因病机为风寒痰饮胎气郁结。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声音、气味未描述。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为妊娠心腹痛,证型未明确。
妊娠心腹痛肝气郁结风寒痰饮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