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8岁,男性。气喘明显,动则喘息气急,咳痰质黏,胸部稍有闷痛。动脉粥样硬化多年,既往有心梗及心功能不全病史。舌苔澹黄浊腻,质紫,脉细弦。中医辨证为心肺同病,痰瘀闭阻,宗气不足,胸阳不振。
胸痹痰瘀闭阻宗气不足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范某,女,49岁。主诉频年胃脘作痛,得食稍安。胃脘痛(阴虚型)。舌红少津,苔薄,脉细数。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肠上皮非典型增生。症状包括胃痛、嘈杂、酸水频吐、口燥咽干、身倦乏力、大便不行。病程较长,属阴虚型胃脘痛,病机为胃阴不足、脉络失养。
胃阴不足脉络失养肝气郁结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主诉脐两侧时痛、时有硬块年余。病程约一年。中医诊断为聚证(肝郁气滞)、腹痛(肝郁气滞)。病因病机为肝气郁滞,气结成形,腹中气聚。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脐两侧疼痛,有时有硬块,病史中提及B超及妇科检查正常。切诊未提及。
肝郁气滞气聚成形肝胃失和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左侧面瘫2天,口角歪斜,左眼不能闭合,左侧额部无皱纹,左口角漏风,左颈项痛,耳后肿痛。中医诊断面瘫,证属肝胆湿热,脉络阻滞。面色正常,舌质澹,苔黄水滑,脉缓。未提及其他四诊特征。
面瘫肝胆湿热脉络阻滞
查看详情 →
女,37岁,胃胀、胃痛7年余。痞满,肝胃不和,乘脾犯胃,健运失司,胃失和降。舌质澹,苔薄黄,脉沉数。胃胀、胃痛,饮食后加重,夜间泛酸,胃痛放射至左肩胛骨,易生气,不敢进食生冷,腰背酸困,嗳气,眠差。
胃痛胃胀肝胃不和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女,62岁,腰痛如折,尿道灼热干涩,尿急、尿痛、尿有余沥,听见流水声则遗尿,雨天排尿30余次,尿蛋白(++),白细胞>50个/HP,红细胞20~30个/HP,双肾盂变形并有少量积水,慢性肾盂肾炎,肾积水,劳淋,气阴两虚,膀胱湿热,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慢性肾盂肾炎气阴两虚膀胱湿热肾积水
查看详情 →
男,70岁,发现肝内肿块3天,右上腹隐痛,餐后饱胀,乏力、纳差、厌油,舌淡可见瘀斑,苔薄白,脉弦细,中医病名肝癌,证型脾气亏虚,瘀毒内结,病因病机脾虚血瘀,望诊舌淡可见瘀斑,闻诊未提及,问诊右上腹隐痛、餐后饱胀、乏力、纳差、厌油,切诊脉弦细。
肝癌脾气亏虚瘀毒内结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男性,44岁,肝区疼痛1月,病史包括2009年确诊原发性肝癌并行动脉介入治疗。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少量腹水。舌红苔腻,脉弦滑。气滞血瘀,脾虚失运。肝郁气滞,湿热蕴结。舌红苔黄。
肝癌气血瘀滞脾虚失运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男性,主诉壮热无寒、头剧痛、胸次窒闷、口渴索饮、大便秘结。脉数而实,舌苔黄燥。中医诊断为湿蕴化热,热伏阳明。四诊显示面色未提及,舌象黄燥,脉象数而实,症状包括胸闷、口渴、便秘。病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湿蕴化热,热伏阳明。
湿热化燥阳明燥实气机不畅津液亏虚
查看详情 →
48岁男性,突发四肢瘫痪,呼吸困难,病程约4个月。中医诊断为多发性神经炎。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缓和。四肢瘫痪,呼吸困难,乏力。外感邪气,气滞血瘀,正气不足。面色晦暗,声音低微,气息短促。问诊见症状变化过程,切诊见脉缓和。
多发性神经炎气血亏虚湿阻痰凝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岁,男性。主诉发热恶寒、头痛身困、胸闷呕恶、口渴尿黄、大便溏泻。病程2天。中医病名暑湿证。证型暑湿证。病因病机暑热夹湿,外感邪气。望诊面色赤,舌苔白薄腻。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发热、头痛、身困、胸闷、呕恶、口渴、尿黄、便溏。切诊脉浮数。
暑温夹湿暑湿证中土不运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46岁男性,右胁及心下硬满疼痛拒按,腹肿大,头面手足肿,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咳嗽痰多,舌质紫暗,脉象缓弱。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肝硬化,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面色萎黄,舌质紫暗。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右胁及心下硬满疼痛、腹肿大、头面手足肿、食欲不振、咳嗽痰多。切诊脉象缓弱。
肝硬化气滞血瘀脾虚湿阻水饮内停
查看详情 →
男,49岁,舌部疼痛不适,舌体肿块,病程短。舌质暗红,有瘀斑,苔黄,脉弦细。中医诊断积证,证型气阴两亏、痰瘀互结。病机为气虚血瘀、痰湿内生、浊痰与瘀血互结成积。
舌癌术后积证气阴两亏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黄先生,30岁,主诉性感缺乏,不能持久。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程未明确。
性功能减退肾精不足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胃胀3个月,伴食少嗳气,倦怠乏力,大便时溏。舌澹红,苔黄稍厚,脉弦细。痞满,湿滞脾胃。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湿从内生,湿阻气机,脾气虚弱,运化无权,升降失常。
胃胀湿滞脾胃食少大便溏
查看详情 →
54岁女性,乏力、胸闷2月,右上肢肿痛5天。舌暗,边尖红,苔白稍腻,脉细稍数。中医诊断虚劳,证属脾虚湿困,热毒内蕴。面色萎黄,舌象暗红,苔白腻,脉细数。主诉乏力、胸闷、右上肢肿痛,病程2月余。
虚劳脾虚湿困热毒内蕴气虚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对称分布下肢皮肤紫癜3天,伴瘙痒,无发热、腹痛,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细。中医诊断血证(热伤血络)。病机为热伤血络,邪毒侵袭,血溢脉外。
血证热伤血络风邪侵袭脾胃湿热
查看详情 →
郭某,女,57岁。疲劳乏力,左肋下时痛,胸闷,受凉易咳,口干。病史包括子宫平滑肌肉瘤切除术及肝肺转移。舌苔薄黄腻,舌质暗红,脉细。辨证为肝肾亏虚,痰瘀郁毒互结。二诊见上腹偏左肿块,纳少,舌苔薄腻质暗,脉细。三诊左上腹隐痛,纳差,背胀,舌苔黄薄腻,质红,脉细滑。辨证为痰瘀郁毒互结,肝肾亏虚,脾运不健。
肝肾亏虚痰瘀郁毒互结脾运不健左肋下时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长期腹泻15年,形瘦神疲,食入不化,便下稀软带白粘液,大便镜检有红、白细胞,钡剂灌肠及结肠镜检查提示慢性结肠炎。少腹隐痛,肠鸣胀气,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精神萎靡。脉沉细无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辨证为肝气乘脾,脾胃虚弱,运化失常,肾关不固。二诊后大便日行2次,饮食渐增,少腹不痛,肝区隐痛,腹胀满,嗳气频作,脉沉弦,舌暗红,苔薄白。三诊后大便基本正常,股胀消失,肝区痛减,胃脘不适,胃下垂,脉沉细,舌暗淡,苔薄白微腻。
慢性结肠炎脾胃虚弱运化失常肝气乘脾
查看详情 →
男,41岁,胃脘疼痛泛吐清水十余天,胃溃疡病史,治疗后缓解。舌淡苍白,脉沉细,按之无力。中医诊断为胃痛,证属寒饮犯胃,脾胃虚寒。主要症状为胃脘疼痛,饥时及夜间痛作,得食稍缓,纳差,喜热饮。
胃痛寒饮犯胃脾胃虚寒
查看详情 →